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必须实行转变,即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增长经济学原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举措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又必然依靠企业的科技行为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企业科技行为分析陈功玉,李必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必须实行转变,即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增长经济学原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举措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又必然依靠企业的科技行为来实现。一、前阶...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从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从宏观调控保障,从加快市场化进程,从确定集约经营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标准,以及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入手,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4.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乃当务之急。一、发展科学技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相关  相似文献   

5.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人、组合和使用。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人来增加产品数量,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进步,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客观转变的关键。因它是实现转变的首要前提,持久动力,最有力的手段与根本保证。论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提出了实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生产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的就业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在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的基础上,从其与增加就业量是否矛盾及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如何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两种基本类型,最早是由苏联经济学家在本世纪60年代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而划分的。他们认为,所谓“粗放增长”就是依靠增加投人实现产出量增长,而所谓“集约增长”则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要解决苏联经济增长中所面临的问题,就要实现由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  相似文献   

8.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以资源、资金的加大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不再依靠资源资金的过高投入,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管理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实质是资源、资金  相似文献   

9.
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由党中央确定为实现今后5年乃至15年奋斗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既有经济体制、经济政策问题,又有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要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如何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是同一个国家经济所处阶段、发展战略密切相联系的。我国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积累、高速度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和理论阐述,论述了粗放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条件。我国应该选择那一种增长方式,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凭主观愿望。要纠正对粗放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误解;要全面分析我国高增长低效益的原因,单纯地依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扭转低效益不现实。增长方式转变是市场的选择,不要“一刀切”,在我国工业化时期,粗放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将会普遍地长期并存。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按生产要素费用最小的原则提高粗放经济的效率,要增加科学、教育的投入,加强农业,加快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继续加强基础实施的建设,改善能源、交通、电讯等投资环境,要完善市场机制,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工业增长方式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就是促使工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因素已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掣肘.加快转变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要以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结构调整为重要手段,体制机制完善为制度保障,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归宿,促使工业经济走上内生驱动、自主增长的轨道,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强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赵会茹,任兵雪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切实转到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决策者重改革轻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刘迎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紧迫性。 首先,我理解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我个人觉得它包括六个层次:第一,由改革的边际推动转变为存量调整;第二,由公有制经济外部推动转为公有制内部推动;第三,由计划当局安排的依靠资金投入转为市场调节下的要素有效配置;第四,由非专业化生产经营为主转向专业化经营;第五,由数量扩张带动增长,转向质量提高带动增长;第六,由主要依靠拼能源,拼设备转向有效保护和使用资源,合理运用设备。这六个层次归为一点,就是要由处延的粗放式增长向内涵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经济大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平 《老友》2010,(1):14-15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保增长"到"促转变",通过启动增长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中国经济正在谋划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然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是最终战胜危机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危机时代,我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同时,将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有效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有效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诸多深层次矛盾的需要,又是顺利实现今后1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依靠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尽快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回顾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然后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困难之处及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在于改革企业经营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着重就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2 .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3.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素,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引进、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因素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区域差异,空间异质性因素为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空间一致性因素为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因此,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逻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特征,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受到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应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思想认识、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科技创新和国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实实在在地做好工作,切实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