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分析,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如何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西南政法大学在多年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创新"三下乡"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基层团组织平台、注重宣传和总结等方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青年学生全面培养工作,助推青年学生服务基层工作,活动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三下乡"活动不仅在全程、全方位育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达到了服务"三农"、联系群众的目的,彰显了"三下乡"活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育人与现实育人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育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统实践育人侧重的是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比较薄弱,与校园主流文化脱节。构建以“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优良的“五爱”校风。将“五爱”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内蒙古T大学(以下简称“T大学”)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例,分析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明确开展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爱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人生信念,而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将二者进行结合,构建"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就业竞争力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缺失状况,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对策,以利于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实践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各类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基本情况,对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中,所起到的显著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剖析。并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开放实验室、补充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了多层次的科技实践活动体系,较好的推动了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普及与发展,同时,也使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并在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文章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介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详尽地阐述了东华理工学院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保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论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述了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关系 ,即创新教育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出成果的前提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教育的新平台和主要形式 ,它既是创新教育的实践环节 ,检验着创新教育的成果 ,又丰富着创新教育的内涵 ,同时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提出了高校要多方面创造条件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日益凸显。实现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是大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要立足于现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学生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发明能力的培养问题又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也日渐成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了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倡导科学研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具有一定耦合作用机制,判断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对系统耦合度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2010—2017年中国省域层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较大区域差异性,部分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科技产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也没有带来相应的产业效益;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持续改善,部分地区两者已经进入高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但仍有近半数地区耦合关系还有较大改善空间;有些地区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的耦合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阶段不高,部分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活动的“背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我国七省市三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重科研轻科普、重获奖轻立项、重精英轻普及等功利观念;学生科研资金不足,实验设备、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等现实问题;学校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制度缺陷。这些问题影响制约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实际,探讨新时期团学工作的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的职能,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阵地、素质拓展的阵地、校风学风建设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论培养师范院校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教师由现在的“教书匠”型向“专家、学者”型的转变趋势,已充分说明师范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且,大学生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研读时间充裕的特殊个性、优质大学师资,丰富藏书与先进科研设备,互联网开通等条件都充分说明师范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行。应开设专门科研课程、成立学生科协与指导小组、组成学生课题组、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与假期的科研活动,特别要处理好差异性“梯度式”安排、独立创新、科研与学习等活动的协调、经费保障等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应该以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挖潜、改革。通过建立多种综合实验平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放全天侯实验室,打造创新思维自由空间;设立学生科研资助项目等,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路径。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只有通过学生干部自身素养和队伍建设机制的共同提高和完善,营造学生工作和学生干部自身发展双赢的氛围,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探索了开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新局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围绕人才培养这个高校的主要社会职能,讨论了教育教学和科技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给出了科技活动促进或引导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指出了构建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局面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建立保障教育教学与科技活动和谐发展体制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高校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须适时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由引导管理(G)、支持管理(S)、激励管理(E)、帮扶管理(H)构成的高校学生管理四维工作模式,并根据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际,总结了引导主导型、支持主导型和激励主导型3种扩展应用模式。并以盐城工学院为例对GSEH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20.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的战略抉择。自主创新有三种类型,都有共同的发展链模式,而科学创新是其源头。科学创新就是R&D活动中的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性的竞争优势。要调整基础研究的国家政策,国家财政科技经费要向基础研究倾斜,要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R&D投入的比例。自由探索是基础研究的本质,指令性的基础研究要以自由探索为基础。要尊重科学家的首创精神。国家两大基础研究计划要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