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2008,(23)
从科学角度来讲,人有郁闷、伤心、痛苦、生气等情绪时,应当发泄。宣泄出来,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也有利于减少矛盾的产生。"宣泄"就像"腹泻",在紧急状态下应该赶快如厕。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一个社区居民包括社区干部都在学业、就业、职场、情感、家庭等多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而现在的社区不像过去的"单位大院"或"街坊",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救助管理制度后,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帮助,救助难;求助对象成分复杂,甄别难;旧的收容遣送办法仍有影响,宣传难;强讨恶要、借乞讨进行非法活动现象突出,治理难;救助站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受威胁,保障难;救助站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提高难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尽快探索出新型的城市救助管理模式。随着社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以城市社区作为城市新型救助管理体系的运作平台,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社区救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识别求助对象与预防流浪乞讨人员再次流浪,节约救助管理成本。同时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在社区服务岗位上就业,实现助人自助。  相似文献   

3.
社会在进步,家庭暴力却仍很严重,如何遏制家庭暴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处理家庭暴力问题面临很多障碍,由于社区的基层性,通过建立起事前预防、事中救助和事后帮助的机制,可以起到较为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文章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自身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四个维度界定其范围,分析现有的弱势群体救助机制的局限性,并阐述了社区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灾害的发生会使人产生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救助。灾害心理救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因此,相关法律的制定是灾害心理救助的前提和保障。笔者探讨了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构建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的构想,以推进我国心理救助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两个转变”影响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失业、下岗工人由“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城市社区在解决这类城市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其基本权益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通过总结城市社区救助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城市社区救助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来大学生因应急心理危机而导致自杀事件入手,分析了产生应急心理危机的成因,指出产生应急心理危机的五个因素,给出了识别和救助应急心理危机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瞬间万变的现今社会,重大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灾害危机管理模式在现代减灾防灾救灾过程中的有效性,促进了灾害危机管理从被动应对的、缺少社区和民众参与的管理模式转向主动应对的、重视社区民众参与的、以多科学途径为基础的整合的灾害危机管理。笔者试图以日、美等国家为例分析灾害危机管理的转变趋势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从四个方面试述其对我国灾害心理救助体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流浪儿童机构救助面临着许多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机构救助模式不仅无法消除,反而是在强化社会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排斥。为消除针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排斥,本文提出建立社区为本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并具体论述了社区为本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的具体做法。该体系的特点是基于并融入社区、多主体参与并密切合作、发展与保护并重,以发展为取向。  相似文献   

10.
灾害心理救助队伍在救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队伍能保证心理救助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当前心理救助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专业背景差异大及缺乏人员筛选标准等问题。加大对灾害心理救助者的培训,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心理救助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资格认定制度是灾害心理救助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之一的贫困生来说,其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更为突出。由于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功能的弱化,大学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坚持贯彻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可有效解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永玲 《社区》2012,(6):17-18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社区是典型的乡镇社区,老城镇居民、农转非人员、企业改制失业下岗人员、残疾人和空巢老人多,周边又是工业园区,流动人口复杂。这样一个大合唱社区,如何为残疾人和空巢老人服务好,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残疾青年鼓起生活的勇气社区有一名因车祸导致双下肢瘫痪的青年,名叫彭洪伟。当他得知自己永  相似文献   

13.
姜利民 《社区》2013,(27):20-21
生活在社区的困难群体,各类需求、各种问题也暴露在社区。社区既是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社会救助赖以生存发展的坚实平台。杭州市下城区是一个老城区,辖8个街道74个社区,常住人口52万。近年来,下城区一直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工作,并率先推出并全面深化“春风常驻”帮扶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队各级对保持官兵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开始有了从注重提高官兵身体素质到重视维护官兵身心健康,从注重解决官兵思想问题到关注官兵心理问题的转变。与此同时,各级机关在心理保障方面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投入了大量经费,完成了一批教材、器材、设施的建设,军营心理宣泄室就是部分单位的建设内容之一。但是笔者认为,军队因有其特殊的使命,军人因有其特殊的身份,所以在这种特殊的管理环境下使用心理宣泄室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社区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的关系,提出在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时,可以利用心理咨询现有的发展成果和优势,优先开展社区心理咨询工作,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的发展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和城市建设的主力,他们的心理危机已演变成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逐渐引起当今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成因及表现、救助方法等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试图解读其中奥秘,发现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和空白地带,为以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的研究找到进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是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必然结果。个体的心理问题并不仅仅来自于个体内部,而是由于个体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在制定灾后心理救助方案时,应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相互镶嵌的整体系统入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助于个体心理重建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16,(15):37-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将于9月1日起施行。《慈善法》将把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治理推向新的一个时代。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推进和大量基层慈善组织的涌现,社区慈善服务已经成为群众迫切需要、政府积极支持、行业密切关注的慈善事业发展新趋势和创新治理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咨询在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中的优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社区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的关系,提出在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时,可以利用心理咨询现有的发展成果和优势,优先开展社区心理咨询工作,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的发展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娴 《社区》2011,(21):35-36
有这么一群人,在现代生活的高压下,精神上出现了一些异常,开始未引起重视,但工作和生活却随之受到影响,于是内心更加忧愤,病情加重,继而发展为精神残障。如果这时遭到社会边缘化,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进一步失控,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