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们对知识的看法会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心理学的认识论基础是科学主义知识观,其研究取向的特征主要有:主客二分的思维特征;本质主义;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后现代知识观为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当前,心理学研究转向主要表现在:心理学的社会建构论取向;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向。  相似文献   

2.
能力假说对知识论证的反驳在认识论层面解决了现象意识引发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在本体论上对现象意识进行物理主义说明。这一点使能力假说代表的先天物理主义立场遭到后天物理主义的质疑。刘易斯同一论是一种心物类型同一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观点,它基于因果功能角色解释现象意识与相应的物理状态之间的同一关系。刘易斯同一论不仅是基于科学理论的演绎推理,而且能够对现象意识的物理主义还原提供合理有效的本体论理论基础,从而解决先天物理主义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开始,美国课程研究在对科学理性的反思发展中,在20世纪诞生了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社会改造主义以及概念重建主义和以多尔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意识,反映了美国现代课程观从科学主义向人本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向科学人本主义的演进。这些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和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无论何种门类的知识或理论 ,都将力图为某些特定种类的现象提供解释。解释的合理性程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 )解释的逻辑结构正确 ;(2 )解释能够或已经为某种经验所证实。社会历史科学 (文化科学 )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围绕社会科学要不要采用经验科学的标准、或者说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标准”问题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一派是科学主义派 ,坚决主张社会文化科学的科学化 ,认为经验科学的形式是科学的唯一形式 ,因而当然是文化科学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另一派是“历史主义派”,强调文化科学处理事件的独特性。这种事件独特性必然要求方法上的独立 ,从而保证了文化科学的独立性。而且 ,自然科学的那种检验要求对文化科学也没有约束力 ,文化科学应该坚决拒斥科学主义的干涉和僭越。解释的合理性与因果性又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对因果性的不同理解导致对历史本身的不同理解 :历史决定论与反决定论  相似文献   

5.
科学主义(scientism)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认为科学是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唯一的知识,是永恒的真理,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标准和范例,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的现象都可用科学的方法探明其因果规律。教学论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是指教学论研究者在实证主义哲学观的支配下,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典范,强调经验感知的认识作用,运用精细观察、严格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教学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以期获得关于教学现象的因果联系及其规律方面的知识。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科学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阿奎那把经院哲学…  相似文献   

6.
当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社会之际,西方现代派绘画将提供给我们可贵的历史与现实参照。文章着重论述了现代派绘画的审美品质及其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的对应,提出现代主义绘画的美学特质就是对绘画的“纯粹精神”的本质主义追求。  相似文献   

7.
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基础主义、质疑科学主义、倡导多元化等主张有助于消解科学派和玄学派的分歧,更加宽容地看待这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表明中西文化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和践行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应该超越偏狭的眼界,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逐渐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尤其在牛顿力学创立并在解释自然界宏观现象获得成功后,一种过分相信和推崇科学的思潮便滋长和蔓延,科学才逐渐变成了一种信仰和崇拜力量.当科学主义辐射到整个社会—文化领域,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是同科学主义的分裂与对立相伴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为反对宗教神学的主要武器而兴起,以后发展为启蒙运动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潮的倡导和传播,对于摆脱神对人的束缚,恢复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尊严,无疑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同时,人文主义猛烈抨击科学导致伤风败俗,是罪恶的渊薮.  相似文献   

9.
针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的争论,有的学者综合两派的观点而提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两条线索是并存的。在我们看来这种观点与其说是辩证的,而毋宁说是一种折衷主义,因为马克思通过感性实践的对象化理论否定了抽象的科学主义和抽象的人本主义,实现了人与自然、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从而将无家可归的"独立的哲学"重构为"真正的实证科学"。  相似文献   

10.
自现代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取向越来越明显.科学主义取向的主要特征是:实证主义是其哲学基础;价值中立是其价值观;方法中心是其方法论.科学主义取向对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给心理学带来了弊端,导致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法则的人文缺失.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心理学应该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坚持知识与价值的统一、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只有这样心理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关于人的科学,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主义这一思潮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有认识论的科学主义、本体论的科学主义、价值论的科学主义、存在主义的科学主义几种类型.无论何种类型的科学主义,都受到科学以外的客观实在的限制,也受到科学知识的限制与约束,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突破科学主义的狭隘视野,解放科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卡尔-奥托·阿佩尔的先验解释学论证了西方分析哲学与解释学所分别代表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说明和理解、技术性旨趣与实践性旨趣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他同时重构了知识的先验条件,以此证明两种文化在本质上内在统一的,并且探讨了它们融合的方案。阿佩尔的先验解释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科学思潮被定性为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思潮,似乎已是不刊之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中国科学思潮与西方科学主义存在渊源关系和相似之处,但是中国科学思潮诞生于救亡图存的社会历史背景,根植于实用理性的传统文化土壤,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广泛深入的科学实践,并且存在科学派和唯物派的内在分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潮,而是一种前科学的科学主义。它传入时正当民族救亡之际,填补了五四反传统之后的形而上价值空缺,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五四之后,科学思潮进一步意识形态化,摒弃了求真的精神。中国科学思潮没有实现中西接轨,反而因其失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科学哲学家的王星拱,在他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概论》以及其他文章中,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宇宙观和知识论。文章在评介他的世界观和知识论的基础上,论证他的哲学取向接近于马赫和皮尔逊的感觉论,而不是什么物质论、观念论、实证论、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15.
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教育研究观问题始终是教育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以来是坚持科学主义还是坚持人文主义进行教育研究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研究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特点,笔者认为教育研究应该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学科优势进行视阈融合,形成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主义在本体论上拒绝形而上学,在认识论上主张价值无涉,在方法论上崇尚客观、精确、量化及彻底论证。在科学主义思潮冲击下,19世纪下半叶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被引入教学论研究,对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教学论的研究存在片面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移植,片面注重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追求教学论的形式化等问题,因此,揭示这些问题的表现和实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分析和缜密思考,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矛盾或疑难。科学问题的发现途径存在于五种矛盾之中,主要有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不同学科或不同学派的理论之间的矛盾、经验事实相互协调统一的矛盾、科学事实游弋于已有理论的矛盾、已有理论落后于实践诉求的矛盾。任何一个科学问题都不是在虚无中产生,而是建立在相关的已有成果交织的背景之上的。提出科学问题需要应用多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科学化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流派在建立科学的文艺学体系过程中所显示的内在矛盾及局限。认为它在反叛传统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的同时又扛起了科学实证主义的大旗,是一种着眼于文学形式、强调陌生化感觉的实证主义批评,并指出它在促进文学批评的科学性的同时丧失了活生生的人文精神,分析了由这种科学化努力所导致的科学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主义的僭越与科学精神的失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是现代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洋务运动中引进,在五四时期建立了权威。但是,由于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信仰的僭越,使科学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科学化。最后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运动中,意识形态主义取代了科学主义,建立了霸权,从而使科学精神失落。改革开放以来,恢复了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但建设科学精神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