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恐怖主义的存在由来已久,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反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斗争中,恐怖主义一直没有完全被消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恐怖主义也在不断变换着形式。那么,未来的恐怖主义又将怎样发展呢?本文中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恐怖主义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对世界安全造成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代最严重的国际罪行之一,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现行的刑事立法在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犯罪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完善中国的刑事立法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在世界许多地方出现。当一家三口爬到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时,刚说声:“在这里我们总算安全了!”却不料恐怖主义的阴影仍然悄悄向他们走来。写有恐怖主义的卡车上装满了大炮、导弹和定时炸弹。这幅刊登在美国《新闻周刊》上的漫画反映了西方国家对全球恐怖主义的担忧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 ,即在全球化美国霸权和全球化伊斯兰恐怖主义同时存在的时代 ,布什政府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 ,以追求全球性帝国地位。这场战争究竟会对世界造成多大影响 ?本文仅从美伊危机的由来、美对伊发动战争的目的、对国际反恐同盟的影响及战后世界恐怖主义的发展局势做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无数穆斯林先哲们所孜孜以求的伊斯兰复兴,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老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不能和恐怖主义同行。  相似文献   

6.
全球范围内对于恐怖主义进行界定是一个充满异议的事情,各个国家基于本民族本国利益的考虑,对于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有各自的打算。所以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还没有达成统一一致的概念。本文拟通过列举各种恐怖主义概念中涉及到的诸多要素,总结出恐怖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界定恐怖主义提供一个参考,并对恐怖主义与战争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现在率先挑战和重新厘定国际正义观念的举动,并不是美国与世界的对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代美国人对其前辈人的清算与反省。美国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能否带领反恐怖主义大同盟打赢这场“世界之战”,进而开创全球治理的世界新秩序,主要障碍不是狡猾凶残的恐怖主义者,也不是口是心非的同盟者,而是美国国内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由于现行安理会表决机制严重妨碍了“集体制裁”的实施,现在的世界格局从总体上说还远没有实现国际法治,而是处于国际无政府状态。联合国要想通过建立公共财政成为“世界的政府”,首先必须把联合国大会改造为“世界的议会”。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这次举世震惊的恐怖主义暴行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而由此引发的美英两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组织的军事行动又给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利影响。许多行业遭遇到百年不遇的大劫难,旅游业成了损失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推荐度指数★★★★昆明恐怖袭击,标志着中国进入全局反恐时代。长久以来危害新疆的恐怖主义势力已经和国际恐怖主义合流,恐怖主义也不再是新疆一地面临的区域性问题。而此前,内地媒体和主流认知,均将新疆面临的恐怖主义问题视作一个局部问题。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上长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指出,民族分离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之一,而恐怖主义是当代民族分离主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并对如何打击民族分裂型恐怖主义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陈韶 《决策探索》2006,(5):56-57
一、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及演变 恐怖主义阴影的由来全世界人们都不陌生.但有必要先了解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和演变.恐怖主义犯罪的袭击目标是特定的,但侵害对象都是不特定的.这是因为,恐怖主义的目的在于制造恐怖,使社会陷入恐怖状态.因而只有袭击具有象征意义的目标,才能在社会上制造轰动效应扩大恐怖.恐怖主义犯罪对袭击目标是有所选择的,但是他们对于恐怖活动带来的巨大杀伤力和广泛的危害性却没有节制.  相似文献   

12.
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美国在2001年9月11日遭遇恐怖主义袭击后,恐怖事件和恐怖活动愈加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同样面临着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和长期的潜在威胁。作者通过对当前恐怖主义的简要介绍,分析重要输气管道作为天然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探索采气厂如何有效建立重要输气管道的治安保卫与防范恐怖袭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复杂多变的关系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论美国还是阿拉伯和伊斯兰,都明确表示在反对恐怖主义斗争中,要把极少数恐怖主义分子与阿拉伯国家或伊斯兰教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表明,双方都不愿看到现有的关系再受到损害,不希望这一本来就复杂多变、非常敏感的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数。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溯恐怖主义的根源,更不是为“9·11”事件讨个说法,而是为了从宏观的视野来探讨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世界之间漫长而复杂多变的关系史。在普通西方人的观念中,“东方”至今仍是一个含混不清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迄今未能就何谓恐怖主义达成一致意见,这势必阻碍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有效展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气焰,使之愈演愈烈。因此,统一恐怖主义的定义,对于认识和打击恐怖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恐怖主义的定义 由于恐怖主义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政治动因和思想渊源,研究恐怖主义的学者又往往从不同的国家利益、民族情感和宗教认同出发,使  相似文献   

15.
“把世界的一切问题都简化成对恐怖主义的斗争,这是行不通的。”——法国外长韦德里纳批评美国的反恐怖政策过于简单化“世界上有些国家也许厌倦了,有些国家也许被我们寻求自由的干劲搞得筋疲力尽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虽然知道“邪恶轴心”论遭到许多国家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由于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构成了严重危害,所以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恐怖主叉的回潮和泛滥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安全压力陡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反恐作为确保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各国反恐合作的意愿更趋强烈.  相似文献   

17.
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1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和谐世界”的内涵。共建和谐世界,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崭新理念。建设和谐世界,抓住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问题,找到了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根本,指明了世界人民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并向世人提供了观察和解决世界各种问题的基本着眼点与立足点。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提出共建和谐世界,也是为国内创建和…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     
2006年4月下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亚洲、非洲,其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了不同文明的和谐相处。4月23日,胡锦涛在沙特协商会议大厦会议厅发表演讲。他指出,建立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别国内政说三道四,更不能把世界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归因于哪一种文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种宗教。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转眼已过去两年了。在这不寻常的两年中,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先后进行了两场自称为征讨国际恐怖主义的战争。但在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达到自己从根本上遏制世界恐怖主义的目标;相反,世界各地在短短的两年间相继发生了多起死伤惨重的恐怖爆炸案。其中2002年10月12日发生在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的恐怖爆炸案造成了189人死亡,309人受伤,由于死伤者中大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中国政府倡导的和谐世界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问题时,明确表示: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从而对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进行了有力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