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方博弈下劳资关系发展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人、企业主和政府共同构成劳资关系的三方格局。三方必须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偏离了重心,形成一方单赢局面的话,就将导致破坏性的结果。然而,在我国目前劳资关系的格局中,重心产生了偏离,企业主在劳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劳动者缺少对企业主进行有效制衡的力量和机制,地方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偏向企业主一方。走出目前劳资关系困境的关键在于引进集体谈判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主组织和工会之间的“三方协商机制,”形成企业主、工人与政府之间制度性协商平台,使劳资关系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轨道,使私营经济获得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8,(10):82-91
运用重心理论,实证研究我国中部地区6省80个地级市1994—2015年间的财政收入重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及其相关关系,分析中部地区财税收入时空变迁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存在偏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迁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呈现出不规则的弧形变动趋势;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变迁相对较小,不过同样存在区域差距;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迁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人口规模的作用有限,且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已经显示了它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成效。目前,在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上,正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所说的那样:“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我们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入总  相似文献   

4.
段莉 《学术论坛》2012,35(2):127-13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出现了适应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的不同特征。然而,参与度偏低、合作意识缺乏及成果应用重心偏离等仍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成效,应调整教育重心,提升农民基本科技素养;大力发展农企,提升成果应用广度;规范发展农合社,促进成果应用组织化;加强推用对接,提高成果应用率。  相似文献   

5.
周广涛 《理论界》2006,(6):55-56
目前,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浮出水面,而且因为其节能、环保等特点正迅速被人们所接受。时下日渐高涨的“节能”呼声,恰为绿色建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本文还探讨了中国目前如何尽快推广绿色建筑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一个由原始色彩浓厚的"穴居""野处"而逐渐向地面迁徙的历程.这个历程不仅在古籍中有记载,在汉字形体的构成中也可以找到作证.作为记录汉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汉字在演进过程中总是受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汉字形体中,蕴涵着丰富的古代居住建筑方面的科技信息,彰显着我国先民在居住建筑方面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义净时期,中国同南海的海上交通重心已经实现了南移。昔日的海上帝国——扶南已经没落,室利佛逝正在迅速崛起,为中国同南海海上交通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外的航海技术交流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和阿拉伯在航海术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为中国南海海上交通重心的南移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李朝朝鲜汉文文献为主,讨论17世纪以后朝鲜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并且分析清代中国与李朝朝鲜对于程朱思想、退溪学说的不同态度,是否导致了文化的不同趋向.按照朝鲜文人的立场来看,清帝国的社会和文化已经偏离了朱子所设计的社会方向,而朝鲜却由于退溪学影响的存在仍然恪守文化传统.可是,这种对传统的偏离与坚守,对于中国和朝鲜的历史究竟是福是祸,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战略上讲,日本对中亚的外交演变经历了以经济援助为主到目前政治对话为重心的过渡,经济援助政策虽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基本上已经从属于其整体的地区外交战略,其目的已经超出了"能源外交"和"贸易外交"等经济利益的范畴,保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和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安全等国家战略利益日趋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消费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重心研究文献主要研究重心演变的轨迹和特征,而关于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鲜有涉及.通过分析1952年至2005年我国消费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其与经济重心演变路径的互动特征,然后从重心均值和方差两个角度,考察我国消费重心演变路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消费重心呈现了"向西→向东偏北→向西偏南→向西北→向东南"方向的移动轨迹;我国消费重心移动受到了全国各省市消费的均值和方差的显著影响,均值增大,消费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而方差增大,消费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事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战略的重心.体育事业的区域均衡,亦是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了解并认识当前体育事业区域均衡的特征和不足,可以更好地面向和指导实践,有助于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所研究的体育事业区域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体育资源在所选指标范围内的省级区域分布和配置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13.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是导致控制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本文选取了目前在深市和沪市上市交易的323家民营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层层追溯控制链辨认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股东,考察了最终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及其偏离的程度,分析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的方式。结果发现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的集中程度较高,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存在明显偏离,管理层任命和金字塔结构是偏离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进 《社会科学家》2008,(3):127-13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受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经且必将继续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较高水平,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如工程款拖欠、虚假招投标、人员挂靠等,建筑从业人员普遍责任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建筑市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无论是建筑市场法人还是自然人,其失信行为还没有受到一个良好的机制的约束.文章从信用体系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目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现状,揭示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若干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表达层面上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具体行动时却困难重重.早在"九五"计划时,我们就已经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至今是"久推难转".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晋升制度的偏离、财政税收体制的缺陷,以及资源价格机制的扭曲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夏巍 《兰州学刊》2015,(3):98-103
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工作的重心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假定的修正。他依据新的生产关系概念改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并重新定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以社会组织原则取代生产方式作为社会进化的标尺。尽管他试图跳出知性解读的窠臼赋予基本假定以新的内涵,最终还是从实质上偏离了马克思的存在论视域。对基本假定的修正是哈贝马斯重建论最根本的失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西夏陵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夏陵三题牛达生,贺吉德近十几年来,西夏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有些问题,如西夏陵平面布局上的排列方式问题,各陵陵主问题,陵园地面建筑的功能、形制问题等,至今仍然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存在着争论。现将我们对其中部分问题的意见略陈如下,恳请方家...  相似文献   

18.
南京是六朝古都,江苏南部是六朝时期政治、军事、经济的重心。虽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在地上和地下仍存留着许多遗迹和遗物,为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提供了若干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但在解放前,六朝考古却几乎是空白,研究人员寥寥无几,研究对象仅限于地面石刻。解放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兴起,六朝考古工作也全面展开。三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对六朝考古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对地面遗迹和遗物的调查与收集,或者是对地  相似文献   

19.
于迎春 《中国学术》2001,3(1):148-179
在我们目前经常使用的概念语汇中,有一批实际上是出自中国固有的文化土壤之中,但是后来在意义内涵上又深受近现代西方的影响。这些在相当程度上被视为是与新文化、新学科、新时代相联系的新语汇,在增加了其意义的层累时,无疑也相应地偏离了其所源自其中的传统背景,混淆了其在历史上原本可能拥有的意义内涵。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  相似文献   

20.
陈爱平  刘季富 《殷都学刊》2001,(2):46-48,95
宋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人口重心一直在北方,所以,军事优势也在北方.宋以后,经济、文化、人口重心南移.到明清时,南方表现出军事潜力.鸦片战争以后,军事重心移往中国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