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冷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思想从冷战时期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具体形态上,则从冷战时期美日同盟体制下的非自主性模糊战略逐步转向强调自主外交的清晰战略;在战略理念上日益强调国家利益,进而强调"日美共同价值".以申请"入常"为标志,日本正逐步从地区大国战略向世界大国战略演变.本文从外交战略目标、多边外交战略和双边外交战略三个方面探讨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选择及其影响这样的外交战略选择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永胜 《决策与信息》2013,(10):121-121
上世纪60年代末,传统安全与国际事务在美国政治重心地位的相对下降,使美国的政治家、执政者以及公众舆论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了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环境外交也就因此得到重视,并被列入美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本文就美国环境外交的历史和五个发展阶段加以论述,从而较为深入地揭示出环境外交对这一超级大国的根本意义,由此总结出不同时期美国环境外交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对美国环境外交的未来趋势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泛化的战争威胁在人类的历史上,战争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只要国家存在,这种军队与军队对抗的战争将依然存在。中国依然面临这种战争的威胁。纵观人类战争史,这种威胁国家安全的军事对抗自从国家产生后就不断“升级”,直至20世纪冷战时期表现得最为严重:全球分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双方势力范围十分明确,泾渭分明。对抗各方谁都不能动对方的“奶酪”。这一时期,虽然有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对抗,军事对抗依然是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然而,世界各国不断融合,“你中不断有我、我中不断有你”,这种“态势”使威胁国家安全各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再度紧张和南海局势的变化,中美关系的议题升温,引发了广泛关注。如何理解中美两国冷战历史的演变逻辑?有哪些内容可以称为"时代遗产"?如何评价中美历史竞合关系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如何认识当前中美两国"战略相互疑虑"?中美互动关系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研究有何启示意义?本刊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  相似文献   

5.
预测国家安全环境的演变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作者将从判定一些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的演变趋势入手,来试图对2010-2015年中国将面临的整体安全环境做一个系统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体的战略框架。在未来的10-15年内,影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将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影响各国安全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1.战略威慑是否依然存在冷战的历史表明,相互确保摧毁(MAD)尽管听起来很不人道,却维持了世界的战略平衡,以至于在长达50年的美苏对…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对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对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田新建民族问题历来是国际政治中的重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反映出来。冷战后民族主义的再度兴起,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给当代国际政治带来重大影响。综观冷战后的国际形势,民族主义倾向在世...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日本基于自身安全考虑和维护日美韩半岛"南三角"的稳定体制出发对朝政策始终追随美国的敌视与遏制。使得日朝关系仍然是二战后日本外交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然而,直到1991年冷战体制瓦解,日朝开始有限度的接触,但日朝关系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从科索沃危机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春发生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事件 ,引发了中国的抗美民族主义浪潮 ,这一事件不但对于中美关系产生重大的冲击 ,而且由它所引发的中国新民族主义很可能成为一种持续的重要政治因素 ,对21世纪前期中国的政治选择与国际战略发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固有矛盾、中美两国的政治文化差异、南斯拉夫局势引发的中美之间的信任危机这些基本因素出发 ,进而研究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特点 ,以及中美政治文化差异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影响。科索沃危机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两年 ,通过这一事件来考察中美关系中一些基本因素 ,对于…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美台三边关系[1]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台湾问题的前景和东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和平与稳定。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美关系居主导地位,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的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后,台湾政治的发展正在对中美台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的特征:一方面政治关系动荡不定,甚至停滞倒退;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又日益密切。在后冷战时代,影响中美台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的继续:冷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两年,凯南就指出了二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这种认识很快就被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领导人所接受。而如今,冷战已结束10年了,人们虽然普遍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与冷战时期不同,但国际社会却仍对什么是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莫衷一是。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讨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判断标准入手,论证三个观点作为答案:1、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在冷战期间曾发生过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2、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转变为美国称霸与部分国家反霸;3、中国作为反霸力量之一,在主要国…  相似文献   

11.
中亚国家安全战略取向与中国西部安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给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带来的直接重大变化是:原中苏对抗时形成的强大军事存在被大大削弱,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消失;同时,由于中亚[1]各国自身地区性战略力量尚未形成足够的替代能力,该区出现了一个相对低压的地缘政治空间。原有的强大军事集团所具有的威慑和屏障作用的丧失,使得多种大国力量相继进入,构成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因素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为了保障刚刚取得的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中亚各国在经历了独立建国的初创时期后,不断完善着各自的国家安全观,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共性的对外安…  相似文献   

12.
困境与选择:冷战后中国对美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以中美关系中的深刻对抗性为基点,分析冷战后的中国对美外交的困境和在这种困境下的诱惑,以及中国处理这种困境时可以利用的空间和可供选择的外交战略。中国在冷战后的对美外交中,面临一个最基本的现实:美国对中国的步步进逼与中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反击手段和回旋余地的减少(这是指从整体上审视中美关系得出的判断,并不表明中国的对美外交只能是消极的,不能采取主动的行动)。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使中国面临要么冒与美国全面对抗的危险,要么在美国的压力下步步退让的两难选择。与美国全面对抗,顶住美国的压力,中国又缺乏相应的反击手段,国家…  相似文献   

13.
转型中的日本(日本形势报告节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的关键:急需一个清晰的ZI世纪整体战略框架叨年代的日本:经济上,出现战后持续时期最长的景气低迷,且迄今难见迅速复元的迹象;政治上,支撑战后日本发展和运营的“55年体制”解体,政治领袖面临代际交替、政党忙于分化组合、政府既要更大更有力地推动综合改革又要准确地应对改革与恢复景气的矛盾;安全与外交k,面对冷战后时代趋势和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需重新审视和调整与主要盟国——美国及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和政策;文化和社会方面,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新局面,需要对蕴含于日本社会结构深层和日本…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熟知的中国"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不干涉""不挑战""不称霸""不带头""不结盟""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输出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可以列出一个长  相似文献   

15.
总的来看,东亚地区国际形势较为稳定,自冷战结束后,东亚各国都在谋求经济发展,努力避免来自国内外的政治纠纷。但是,由于东亚地区尚未形成有助于促进相互信任的基本框架,内在的若干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面向21世纪,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将如何变化?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导致社会混乱的原因何在?这就是以下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冷战后东亚地区战略环境的特征加以归纳,考察未来东亚地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再通过对欧洲已先行一步的集团安全体制模式和东亚地区的现状进行对比,明确其差异点,依据综合性安全观念来提…  相似文献   

16.
东盟新安全环境冷战结束后,全球安全战略的重心移向经济领域,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未越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各国内外政策和经济利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程度也日益加深。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东盟地区安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冷战以后东盟地区安全战略的成败得失,无不与这一更加复杂化的安全环境密切相关。目前东盟新安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因素:(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的崛起,使东盟国家面临新的压力冷战结束后,随着超级大国影响的急剧下降,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上升,出现了一种世界…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20~30年代中国崛起及外交战略选择刘靖华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历史可能为中国人提供一次真正崛起的机会,即中国届时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和政治—军事强国。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加深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从当...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对抗还是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对抗还是合作?张林宏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在冷战时期曾经建立起实质上的战略同盟关系,但冷战结束和“六四”事件已将中美同盟关系及其基础裹人了历史的风尘。目前,冷战结束已有数年,世界即将敲响21世纪的钟声,但中美之间在建立何...  相似文献   

19.
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几点看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东盟安全合作的目的与机制1冷战时期的军事安全合作东盟的安全合作,如果就传统“安全”概念──军事安全角度来看,在东盟成立的初期及整个冷战时期就已存在。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是促使东盟成员进行军事合作的因素。如英美军队从该地区撤离,越南入侵柬埔寨,苏联与越南在金兰湾的军事结盟,中国与印度军事力量的壮大,日本海军规模的扩大,等等。东盟成员间的合作,最早主要是双边军事合作。例如印尼与马来西亚、印尼与新加坡、菲律宾与新加坡、泰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文莱与马来西亚、文莱与新加坡等都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生命线"作用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程包括创立和形成,成熟和发展时期,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