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正在进行探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是对实践活动,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拟谈谈对我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了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我们首先不妨以实践飞跃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作为借镜,进行反思,这对于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大概是不无启发的。  相似文献   

2.
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正在进行探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是对实践活动,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拟谈谈对我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了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我们首先不妨以实践飞跃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作为借镜,进行反思,这对于探讨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大概是不无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之后,并没有完结,人们的认识“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还是非十分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是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第二个飞跃。过去我们恰恰对认识论这一重要理论问题研究不够。理性认识怎样向实践飞跃,需要通过那些过程或环节,弄清这些问题不论对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本身和人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认识或理论直接作用于实践,而且通过一个中间环节-实践理念实现的。所谓实践理念是主体在观念中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实践理念仍属于认识的阶段,但与单纯反映客观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理念(理性认识)不同,它的形成是客体规律与主体需要相结合,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过程,实践理念是主体在观念中对客体的一种特殊创造,它一经确立,就具有可行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为此而制定的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中间环节)有许多灼见.有的同志认为这个中间环节可以叫“智性认识”,更多的同志认为中间环节是“实践观念”.如果说,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有许多中间环节的话,那么实践观念作为中间环节之一,我是同意的.但是实践观念毕竟是属于主观范畴之内的.因为无论是计划、方案、政策、决策,都没有离开理性认识的领域.假使要找出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的中间环节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直到最近,教育人类学家还主要是对其他领域的社会科学家所提出的教育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问题作出反应。他们很少有时间致力于对自己领域的研究目的作出明确的阐述。不过,他们的研究目的的轮廓正开始显现出来了:韦克斯(Wax)曾提出,鉴于其他领域的社会科学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类学家还能为教育研究作出什么贡献呢?他认为能作出三种类型的贡献,即比较和历史研究、结构研究、和应用人类学。另外一些研究目的正在从对传统教育研究的批评中形成,以及从教育人类学家纲要性的阐述和研究报告中形成。这些目的并不都是按同样的措词来表述的,因为教育人类学家的经历和兴趣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认真探讨这对范畴的关系,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对于实现党在十三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近期党中央提出的治理整顿任务的完成,以及实现党的最终目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命题,它不仅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也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方法论。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深入,现代科学理论和人们思维水平的发展,促使我们对这一熟知的命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理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环节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互相渗透,是认识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对于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都是有所裨益的。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逐步开始,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着共同讨论的目的,本文就感性认识中的理性认识形式和因素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0.
英语创造教育的目的、范畴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创造教育的内涵为参照点,指出英语创造教育的目的是教师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受教育者在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形成。英语创造教育的范畴包括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教师应采用最佳外语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一个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飞跃的基本的中间环节,作一些肤浅的但却是诚实的探讨,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目的目的是第二次飞跃的第一个必经的环节,它是以观念的形态预先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实践结果。作为第二次飞跃起点的目的,它的理论基础是理性认识,是人们在第一次飞跃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实践客体的系统的、完整的、规律性的认识。(在没有得到实践检验之前,这一认识具有假设的性质)。因此,目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实践主体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如果失去这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理论思维关系的论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论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对于解决时代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消费生态化立足于"自然—人—社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人的生态生存是人实践生存的必要前提等根本认识,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规范人类的消费活动。实践它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变革消费结构引领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消费生态化服务于实现资源、环境和生态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支撑。实践它的主要目的,一是张扬生态理性,培养生态思维;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这是目前编辑学研究中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编辑学研究的热点。如果统辑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那么它就必须有它自己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否则编辑学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也就很难得到社会、理论界的承认和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目的的性,它是一种有目的活动,也是对目的的实现.目的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又是实践的外在实现,它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目的通过工具和外部自然界发生联系,使自己服从于外部规律,表现为客观规律性,又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表现为主动性.实战目的是人的能动性、主动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按照传统的流行观点,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感性认识,再经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之后,就能直接拿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了。譬如常见的说法: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理论的问题;而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解决的是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现理论的问题。似乎在第二个飞跃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继续认识的问题。不错,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是有一个指导与被指导、检验与被检验的问题;认识过程的这第二个飞跃,也的确主要解决的是人们改造世界、实现理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理性认识与未来实践活动的关系,实际上并非仅仅只存在着指导与被指导、检验与被检验的关系,而同样客观地存在着一个继续认识的问题。这个认识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首先是处于理性认识与未来实践活动“中介”阶段的认识活动,其次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后者一直为人们所肯定,而前者始终被人们所忽视或否定。为此我们着重谈谈前一阶段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黑格尔的实践观表述了这样的思想;第一,使客体成为手段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第二,人的目的是无止境的,手段和工具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黑格尔的实践观包含着深刻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是在吸收黑格尔实践观的合理成分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可划分为“基础哲学理论”、“应用哲学理论”、“部门哲学理论”三个基本层次。根据这一构想来建立相对独立的应用哲学理论形态,首先必须明确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这是探索应用哲学的范畴体系和一般原理的立论前提。一、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哲学,泛指研究一般的理论应用问题,它以一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决定方法--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译文目的论"为基础,主张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总原则,从翻译的指导原则和评价原则两个方面突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给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它使我们不再片面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译文在译入语文化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确定翻译原则和对译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音乐具有三度创作的艺术环节.它除了一般艺术所具备的创作和欣赏这两个艺术环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音乐表演.只有通过音乐表演才能更好地将作者的作品展现给听众,让听众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根据自身的修养及见解增强对作品的理解.这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既影响着听众对作品的理解,也影响着作品的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