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元奎作为当代贵州土家族散文代表作家,其创作多次获得省级重要奖项,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笔者主要从安氏散文中所体现出的文化语境、文化身份、文化心理等具有悖论性色彩这一内部视角进行探讨、研究,试图挖掘安氏散文更深层次上的文化内涵,为乌江文化的积极构建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电力是能源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规模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还反映该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结构效益和现代化程度。贵州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与电力工业总体规模发展不足、经济总体水平低下、人民贫穷落后、距国家要求将贵州建设成为中国南方能源基地要求相去甚远形成明显反差的内陆山省区。选择科学的能源基地建设谋略,对加快贵州能源基地建设,带动富民共黔,具有重要意义。一.贵州电力工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贵州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优势,是建设能源基地的…  相似文献   

3.
贵州乡镇企业基础差、起步晚、发展慢、总体水平低,历经曲折的发展道路,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摆脱贫困、兴黔富民步伐,奔向小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贵州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贵州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工副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体上经历了萌芽(1949—1959年)、调整(1960—1978年)、起步(1979—1983年)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一个旅游自然资源丰富、优势突出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暂时滞后形成明显反差的省份。在全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如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我省六大优势之一的旅游资源潜能,使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步入旅游大省的行列,这对于我省的经济发展将具有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喻莉娟散文创作是一种写作方式、写作行为、写作心态上的价值重建,她的散文集《水灯载去我的祝福》,是以乡土为立足点,以文化为灵魂,以真味为追求目标,对原始贵州、神奇贵州、多彩贵州进行纪实和描绘。作者以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基调、细腻的笔触、纯净的文字进行写作,使之成为“阳光写作”的范本,对当今浮躁喧哗的文坛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清贵州著名学者、诗人莫友芝未刊稿本甚多,传世著录的珍本《郘亭杂文燹余录》、《影山草堂杂文》、《郘亭函札稿》保存了莫友芝生平、家世诸多有价值的史料,也可以窥探莫友芝的散文艺术,对于整理莫氏文集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德埙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曾在遵义市的几间中学任教20年。1987年调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民族艺术研究室工作。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王德埙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歌曲和音乐散文、随笔、学术论文。在学术研究、音乐教学、作品创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分析质量总体水平低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提高质量总体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散文意象     
本文根据文学史上散文经典表达的形态共性阐述了意象对于文学散文的意义。夺人心魄的意象是散文能成为好散文的主要原因之一,散文意象是散文意境的基石,意象使散文成召唤结构,具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新疆散文的创作经历了散文精神的回归,散文创作多元化及个性化散文创作的三个不同时期。纵观新疆散文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现状,无论是汉语散文创作还是少数民族的散文创作都反映出新时期以来新疆本土文学欣欣向荣的走势。  相似文献   

11.
顾颉刚先生一生有志于经学研究,推崇今文家的研究方法,又认同今文家的辨伪观点,主张古史研究以至于考古学、古文字学、社会史、民族学的研究都要由经学入手,所以虽然他不是经师,但确实是走了经学的路子。但“以今文打破古文、以古文打破今文”或“超今古文”之说,实际上是两难成立,在今古文两方面均少有创获,反而连经学原来据有的高度也难于保持,致使其学术境界下滑到了史料学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20世纪90年代散文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 90年代出现了一股“散文热” ,其主要标志和特点为 :散文队伍发展壮大 ,散文流派异彩纷呈 ;散文更贴近生活 ,更关注人生 ,更强调表现主体意识 ;散文理论探讨、争鸣十分活跃。但也有不足之处 :散文创作存在“泡沫”现象、“缺钙”现象、散文理论存在薄弱现象。 2 1世纪散文发展趋势 :“散文热”将会持续 ,“网络散文”将迅猛发展 ,散文与高科技的结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散文是充满着文化想象的散文。“文化散文”由余秋雨开其端,而真正垫实这一基础的是非作家专业的学者们的散文。这类散文是作者首先写给自己看的,因而真实、坦诚,充满了人文关怀。1990年代末期,史铁生、刘亮程等人的“个人化”写作使“文化散文”走向对生命独特体验的取向,因而使“文化散文”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的说法在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知道,不管人们如何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语体"散文或象征主义散文诗的源头,尽管称高长虹为"散文诗集的开先河者"与事实不符,却完全可以称他为开创者之一。通过比较《朝花夕拾》和《土仪》的写作、发表、结集出版情况可以知道,如果《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闲话风"的创作潮流的说法属实,那么开创现代散文"闲话风"创作潮流的系列文章应该是高长虹的《土仪》而不是鲁迅的《朝花夕拾》。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主体性在郁达夫、林语堂的眼里是"个性"或"性灵",而在张爱玲的散文世界里则是与伦常日用密切关联的"俗"身。在散文中,她对日常生活审美性的把握,对冷暖人生的特别体悟,透出一股结结实实的生活气息。张爱玲的散文是关于生活真实和灵魂真实的记载,展示了多重文化角色冲突、挤兑中的张爱玲的复杂性。被"言说"的角色,反倒被生活的真实角色所消解——这是张爱玲散文创作给我们留下的复杂感喟。张爱玲在她的散文中宣泄其反叛情绪,而这种反叛锋芒莫不在现代和传统的对立中被耗散。接连不断的"思想出轨"和最终却还是回归到传统的悖性,构成了张爱玲悲剧的独特性。这也是张爱玲散文在与其小说对读中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徐渭散文的结构既有以纲统目的“完整性”,又有目适纲宜的“有机性”,这既是其散文结构理论的自觉追求,也在实践上构成了其散文的结构特色,我们拟称之为“网式结构”。在排斥自我表现的文体和场合中,徐渭往往通过结构的经营使不合法的自我表现合法化;在允许自我表现的文体和场合中,其所创作的散文则往往具有“无布置”的结构特征。由此可见,结构的“有布置”还是“无布置”取决于其自我表现的需要,这就是徐渭散文结构的内驱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20年来,江苏常州散文学会的作家作者,出于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出版了近30部散文专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地区的社会进步和风情世态,体现了全新的时代精神,并且形成了“实写”和“虚写”两个艺术流派。其中最具有思想深度的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大致有六个类别:文化散文、乡土散文、旅游散文、社会散文、科教散文和世情散文。代表常州地区散文创作的成就,也是新时期中国散文大观园中的一处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8.
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为读者所公认的佳作.作者善于写出生活中的"矛盾"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善于用景物描写使文章节奏清晰明快,善于整体构思和布局做到如前人所说的"通体皆宜,局部闪光".该文在展现生活美的过程中,就方法而言,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19.
诗歌与散文的文体之争,是我们这个时代写作中一个最具戏谑色彩的隐喻之一.当一位诗人转向(也许只是间或)散文写作,其不仅是在探索着散文的文体可能性,而且力图保持其作为诗人的身份;也就是,在写作中他既维护诗歌与散文的界限,又试图将诗歌的结构方式(而不仅仅是气息)渗进散文或转化成散文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其散文和诗歌构成了一种"对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