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已经正式来临,给政府统计的工作方式和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重大冲击,政府统计面临着挑战。政府统计部门应着力从数据收集、数据利用等环节进行研究,不断创新理论和手段,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政府统计改革和大数据研究要相互促进,成果互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作为信息和数据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统计,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统计服务理念,不断优化统计业务流程,为打造现代服务型统计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成为摆在各级政府统计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政府统计中存在的集中报表与专业分制、统一平台采集与分散采集并存、政府统计发布的信息与百姓感知差异、统一数据库需求与分散的数据管理现状等矛盾和问题,从不断优化职能机构设置、不断完善"一套表"统计制度、完善现行"网上直报"业务处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元数据库系统等七个方面入手对政府统计改革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冲击,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统计平台构建提供了解决途径.如何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各种技术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文章根据云计算的理论技术和政府统计的大数据挑战,通过构筑统计云基本结构,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统计平台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及其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4.
马丽 《浙江统计》2014,(4):59-60
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和存储融合的产物,带来数据生产、处理及应用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政府统计的职能地位、制度方法、数据质量等产生巨大冲击,但也在深化统计改革、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统计部门应从转变职能入手,完善制度方法、提升业务水平、强化隐私保护,确保在大数据洪流中不断开创统计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除了上帝,谁都要使用数据"。未来是数据的天下,一切将被量化。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统计学、经济学乃至计算机技术都处于变革期,这也给加工生产统计数据为主要工作的政府统计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舞台。国家统计局"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从2012年开始进行大数据理论与应用研究。现将有关成果进行提炼和梳理,并陆续在本刊发表,便于读者从中了解大数据给政府统计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集中介绍了多位顶尖统计学家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内容涉及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需求,统计设计,统计学理论框架的重构,统计学利用大数据在基因学、天文学、宇宙学、流行病学、经济金融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包含丰富的统计数据,涵盖户籍人口、赋税徭役、军情战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政府统计演变历程极为宝贵的史料基础。为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本文基于对《资治通鉴》中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细致钩沉与深入解读,聚焦典型案例,突出数据治理,从政府统计工作组织开展情况、政府统计的主要内容,以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等三个部分对五代及以前时期我国政府统计的状况加以刻画与总结。研究发现:我国古代政府统计起步时间早,渐趋成熟和稳定;统计工作历来备受重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和相关决策的重要基础;统计造假问题时有发生,防范和惩处力度较大;统计数据的收集利用程度与经济社会状况高度相关;统计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专门的统计问题研究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作者第一次了解与接触大数据的因由际遇谈起,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大数据在价格、就业、人口、交通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我国政府和政府统计开始关注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的现状,并指出在已经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共同关注、并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必将给我国统计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以"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出发点,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统计工作的组织优化及模式创新方案,给出配套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一大数据时代正扑面而来。面对大数据的到来,政府统计机构如何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统计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是政府统计机构急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大数据对政府统计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将应用大数据收集、处理海量数据,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实现流程和统计方法制度的再创造,提高统计生产力,转变统计生产方式。同时,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统计部门顺应大数据的潮流,主动作为,推动统计工作更加开放和透明,使政府统计生产的大量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等领域的数据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现象的日益复杂化,现有政府统计面临极大的挑战。基于此,以制度领域、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的数据大集中为核心架构,构建一种新型的政府统计数据大集中环境,并依托该环境对中国政府统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  相似文献   

12.
乔雯 《山东统计》2008,(5):40-41
县乡统计部门是统计部门中最基层的工作单位.统计出来的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数据质量.极大地影响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县乡统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关系到整个统计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3.
提高统计能力、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关乎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的主题。各级调查队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奋力推进“三个提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对肩负着向社会发布和传播数据使命的政府统计部门而言,数据就是重要资源和"说话"的资本。面对滚滚而来的大数据浪潮,正视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利用大数据所提供的核心理念和全新的思考方式,挖掘价值堪比黄金、石油和货币的庞大数据资源,用以改进和完善既有的官方数据发布模式,对提升统计工作价值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县、乡镇统计机构是我国统计机构体系的最底层,他们承担着政府统计的全部工作任务,是政府统计源头,哪里汇聚着一多半共和国的统计人员,他们的:厂作环境和现状到底怎么样,共和国源头数据质量又如何?值得上层统计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黄恒君 《统计研究》2019,36(7):3-12
大数据在统计生产中潜力巨大,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统计生产体系,但符合统计生产目标的数据源特征及其数据质量问题有待明确。本文在寻求大数据源与传统统计数据源共同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统计生产中的大数据源及其数据质量问题,进而探讨了大数据与传统统计生产融合应用。首先从数据生成流程及数据特征两个方面论证并限定了可用于统计生产的大数据源;然后在广义数据质量框架下讨论了大数据统计生产中的数据质量问题,梳理了大数据统计生产流程的数据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缺陷;最后根据数据质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将大数据融入传统调查的统计体系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强化统计法治权威,走依法统计之路。作为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者,其首要的职责是向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为历史留下如实反映客观实际的准确的统计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讲,统工作计肩负着用数据书写史实的重任。如何取得准确的数据,不使上级决策失误,这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作为政府统计部门必须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本文探讨了地方统计数据的特点,地方统计部门实施大数据战略的目的和特点,从技术角度研究了地方统计部门为运行大数据而构建的云框架实例,从统计科研角度,就创新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在采集和处理数据中的优秀表现作了简要叙述,从统计大数据人才培养角度,论述了统计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些想法。最终,结合了地方统计发展的一些特点,提出地方统计的大数据战略部署和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信息生产角度考查,政府统计如何提高数据的生产、传递效率,是一项人们较少研究的课题.文章从生产管理角度出发,以政府统计网络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认为应当以技术领域为核心结合制度领域和管理领域对统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提出了以数据整合管理为目标的统计网络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20.
统计反映科学发展成果,监测科学发展进程,服务科学发展决策,引导科学发展实践,是体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平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快、准、精”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统计部门的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工作责任更加重大。县级统计部门作为统计数据采集的主要承担者,数据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提高县级统计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