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高素质、高智力水平的劳动人口以及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职业结构、人口城乡结构等对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作为公共部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府管理工作必须同步实现现代化。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化的进程,人口与计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出版的《人口经济学》刊载胡绍琼、宋静安对我国农业人口实现转移的可行办法的探讨。作者写道,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然区域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影响农业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山区农业生产结构对山区农业人口的影响,也是当前人口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以四川山区的情况为例,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山区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不利于对人口的计划控制  相似文献   

4.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地理分布等一系列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9%、农业劳动力占74%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经济商品化,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笔者试图通过对神后、方山两个农村集镇的调查分析,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口安全的视野研究农业女性化现象。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内在原因,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处于劣势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重要原因。农业女性化现象产生以下重要的人口安全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中女性居多,不利于农业发展;二是农村人口素质普遍降低,不利于农村发展;三是女性人口的安全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农村婚姻破裂和老人失养现象增多,不利于家庭稳定与和谐。为此,要以社会风险的理念和整体的思路治理农业女性化这一现象,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城乡人口结构分布合理;更新理念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农村女性素质发展;强化人口宏观管理,促进城乡人口科学有序流动;改革相关配套制度,保障农村女性安全和发展;构建人口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对人口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9.2%,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73.7%,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律,探讨人口经济结构现状和未来趋势,对制定发展战略,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自然、经济、人口等条件千差万别。从全国总体上和全国平均数上来分析,虽然能有概括性的了解,但掩盖了各地的差异性。而一省、一县以至一地的情况,虽然能够较为具体,但不能用以代表全面情况。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或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1982年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试图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一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业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发生的一场深刻的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们在江浙一带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一些调查,深感这一变革的迅猛。 一、农村商品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现代化,而劳动力结构的现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多数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都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种世界性的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被称之为“二十世纪的人口迁移”。我国解放三十多年来,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工业发展较慢,至今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84.6%)。河南省农业人口比重更大(91.2%),是全国29个省、市、区中农业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份。但是,河南省同全国一样,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将会有较多的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  相似文献   

10.
<正>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我国正在经历和必将经历的人口变换过程。其特点是:农业劳动力在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并不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迁移运动,而是在“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中向小城镇移动和聚居。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口迁移发生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人口的城镇化道路,是农业劳动力首先大量地转为亦农亦非人口,继而向“就地靠乡”的小城镇移动和聚居,有层次、分阶段地分别进入小城镇体系;在大城市“截流”、中小城市“疏导”、小城镇“蓄水”的交互作用中,将“人口流”截在小城镇这一格,减少大中城市在“超负荷运行中”的人口压力,形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小城镇容纳为主,亦农亦非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共同的经济现象: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人口日益减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内在关系。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很大土地压力很大。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农村人口转向其他生产领域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而追切的问题,亟需打破传统观念,加以解决。本文拟对此谈谈我们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一) 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从事农、牧业,搞饭吃的状况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是主要为自身消费生产的低生产力水平上的产物。随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农业人口?什么是非农业人口?公诸于社会的看法大致有三:(1)农业人口就是在农村就业的人口;(2)农业人口就是农村居民;(3)农业人口就是不吃国家供应“商品粮”的人口。显然,第一、第二种看法是以人口活动的环境、地点为划分依据的,第三种看法是以人口的吃粮户口关系为划为依据的。我认为,对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这种划分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3.
<正> 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社会劳动力流向的总趋势是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服务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或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高低,不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城乡分布等一系列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劳动力向非衣业生产部门转移,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有十亿人口,近七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如何顺利地实现这一转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笔者试图以武山县洛门镇为例,就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去向及形式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洛门镇位于武山县东部,是天水市武山县辖的一个建制镇,下辖17个村,1987年底有总人口18028,耕地面积14522亩。该镇历史悠久,素有陇上贸易重镇之称。据当地史料记载,洛门镇早在汉代就已是繁华的闹市了。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洛门镇的建设,六十年代被国务院定为全国206个重点集镇中的一个,近年来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6个重点集镇之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状况逐渐分化,阶层结构由较为单一走向多元。利用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将制度性因素纳入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分层框架,探究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分层过程及动因,并构建标准化的分层指数。结果表明:在市场性因素的基础上,将制度性因素维度纳入分层框架,更适合中国语境,可更综合反映中国社会治理结构下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分层重心靠下,呈“士”字形结构,底部出现收缩特征,而此前相关研究均认为社会分层底部人数最多;农业转移人口可划分为特征鲜明的四大阶层,制度性因素在区隔三个技能阶层中起到重要作用;纵向追踪,2012—2018年间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经济状况显著提升;横向分城市类型比较,三类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分层结构呈现阶梯式,其中超大城市分层结构最为健康,这种差异是在宏观城市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前者影响更大。据此,文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施“鼓励雇主阶层引领、扩大高技能阶层占比、提升占主体的中技能阶层、扶持引导低技能阶层”的差异化策略,以全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经济地位整体上移,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破除制度壁...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不仅是人口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产业与非农产业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了解这一比例对于制定社会及经济发展计划、合理安排人民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按现行标准统计的农业人口比重偏高已不能反映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我国从1963年开始统计农业、非农业人口,当时基本上是以户口性质为标准划分的,属农业户口者即为农业人口,属非农业户口者即为非农业人口。按照这一口经统计的农业人口,1963年为5758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3%。此后,这一统计口径沿用至今。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控制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的政策,非农业户口的人数,除城镇自然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 10亿人口、8亿农民,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人口比重大,是经济不发达的集中表现。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一、农业人口战略转移的客观必然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已消费,生产手段比较落后,主要靠手工操作,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也很陈旧。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差异性对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中西部不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东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职业升迁机会、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的满意度.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则更关注其与市民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网络、户籍状况、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物价水平及居住条件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进入历史上最快的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了。从产业流向看,我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不仅呈现着由低到高的层次渐进性,而且还具有多层次交叉的特点,即兼业。围绕如何评价兼业这一经济和人口现象,经济学界和人口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我国农业人口兼业的现状和特征及其产生的动因和局限性,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人口转型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禀赋性资源的约束性,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瓶颈.农业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带来的技术进步型农业的增长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增长.而农业可持续增长是一种不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增加,却是以农业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本文通过对人口转型影响要素和技术进步中介效应的计量分析,验证了人口转型通过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途径,也即验证了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增长三者间的关系.优化教育资源合力打造适宜农民培养体系实现农业人口转型,有效保证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推广应用,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