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何以非同寻常?首先是自“家庭变故”后,鲁迅一直在寻找“别样的人们”,从南京、东京,至仙台,鲁迅终于发现了“伟大的”“性格”;其次,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因生活中颇多“纷扰”而希望“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正是借回忆藤野先生而在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起了一大批知识青年的热情 ,他们纷纷从自我表现、个性解放的角度出发 ,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并希望能够借此达到唤起民众觉醒、实现社会解放的目的。但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理想偶像的丧失 ,这些启蒙知识者们落入了迷茫、彷徨的境地。文章通过对鲁迅小说集《彷徨》中人物的分析 ,探询他在这一历史转型期的心理历程 ,从而透视出鲁迅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 ,一直存在着科学与人文之争。唯科学主义者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 ,认为科技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人文主义者则看到了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困惑 ,更多地强调科技的负面作用。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 ,科学与人文是矛盾的不同方面 ,它们的融合和统一将会给世界带来一个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希望>编后记>看胡风编辑刊物的倾向是:严肃的文学观,继承与发展鲁迅精神以及主观战斗的现实主义.胡风所编<希望>比<七月>更进一步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艺理想和编辑理念,而每期的"编后记"则鲜明地揭示了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5.
北大教授严家炎曾说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 ,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①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高峰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收了鲁迅 1 91 8— 1 92 2年所写的 1 4篇小说 (出版时收入 1 5篇 ,1 930年 1月第一次印刷时抽出了《不周山》一篇 )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呐喊》的问世绝非偶然 ,而是他的思想里程发展的结晶。要想真正理解“鲁迅的呐喊” ,就必须从鲁迅的“美好思想———理想破灭后的寂寞———受新文化鼓舞而呐喊”这三个方面入手。一、鲁迅的美好思想的变迁(一 )第一个理想 :离…  相似文献   

6.
除了科学技术我们还需要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一直就有不同的看法.人类进入新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世界是变得更美好了,还是更危险了?这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除了科学技术,我们还需要不断呼唤人类的良知和理性,不断进行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理想是对未来美好状态的一种期望。而社会理想则是人类"类意识"精神的升华,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进入消费社会以来,消费主义以其强大的溶解力不断地消解着人类对于未来美好期望的能力,进而瓦解了社会理想形成的基础,给社会理想的形成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个体层面重新倡导德性的回归、在社会层面形成节俭的生活方式,是驯服消费主义,重铸社会理想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戏》与理想人性的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早期作为人文关怀的由"立人"而"立国"的主张,在<社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者以他那强烈的爱憎,运用美丑对照的原则,把那未被社会环境所扭曲的自然状态的人性和自由的世界,描写得如此美好,充分显示了鲁迅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译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问题一直也是他所关注的一大焦点,贯穿于他的创作和翻译生涯,尤其是他翻译文本里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标准与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大相径庭。在特定时期,鲁迅文学译作中的女性的生存困境,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带来了契机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充足的物质财富,但也使人类因过份追求物质享受而导致理想的失落。理想的失落给社会和人带来的灾难是无穷的,甚至以人类的毁灭为代价,因此,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的出路在于重建人的理想。只有在理想的导引下,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得以发展,人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1.
从出生到死亡,苦难陪伴着人类的成长.在现当代描写苦难的乡土作家中,阎连科是不可绕开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中的苦难是无法抗拒的“天灾”给人们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苦难,是无力抵抗的“人祸”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上的折磨.阎连科的苦难叙述,与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和对生命的感悟密不可分;阎连科进行苦难写作并不是执着于对苦难本身的叙述,透过苦难写作,是人们对于美好人性的执着追求,是在面对苦难的一系列抗争和努力背后的“不抛弃、不放弃”,是仍然要怀着“希望之心”活下去.  相似文献   

12.
王顺才 《山西老年》2008,(11):18-18
郭沫若尽管早年曾因一点"矛盾"与鲁迅打过"笔仗",但对鲁迅先生,他却一直是十分崇敬的。在1937年10月上海文化界举行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郭沫若发表了热情颂扬鲁迅的演讲。他说:"我和鲁迅没有见过一面,也未通过一封信,但他在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极其巨大和卓越的,  相似文献   

13.
《野草》是鲁迅个体精神复杂性最典型的显露,光明和黑暗、绝望和希望、出世和入世,这样的二元对立在《野草》中全面展开,显示出鲁迅精神世界的多层面。从谱系学角度读解《影的告别》,可以看到鲁迅的四重主要的影,也就是四种有生命力的精神:儒家,道家,佛教,西方式个体精神;这四种大的文化多元共生,取长补短,共生生长出鲁迅的精神。鲁迅在《野草》中显示出这样的两面性:绝望的虚无感与反礼教精神;同时他对传统文化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在"暗夜"中探寻光明是大江从鲁迅文学中继承下来的精髓所在。通过对大江《形见之歌》与鲁迅《希望》的比较研究发现,直面"希望"与"绝望"的现实问题,二者都是通过叙事者"我"在思想上的认知转变,关注民族的过去与未来,国家的独立与复兴。但在表现形式上又存在着明显不同:直面"黑暗",鲁迅是始终凝视"黑暗",将其内化为"希望",但其底色仍然为"黑暗";而大江是在凝视"黑暗"的过程中,将其外化为象征"希望"的"星星"或者"新人",在"暗黑"中窥视"星星之火"。鲁迅主张"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是"改造"主义;大江则力主"宽容"异端下的"希望",是"改良"主义。因此,如果说鲁迅是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家,大江则是改良国民性的启蒙家。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矛盾的日益激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一步瓦解,政治、经济、社会危机重重,社会动荡,局势不稳.西方许多知识分子在这种形势下,对现状不满,对前途忧虑.可是他们找不到社会动乱的根源,看不到世界人民的力量和革命、进步的因素,不承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将给世界带来光明美好的未来.在他们看来,人类相互敌对,生活空虚无聊,世界充满了黑暗,眼前一片茫茫.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赞美春天的抒情散文。春,从悬崖百丈冰的严寒中诞生,她给人间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色彩,带来了希望。古往今来,借春抒情的名句绝唱可谓盛矣:有“春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陶冶在美好春色中的佳句,又有  相似文献   

17.
鲁迅、郭沫若,在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革命奔走呼号的同时,也对中国妇女的解放投入了深切的关注与激情。鲁迅清醒地认识到,女性解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纯鼓励女性去争当出走的娜拉和那些热热闹闹的女权花样,不会给妇女带来真正的解放,没有社会的变革、没有女性自身的觉醒,妇女解放只能是一块招牌。郭沫若显然不具备鲁迅那种深刻的认识能力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女性观中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但他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热情和关切程度不亚于鲁迅,他凭借着浪漫狂放的振臂高呼来渲泻自己的激情,表达自己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兄弟失和”可谓是鲁迅人生经历中最为伤痛的一次情感事件。然而为什么“兄弟失和”给鲁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以及鲁迅又是如何治疗这一伤痛的?这成了众多读者心中的一个谜。对鲁迅这一时期显在的生活和隐秘的思想进行并置分析,解析这一时期鲁迅思想变化的过程,从生活、情感本原上探究“兄弟失和”给鲁迅带来的伤痛,特别是以1923年后半年到1925年底鲁迅的创作来探究鲁迅如何经过漫长的精神治疗而最终得以痊愈。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鲁迅思想研究异彩纷呈、创意不断:钱理群将鲁迅在今天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拒绝收编”:拒绝被体制收编,拒绝被一切文化体系收编,也不想收编他人。孙郁提出,鲁迅在审美判断上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者。理解鲁迅,如果不保持与列宁主义的距离,他的面孔可能永远是政治化的。李冬木强调了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对于周氏兄弟的巨大影响。姜异新认为,鲁迅的辛亥故事纯粹是鲁迅式幻想,是特殊的鲁迅式晶体。通过“看与被看”、“吃与被吃”,国民性终于被审美地觉知。邱焕星指出,鲁迅对青年和学潮的态度是复杂多面的,对其自身也是一种双刃剑效应,这种效应必须放在“国民革命”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认识。王彬彬注意到在鲁迅的语境里,月亮往往意味着希望、温暖、爱,也象征着理性和光明。这或可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感受到鲁迅的性格、精神、心理中温软、阴润、柔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伤逝>一直被认为是最难阐释的鲁迅小说文本,这跟他1925年前后的思想转化有关.虽然他仍坚持着韧性的生命哲学,但青年的沉沦和伤害也使他对长期坚守的进化论产生了怀疑,对寄予希望的青年甚至产生了复仇的冲动.从阿随的命名和结局可以看到涓生和子君之间的人性隔膜和他们爱情悲剧的内因--隔膜中的复仇.对于人与人之间永不停息的复仇,鲁迅借涓生和子君的形象表达了深深的忏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