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维稳”力量,它不仅关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也直接影响亚洲地区的稳定.但随着中美关系快速进入深度调整期,两国之间的潜在矛盾也渐次浮出水面,主要表现为非传统安全因素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在上升.为确保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跳出两国关系40年来形成的“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的钟摆式逻辑,中国需要突破对美外交的思维定式,而美国则需要让渡一定的空间,认可和接纳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美台三边关系[1]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台湾问题的前景和东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和平与稳定。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美关系居主导地位,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的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后,台湾政治的发展正在对中美台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的特征:一方面政治关系动荡不定,甚至停滞倒退;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又日益密切。在后冷战时代,影响中美台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对抗还是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对抗还是合作?张林宏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在冷战时期曾经建立起实质上的战略同盟关系,但冷战结束和“六四”事件已将中美同盟关系及其基础裹人了历史的风尘。目前,冷战结束已有数年,世界即将敲响21世纪的钟声,但中美之间在建立何...  相似文献   

4.
南方朔 《领导文萃》2014,(22):114-116
正美国在欧洲对付俄罗斯,在亚洲对付中国,这并不是偶合的事件,一定有经过沉思熟虑。美国已在为后冷战的行动展开布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冷战时代,而苏联解体后,人们称之为后冷战。但冷战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而是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因此,后冷战时代是一种更明目张胆、鲸吞蚕食阶段的开始。美国与北约合作下肢解了南联盟,美国运作之下,前苏联地区出现了各种颜色革命,接着又联军入侵,推翻了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政权。因此,最近发生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动荡,我们应当理解为俄罗斯的反弹。俄罗斯长期在被鲸吞蚕食之下,已退到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美国认为中美失去联合抗苏的战略定位,因而寻求对华新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美台关系,打“台湾牌”,以台制华。台湾问题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从冷战时期被搁置在“后炉灶”走到前台,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独”随之抬头并不断膨胀,成为中美关系中的“制造麻烦者”。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历来视中美关系为最重要的外交之一,但美国政府囿于冷战思维从1949年对新中国就采取了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围绕台湾问题反复较量与斗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缓和两国关系在中国政府的提议下,从1955年8月这近二十年的时见内,中美先后举行了300多次大使级会谈,但一直没有实现实质性发展.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收缩与调整,中国也需要缓和中美关系,以营造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先后签署看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但中美关系的完全正常化还有待于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波折迭起,危机连连,一直未能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1995年5月22日,克林顿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这一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错误决定,又一次将中美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自1989年以来,美国以中国"侵犯人权","违反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等为由,对中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制裁。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给对华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非法搜查"银河号"货轮、美众议院通过反对中国申办奥  相似文献   

8.
“中国圈”──一个理论与现实的雏型辛旗冷战结束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从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地区到中南半岛、菲律宾构筑面对中国大陆的“新月型弧状链条”,意在围堵东方阵营,迫使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9.
困境与选择:冷战后中国对美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以中美关系中的深刻对抗性为基点,分析冷战后的中国对美外交的困境和在这种困境下的诱惑,以及中国处理这种困境时可以利用的空间和可供选择的外交战略。中国在冷战后的对美外交中,面临一个最基本的现实:美国对中国的步步进逼与中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反击手段和回旋余地的减少(这是指从整体上审视中美关系得出的判断,并不表明中国的对美外交只能是消极的,不能采取主动的行动)。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使中国面临要么冒与美国全面对抗的危险,要么在美国的压力下步步退让的两难选择。与美国全面对抗,顶住美国的压力,中国又缺乏相应的反击手段,国家…  相似文献   

10.
冷战已经结束,对日本和美国共同的咸胁——苏联已经消失了,日美安全体系已经遇到了最大挑战。在美国有些人说,现在的头号敌人已经不是苏联而是日本,在日本也有更多人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但是,在布什当权时,两国政府非常成功地扼制了这两种倾向。两国政府都申明,经济危机不应当抹杀两国政治安全利益的重要性。克林顿新政府上台后,有了一些新的不可预见性。大家都  相似文献   

11.
<正>李光耀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走过多个城市。每到一地,他都给人留下幽默风趣的印象。有记者采访,问他:"多年前,您在谈到中美关系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时,有句经典的比喻:两头大象打架,受伤的会是小草。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您对这句话有何新的注解?"李光耀打比方说:"如果两只大鲸鱼争斗起来,一定会掀起大浪,而如果它们浓情蜜意,海面也一样无法平静!所以邓小平说得好,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全场大笑。当年,谷牧去新加坡访问时,送给李光耀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从意识形态优先的政策转变为深化对华“接触”的新战略。显然,没有这一转变,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把握美国对华政策的未来走向,从利益和利益集团政治的角度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化,对于我们思考中美关系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利益集团政治挑战“国家利益”观“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流派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该流派把国家看成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利益的统一政治行为体,“国家”也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单位。部分中国学者也偏爱“国家利益”的概念,倾向于把“国…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4,(5):112-112
中国浙商,中国东南沿海最富活力、最会赚钱、最具悬念的人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以前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而现在,已经逐步形成“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到绍兴中国轻纺城,从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到浙江皮革服装城,所有的浙资商城都成为了当地商业项目的成功典范。浙商注重的不是什么是最好的,而是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九一一”事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美国,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如果说冷战的结束成为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新起点的话,那么“九一一”事件则为美国将这种战略全面付诸实施提供了机遇。“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将冷战结束后10年间全球战略探索的成果理性化,开始形成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9·11”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中美关系的定位,美国对台政策以及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袁鹏 《决策探索》2005,(11):88-89
随着当前美国对华关注从“中国问题”逐渐聚焦于“中国崛起”问题,美国两党、府会、朝野在冷战结束十多年后,首次在中国军力发展、经济和能源战略、“中国模式”的挑战、地区影响力的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大体相近的认知,或至少思考大体相同的问题,这就为美国制定超越党派和政府、相对长期的应对中国的战略提供了可能。但这个似有非有的对华战略究竟是什么?人们尚不能从美国官方得到明确答案,而只能从一些美国政要、官员、学者、媒体的涉华言论及其炮制出的一些新名词中寻找端倪。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9·11”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中美关系的定位,美国对台政策以及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环境急剧变化的一年。在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中,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冷战结束后最为深刻的变革,而中美关系的调整与重塑无疑成为这一变革进程中最大的看点。  相似文献   

19.
军事     
《领导文萃》2010,(6):11-11
中国的导弹防御试验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和政策有一个默认前提,即只有美国拥有战略导弹防御,而其他国家基本上不具备。虽然俄罗斯和中国一再表达不满,认为美国不受约束的战略导弹防御会削弱他们的核威慑力,  相似文献   

20.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磨合期”,需要给双边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之时,偏偏发生了撞机事件。 造成这一事故的责任完全在美方。不是中国飞机飞到美国领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