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陈秀中 《理论界》2001,(3):62-62
进入新世纪 ,网络与传媒相结合的第四媒体异军突起 ,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的冲击。在文化传播方面 ,网络新闻对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发挥第四媒体的优势 ,研究网络新闻中的跨国界传播现象 ,对青年进行正面的引导 ,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0年7月提供的数据表明 :30岁以下上网人数占了67 .60 % ;18岁以下占1 65 % ;18~24岁占46.77 % ;25~30岁占29.18 % ;31~35岁占10 .03 % ;36~40岁占5.59 % ;41~50岁占5.07 % ;5…  相似文献   

2.
试论唐人小说中的联绵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太平广记》中的唐人小说为材料,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对联绵词的词汇概貌、词形、词义、用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唐人小说中的联绵词总体上以继承为主;联绵词词形的发展变化逐渐趋于稳固;唐人小说中联绵词的词义发展出现两极分化;唐人小说中联绵词的用法趋于松散;语言的同化规则和人们的心理类推作用对联绵词形、音、义的发展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重视探讨语言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发达、开放的社会为背景,吐蕃进入了西藏第一个独立的“信息传播时代”。其传播模式基本可以划分为军事传播、驿邮传播、外交传播、文化传播和经济传播五大类型。在西藏原始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吐蕃的信息传播发生了质的飞跃,并开创了西藏古代传播的若干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web2.0形式下新兴的自媒体形式,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大显威力。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微博第一速度作出及时反应,以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影响展现出出色的传播优势。微博在突发事件中显现出信息发布即时化、传播主体个人化、传播内容本真化、传播方式裂变化的信息传播特征,具有即时传播搭建援救平台、聚集舆论信息监督事件走向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传播不满情绪使虚假信息泛滥的负作用。应通过正面舆论及时增强信息透明度;做好实情调查分析、推行实名制、系统媒体与微博互相协同等措施,使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对巴蜀酒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考辨巴蜀酒的源流,二是对其发展、演变的相关陈述,三是地方性代表性酒业个体研究,而关于巴蜀酒业的区域分布和传播方式鲜有考证。通过对竹枝词中相关史料钩稽认为:在明清时期,酒早在巴蜀之地广为流传,且分布极广。以锦城为中心,向西可以达到郫县、芦山和盐源,向东可以延伸至重庆梁平、垫江,传到以北的绵州、广汉之地,并传到以南的西昌等地,形成了环状分布的饮酒文化圈,其文化传播的方式主要有2个:一是通过商品之间的买卖等商业行为,由商品交易将其文化传播开来;二是在巴蜀地区的文人墨客们,借由他们的诗篇将酒的情感传播到各地。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电视成为公众了解信息的主渠道,其影响力与报纸、广播和网络相比可谓得天独厚,我国电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从观念到表现、从质量到规模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新闻传播人本化、和谐化的理念日益为传媒业广泛接受.作为传媒主体的电视新闻更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新闻由"读"到"说"的转变已成为电视传播理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传播与文学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数码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非线性传播正在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个社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非线性传播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交互性、交叉性与动态性。从对非线性传播的考察出发,我们可以对文学起源、文学本质和文学媒体等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专业传播学、批判传播研究、政策传播研究和公共传播研究.但长期以来,公共传播研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激烈.要想改善公民的社会生活,传播学家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语境变迁对文本传播的影响--以《抓壮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变迁是考察文本传播效果与传播方式的重要方面.由于<抓壮丁>的母本和衍生文本流传十分广泛,构成了较为完整而且发达的传播系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本文以此为研究个案,分析其传播特点.因为传播语境的相似和类同,大多数经典文本与<抓壮丁>一样,具有大致相同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本往往经历较长历史时段的传播并发生种种变迁,以传播学通常采用的共时传播研究方法,无法探究出其全部传播效果。本文首次提出历时传播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与模式,并以《红岩》为个案,探讨了经典文本的历时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媒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关系。日本媒体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介绍和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借助日本所具有的强大的现代媒体在日本被广泛地传播。日本媒体不仅推动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播,而且,深化和修正了日本人的认识,对于促进日本人对中国现代文学认识和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不仅有其发生、发展的现实动力,同时,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政治结构,是文化与现实互动的有效过程,革命理念的传播、广泛的群众动员以及意识形态建构等实践都内在于这一过程中,并由此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率先夺取了革命中国的文化领导权。历史化地观察和分析文化领导权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纳入中国革命的历史视野,既有助于清理这一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也为探讨革命中国的文化政治传统提供了历史的内在视角。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4月份体检时,我被查出患有萎缩性胃炎,请问会癌变吗?应该怎么办?云南王先生胃癌患者80%~90%合并萎缩性胃炎,随访发现萎缩性胃炎10~20年,胃癌的发病率为5%~10%。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及病史长短有关。萎缩性胃窦炎常伴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该处易发生癌变。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程基本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采访了绵阳市先进集体、四川省宾馆行业的佼佼者、绵州宾馆总经理王官春同志,并对绵州宾馆的经营管理进行了调查。这个颇有名气的宾馆有820个床位,1987年,营业总收入达到三百五十万元,利润突破六十万元大关,而全宾馆加临时工才两百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绵州宾馆的经营管理有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与中国文学地理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国 《河北学刊》2005,25(4):188-192
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学地理发生了两个向度的变迁,一是文学中心的广泛流布;二是形成了色彩迥然不同的文学区域。这些变迁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扩大了新文学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领域,改善了文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为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自足的空间,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多样化发展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社科界》2010,(1):F0003-F0003
《四川社科界》是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全省社科界工作指导性内部刊物。自创刊以来,在服务社科界,指导社科界工作,推动四川社科事业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社科事业关心的深入,一般性的社科工作动态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社科工作动态信息的传播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所有这些都使得以反映社科界工作动态信息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藏族锅庄舞在兰州市等地的民间跨文化传播,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以此为例,进而认为:普通大众的广泛参与、选择恰当介质使民间传播与媒介传播良性互动、对现代元素的不断吸收等,是民间跨文化传播现象对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开发中观念创新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观念要先行.观念的创新,有赖于动力系统和发生机制的形成.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冲击陈旧观念体系、推动观念创新强大和持久的动力;社会体制的变革,是推动观念创新的重要力量;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是推动观念创新的巨大力量;广泛的人际交往与交流,为观念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外部契机.  相似文献   

19.
城市营销:以现代激活传统——论闽都文化及其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在现代城市营锖理念的指导和实践下,拥有了焕发生机的新契机.福州地城的历史传统文化--闽都文化与福州城市的形象塑造和城市品牌营销无疑是息息相关的.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新的历史机遇中,闽都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传播.应当以城市营销理念为指导,进行现代研究、发掘与传播,与福州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打造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以期获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社会认同与影响.具体而言,闽都文化需要进一步明确儒、福、根三大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现存的实体,按照现代传播学的要求,确定传播的主体与传播的对象,根据不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采取不同的营销与传播的手段与路径等,实现细分时象、广泛受益的目标,在为城市形象与品牌打造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传播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媒体信息技术的更迭进化和数字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音乐内容为生产核心、音乐营销与服务为传播要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音乐快速兴起,数字音乐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交互结构、数字音乐内容内容协作与内容应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智能提升了人类参与全媒体内容生产的速率与效能,形成新型中心化全媒体传播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使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供给侧结构性角色发生变革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风险预估与规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