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人与海》的意蕴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杰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国内外评论界对其表现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和悲剧意识做了比较充分的研究。然而这部小说是根据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创造,因而令读者挖掘的思想是无可限量的。本文拟从个体意识和悲剧情结的角度出发,对《老人与海》的意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从象征形象创作、时空顺序的错位与跳跃、意识流等三个方面解读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分析了《荒原》新异、独特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丰富的象征意蕴和完整的意象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颖  胡珊珊  刘妍 《新天地》2011,(12):11-11
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人在自然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被深刻反映出来。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运用生动深刻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具有了很深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作品中所表现的象征艺术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为了告别的聚会》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小说,它采用了一些比拟象征类的手法,作品中的人物或故事往往象征着某种事物,而有些人物的多重性格又很令人费解。本文作为“解读”主要向读者解释象征的对象,分析人物多重性格产生的原因及背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作者创作动机、把握《为了告别的聚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因此研究《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对全面把握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及写作风格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初步探讨了《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情节简单、主题深刻;运用象征手法;语言简洁,叙述凝练客观.  相似文献   

6.
象征、隐喻及互文性在电影《雨果》中被大量并灵活地运用,只有深入分析电影的这种语言手段、艺术形式,才能读懂影片所传达的大量信息、思想内涵。《雨果》在场景选择、道具运用、人物设置、情节架构、时空布局等方面成功使用了象征、隐喻及互文性,使影片具有了饱满的思想情感与富有意味的艺术内涵,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特质和奇幻的艺术风格。象征、隐喻及互文性既是电影的语言优势,也是解读影片的必要视角。深入解读电影《雨果》对象征、隐喻、互文性的运用,方能理解影片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家,其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具有自然主义风格的中篇小说,体现出自然主义的审美倾向和对世人的精神鼓舞,本文旨在依据自然主义创作理论解读《老人与海》——大海对人的影响,人为了求生存同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搏斗,解读作品的自然主义审美取向以及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和《雪国》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和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性作品。看似毫不相干的两部作品,实际上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有着曲折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并且都以非常规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两部作品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都有着简洁的写作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象征手法的使用也使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解读的视角,结合西方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个重要女性人物梅特尔·威尔逊的名字的内涵及其隐含的该角色的性格本质、角色本质及其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家族——政党(阶级)斗争母题模式,是通过家族生活世相的描写,在文本结构蕴藉社会变革中阶级斗争和政党斗争的历史情态,能使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领悟和建构出家族—政党(阶级)—国家之间丰富的象征母题意蕴.《三家巷》和《红旗谱》是家族——政党(阶级)斗争母题模式最为典型的文学文本.《为奴隶的母亲》《苦菜花》《古船》《丰乳肥臀》等作品不仅以家族生活表达阶级和政党斗争的主题,而且通过母亲形象蕴藉了家族-母亲-国家的象征意蕴,丰富和拓展了家族——政党(阶级)斗争的母题模式.  相似文献   

11.
欧·亨利作为美国短篇小说一代巨匠,在世界文坛拥有巨大影响力。究其根源,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即在于其小说中人物创设个性化的同时被赋予了广泛而深邃的象征意义,让人感受到强大的震撼与共鸣。文章通过选取欧·亨利成名之作的四部小说中的四位个性化人物并加以分析,以深化学界对其作品中人物象征意义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哈萨克传统手工艺品中的颜色,指出了这些颜色的使用包含深刻的意义,并对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那达慕文化是一种具有800年传承历史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一种完整承载古老游牧文化和充分体现蒙古人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的浓缩形式。它早已形成特有的内涵和自在模式,并通过其核心的、标志性的文化要素表达着深刻而丰富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的符号化消费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符号化消费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大大逸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成为对商品符号及其象征意义的操纵和消费,本文从消费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影响、大学生标示社会差异以及增强自我认同意识等方面来探析这一趋势的多重动因。  相似文献   

15.
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由于处于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渡的阶段,因此,很多文字的象征涵义相当直观而丰富。诸多反映在东巴图画象形文中的象征意义,比如纳西族有些重要的传统观念与特定神祇的关系、象形文中很多肇源于宗教的伦理观念、东巴象形文与特定社会组织间相关的象征意义等,都是极其富于文化意义的。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中有与甲骨文象征意义相近而又微妙不同的字词,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玉因其象征着权力、地位、财富;代表着美好、吉祥和高尚的品德,受到了中国人的崇拜,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蕴含使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玉文化与汉语词汇也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大量与玉有关的美称词语、象征词语和敬称词语,从而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提高了汉语的表达效果,并且从中可以窥视出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论言意、意象及其在中国诗歌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言、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本文围绕这些概念,理清其间的关系,并对意象类别、意象的传承性与象征性特点,以及诗歌创作中的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意予以重点论说,力图深化对中国诗学和中国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批评方法,通过对毛泽东诗词中"红旗"意象的细致的文本解读,来剖析其成因和美学蕴涵,然后得出结论:因为"红旗"意象映照出毛泽东的政治意识、革命信念和战斗生涯,是他对革命生活和斗争的诗化的认识和反映,具备了象征内涵和审美价值,形成了象征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力量美的统一,所以,毛泽东堪称"红旗"诗人.  相似文献   

19.
王维山水诗的符号美学与心理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理美学及符号美学的观点,可以看到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以画入诗、声色并出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动静互衬、平缓悠长的节律,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同时,王维的山水诗还具有丰富的意蕴,表现了其个人的情感、观念乃至其个性、经历与人格,暗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潜藏着其独特的生命之流。意义融化在形式之中,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曹禺剧作《雷雨》中的“雷雨”意象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型,它具有复杂的象征意蕴。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曹禺挖掘并再现了这一原型,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人类生存境界的深情关注,从而使《雷雨》产生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