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当今社会创新思维的培养越发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创新思维在教育观念的发展和重新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校专业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就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智能堤升两者结合的衔接点和切入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和灵魂,而高校教育为创新注入了思维的养料,提供了知识与高素质人才群体,从而为个人智能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灵魂和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义务教育变为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造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依赖教师的训练和培养,因而教师更要有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实施创新教育,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出创造型人才。下面,我就教师应走在创新教育的前列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诸方面。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精神、人格的形成,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结合新《化学课程标准》及《考纲》精神,创新教育对中学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夯实基础,中学化学的教学必须使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论述了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然后针对此,从创新思维的培养,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鼓励提问,培养其自立探究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通过创新教育来提高专业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最有效的学科之一。教师应抓住心理特征,引发学生创新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意识;重视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造火花;再现创新过程,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寻找有关素材,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我们所说的基础教育中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已经外化的创造产品,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能动个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质疑、探索中关注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掌握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寻找新规律,从而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小学开始抓起。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新一代,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害。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要害所在。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改革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新方法,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培养人的创造型思维。学会独立思考才谈得上创造。独立思考是思维发展一个重要特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关方法的探索,主要利用我在一线教学中关于染色体变异一节的教学和一些实验教学等案例(如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及温度对细胞质流动的影响、酶的专一性的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谈一谈自己是怎样把创新教育应用于教学的。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2、告诉他们创新并不神秘,培养学生创新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构建独特的思维方式4.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5、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实践6、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语文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理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周晨  陈占武 《人才瞭望》2017,(10):124-125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思维欠佳,创新意识欠缺是制约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羁绊.如何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21世纪的曙光,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迪他们去创造、去发明、去超越,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我认为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初中作为学生思维转变与逐渐成熟的重要转折期,处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恰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基础。因此,文章在分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物理中“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