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清代的荒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自然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社会损失,因此清政府制定了一套非常严密的荒政制度,开支巨大,组织严密,成为历代王朝的集大成者。清代的荒政重点集中于救灾和重建两方面,颇有创新,为清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国力与荒政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清代后期荒政的败坏,又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襄阳双沟镇是一个具有晋商历史文化典型性的古镇,其2014年新出土的《乾隆山西会馆碑记》为我们探究清代山西商人的行踪提供了具有“典型性”的历史资料,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清代山西商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认为清代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其类型多样,发生频率日渐频繁,受灾范围逐渐增大,危害日益加剧。为救灾防灾,清廷和东北地方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采取诸多举措,构建社会救灾防灾体系,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灾害与巫术救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极大地削弱了社会的抗灾能力。面对无情的灾害,民间仍然盛行巫术救荒。探究其原因主要有:灾害频频发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某种神秘力量的支持;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科学技术不发达,民众受教育程度低,遇有天灾,人们就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灵;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对神灵的信仰已编织进广大民众的生活,成为潜藏在传统社会里的仪式性、符号性的交往和互动方式;政府通过祭祀鬼神的仪式,宣传天命论,用祈神保佑来转移民众的不满情绪,使现存社会秩序合法化和神圣化。  相似文献   

5.
清代,地处徽州南部的歙县,山谷交错,河川纵横;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降雨集中;大规模山地开垦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使得水旱灾害频发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对徽州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严重危害了农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农田和农作物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当地民风民俗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民间一并采取救荒措施,缓解水旱灾害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腹地的高平,清代赌博之风盛行,禁赌成为社会焦点,刻石立碑作为禁赌的特殊形式,在乾隆中后期到光绪朝初期被广泛运用,禁赌碑普遍出现于各村庄的大庙之中。禁赌的主体既有地方政府又有村社组织,禁赌对象既有人又有事,两者均呈序列性特征。禁赌的适应性条例与范围亦区分层次,在实际执行中各有差异。禁赌的举措充满了人情味色彩,而村庄基层组织社会等成为最具魅力的核心主体。禁赌作为村庄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建构着属于高平地区特有的民风与秩序。重视以村庄为主体的秩序建设,使赌博失去土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禁赌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灾害大国,不断发生的各类严重灾害已成为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巨大障碍。企业参与灾害治理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需要,中国企业参与灾害治理的条件也已成熟。为了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中国灾害治理迫切需要改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传统模式,进一步整合与激活社会尤其是企业的灾害治理功能,形成政府、社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灾害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布政使是清代职官。布政使主要职掌全省财赋以及承宣政令、承担政务、管理属员。布政使选任的途径除廷臣会推保举外 ,最主要的途径是由吏部开列具题 ,请旨定夺。甄选条件有严格限制 ,考核严密深入 ,奖惩分明。布政使的管理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地方财政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清政府对布政使的任用 ,说明满汉联合的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清代的实际审判过程中,已开始区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但在其基本律典——《大清律例》中,对民事诉讼的规定颇为匮乏。司法实践中大量遵循的是各地州县官在纵向的传承与横向的交流中形成的诉讼惯例。清代州县官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是正式的审判,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包含起诉与受理,堂审前的准备,堂审和判决这些基本程序,相比较前期封建法制,已经具备了近代民事诉讼程序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义学出现于唐代中晚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度盛衰,时至清代达到全盛,该学是由私人筹办或由地方政府协办,向乡村贫困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的小学。保定地区凭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加之统治者对义学发展的重视,该地区无论其发展规模、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当时义学发展的缩影。然而,政府虽大力提倡义学发展,但从未颁布过任何制度规定与保障实施举措,因此,在现实中义学发展并未收到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汉代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办学类型多样化,分初、中、高三级;教学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化知识还有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汉代民办教育与官学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代民间教育的近代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清代整个教育的近代化,清代民间教育也逐步实现了自身的近代化,并被纳入结构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之中,其近代化对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明清以来山西典商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 ,山西典商长足发展 ,其数目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 ,其他商帮难以比拟。文章主要论述了山西典商在蓬勃发展中所呈现的开设当铺多 ,从业人数众 ;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 ;资本构成多样 ,实力雄厚 ;经营灵活 ,业务多元 ;内外治理 ,严格有效等五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清代河湟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剖析的基础上,就灾害发生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为我们以后的防灾、救灾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晚清灾荒的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灾害就其成因而论 ,一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是政治腐败与战祸频繁 ,三是御灾物质条件的不足 ;论及影响 ,则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衰退 ,二是政治腐败 ,三是社会动荡 ,四是抗外乏力。  相似文献   

16.
清初 ,国家重新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清初理学的重建并非仅仅是向旧的传统复归 ,而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举措。它不仅填补了在思想和伦理领域出现的空白 ,而且弥合了民族之间思想意识的鸿沟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解与文化的融合 ,也使社会生产关系得到迅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荒政是清政府对新疆工作的重要内容,报灾是进行救灾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清代新疆报灾程序的形成及其演变。第一部分,以清文献分析了报灾程序的建立与发展。第二部分初步探讨了建省前新疆各地的报灾流程和各地不同的报灾方式,同时分析了建省后新疆报灾程序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报灾期限及其社会影响。报灾是清政府救济机制运行的关键,体现了新疆地方行政制度与内地划一的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18.
朝鲜自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后,长期以来貌合神离。清政府对朝鲜则表现出极大的诚意,积极推行儒家倡导的道德外交,并成功地解决了朝鲜尊明与事清并行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朝鲜的敌对心理,逐渐赢得了朝鲜的尊重和信任。康乾时期,清朝走向强盛的事实,也使朝鲜不得不重新认识清政府,重新定位中朝关系,从而回到传统外交的事大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19.
明清五百年,山西众多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力行地积极投资兴建戏班和票社,培养了众多本土戏曲艺术人才,热心探索戏曲艺术的改革与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商贸活动以及搭建会馆把山西的戏曲艺术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同时吸收外来的戏曲艺术营养,促使山西戏曲艺术在声腔、器乐等方面的革新,促进戏曲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