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时间、空间的维数与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和秩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宇宙间的物质在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超微观物质。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于是将那些主要具有粒子性、次要具有波动性的物质和宏观物质一起就划分为阳性物质;而将另一部分主要具有波动性、次要具有粒子性的物质和超微观物质一起就划分为阴性物质。阳性物质处于四维时空;阴性物质处于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影响我们思维高度和科学发展的正是这个空间和时间的维数对头脑的先天禁锢。借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转化公式,进而揭示阴性物质世界或者说超微观物质领域虚粒子在虚时间里运动的模糊状态。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宏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普朗克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运用哲学思维突破波粒二象性的阈值范围时 ,便发现了一个新的物质范畴———超微观物质世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 ,可将这三个物质范畴 ,重新划归为阳性物质世界和阴性物质世界。阳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时空 ,由实粒子构成 ,运动速度限制在光速以下。阴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 ,由只具有波动性的虚粒子构成 ,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 ,运动速度起步就是超光速。迄今为止 ,我们人类只认识了阳性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对于整个阴性物质世界还是盲无所知的。在未来的世纪 ,科学研究的对象将会逐渐转向阴性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若干“保等距性”的变换,并给出了各类可展曲面到平面的等距变换公式的简化证明。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城镇化是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理论基础.城镇化在本质上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原则相契合.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而生,就使得城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而背离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通过对能耗和城市人口比重进行的二元定距变量的统计分析,证明城镇化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物质变换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载体,但必须按照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合理、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原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文[2]、[3]的理论基础上,具体推导或给出了工业上常用柱面到平面的等距变换公式,其特点是公式中的参数选用了曲面的投影坐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宇宙学和高能物理学,正朝着宇观(又称胀观)和亚微观(又称渺观)两极方向深化发展。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物质范畴的新内容,提出对物质范畴的新见解。当今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知识生产”被视为社会重要物质财富。材料、能源、信息被称为物质的三大要素;天体演化、生命起源、基本粒子被称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文[5]的姊妹篇,推导或给出了工业上常用锥面到平面的适于本方法体系的等距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8.
从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到小波变换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分析了小波变换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通过MATLAB仿真工具比较了三种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无论是对信号的时间定位还是对信号的频率定位都优于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  相似文献   

9.
在两种时空观不同的基础上,从一组相同的线性变换形式出发,用比较的方法推导了伽利略变换公式和洛仑兹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为深入理解乡村生态振兴战略要义,切实贯彻其理念政策提供了思想遵循和理论基础。作为物质变换理论的内容延伸,“物质变换断裂”从反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因背离物质变换导致的生态危机,并阐释了其根源所在,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打开了思路。新时代重建乡村生态优势,重整生态振兴力量,必须及时弥补“物质变换裂缝”,从生产方式、体制机制、价值理念、主体践行等方面对症下药,最终实现“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探讨实验的物理思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试图挖掘、概括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具有普遍性、原则性指导意义的物理思想.物理思想从原则性的高度指导如何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揭示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阐明了物理理论与实验的相互联系与区别;指出了物理实验的内涵;规定了实验设计的基本任务及基本原则,总结了实验中普遍适用的法则(实验思想);提出了实验结果评价的要求等.就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蕴藏着的一些物理思想进行了举例说明,希望能引起广大物理实验教师参与讨论,以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为使大学物理实验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规范、可控,促进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理实验室以实验管理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完善了大学物理实验管理,其它改革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射影空间P^n中配极变换的一个化简公式并指出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分析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置的缺陷及不足,提出了引导性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型到培养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五级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并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管理提出改革,期望形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物理实验教育具有负面影响的一些因素。即实验科学源于西方,在我国缺乏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支持,这是物理实验教育达不到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认识并消除这些负面因素,能更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及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误差干扰并影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实验误差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辽宁工学院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从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基础要求、层次设计、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初步探讨如何开展设计性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大学物理实验和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及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实验教材和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弊端,结合实验教学经验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该方案从开设理论讲堂、培养兴趣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把培养设计实验能力放在第一位,真正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是为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开展设计性物理实验的教学,文章就设计性物理实验的选题,教师在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角色转变,设计性物理实验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现代物理学发展过程的历史学与方法论反思,在阿恩特、哲瑞克、布鲁尼、莫雅特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经典物理(世界)与量子物理(世界)的界限以及量子退相干问题推进到了电磁场的经典与量子界面上,并就反康普顿散射的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洛仑兹-康普顿佯谬并设计了一个敏感而可行的双胜判决性实验。不论该实验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结果,都会推动物理学的发展。因此,本文提供了一个引导物理学发展方向的判决性实验并展示了历史学与方法论思考将科学研究逼上成功之路的一个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