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文艺理论战线的前沿阵地,前一个时期曾泛起一种时髦观点:文学“向内转”,转向文学“自身”,使其“净化”为“纯文学”。这种观点排斥文学的社会性,否定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抹煞文学的社会功能机制,违背文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使文学由“淡化社会”到完全脱离社会,割断文学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从根本上歪曲、否定和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文艺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科学原理。这是个重大的文学理论问题,要澄清是非需要从各个角度去论述,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发生学角度谈谈文学社会学。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奖”与“文学”的关系必然会投射于文学评奖之上。同时,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学评奖的出现是与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因素紧密相联,而这些特定因素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文学评奖。在这两个方面的制约下相应地形成了文学评奖及评奖策略上的某种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文艺理论界讨论得十分热烈的一个问题,虽观点繁多,但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一是坚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并力求对这一传统观点作更合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二是强调作家的主体性,从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去回答文学的本质;三是将反映论和主体性结合起来,从两者的统一中回答文学的本质;四是运用文学本体论观点,从文学作品自身的构成因素去考察文学的本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从受众、媒介、传者角度浅析了“行走文学”的兴起。认为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广大读者有通过“行走文学”提供的“行走读物”获取知识型资讯和情绪型资讯的渴望。从媒介的角度分析,“行走文学”的媒介是书籍,出版社是“行走文学”的真正发起者和主持者。从传播者角度分析,作为“行走文学”传者的作家有四个条件使他们能担任起这一重担。  相似文献   

5.
自从文学产生以来,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文学本体问题的追寻,总是想回答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本质何在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便产生了中国古代的“诗言志”、“诗缘情”,西方的“模仿说”、“镜子说”、“再现说”、“情感表现说”、“形式说”等文学观念。但这些理论观点常常着眼于文学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侧面而不是整体,因而始终未能对文学本体问题做出圆满的解答。随着西方现代对话哲学和交流思想的产生,一些学者开始从对话和交流的角度探寻文学的本体,把文学作为一种对话和交流活动来看待,认为文学的本体就存在于人与人的对话和交流过程之中。刘月新教授的新著《文学与对话》(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版)就是这一学术语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观点”看文艺和从“美学观点”看文艺是互补的。文艺的社会本质和审美本质、社会本体和审美本体是有机的统一。脱离“美学观点”孤立地强调“历史观点”,或排斥“历史观点”而单纯地推崇“美学观点”都是失之偏颇的。近年来文坛出现的“文学向内转”的文学本体论思潮,失误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魏晋六朝文学的才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六朝是继先秦以后又一次思想大解放的“人的自觉’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的自觉”阶段.但是长期以来,许多论著虽抽象笼统地承认魏晋六朝文学为直线发展的整体阶段,具体的评论中却又认为西晋六朝文学背离了建安文学的方向.这种从各个时期创作风格的差异、而不是从建安文学“革易前型”的最根本的文学审美观来认识、评论西晋六朝文学发展的方式,自然难免得出实质上否定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一致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结论,产生上述的矛盾情况.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魏晋六朝文学及其发展的内在联系呢?本文试就这一时期文学的才学观——联系着“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并使之最终体现为对形式美的偏执追求的因素粗加探讨,就正于广大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价值与功能的角度考察,中国传统诗学观念中包含了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的两种观点。“功利”与“非功利”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以“文学有用抑或无用”的方式提问,我们必须回答,文学是有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文学都是有“功利”的。而“功利”与“非功...  相似文献   

9.
五四文学精神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研究决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它总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中对已有成果有所怀疑有所否定有所继承,并从而深化或修正过去的观点或结论,使学术研究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关于五四文学的研究也应该如此。近几年人们对五四文学有一种较普遍的误认——一种由许多研究者(包括我们在内)共同装饰过的误解,即认为五四文学是在全盘接受西方文学与整体否定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由于它以西方近现代文学为楷模,全面地吸取和综合了西方的文学精神,因此获得了与西方文学一致的对话形式,使五四文学在短短几年里走完了西方文学几百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角度进行文学语篇研究有多种标签,如认知批评、认知文学理论、认知文学批评等。本文采用的是“文学的认知研究”这一术语。文章首先试图回答“什么是认知”以及“什么是文学”的认知研究这两个问题,然后探讨了文学认知研究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1.
时代、社会、尤其是知识精英群体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制约着文学的价值走向,而文学的价值走向反过来亦给予时代、社会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人的价值取向的流变由“屈已以就群”而“屈群以利已”而个人本位主义的“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文学的价值走向也因此而形成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竞奇争艳。现实主义文学已往那种“独尊”地位,似乎正在失去。就在此时,有人预言:现实主义必将被“新潮流”所取替,从而“消声匿迹”。文学艺术发展趋向多元化,现实主义一统“独尊”地位受到怀疑和否定,这是时代变革、观念更新、审美批评变化等等方面所带来的历史发展之必然。这非哪几个人所能左右的。然而,断言现实主义文学在它的“独尊”地位受到怀疑和否定之后必将“消声匿迹”,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主义文学是现代资产阶级反动文学流派之一,也是臭名昭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中的反映。从本文可以看出,这种文学作为正面人物加以描写的,不外是一些杀人犯、精神变态者、淫虐狂者、悲观厌世者等等人类渣滓,这些作品的基调则充满着孤独、绝望、虚无主义和荒唐。这种文学,一方面反映了垂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颓废和堕落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表明了这些作者企图通过文艺形式来宣扬反动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个人存在先于任何本质”,借此鼓吹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以跟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相对抗。这种垂死挣扎,当然是徒劳的。本文作者表面上装作“客观”地介绍这些作品,但他却说加缪的《陌生人》“整个作品一点没有否定生活的意味”,又说沙特的作品是“严肃的”,等等,这就暴露了他实际上给存在主义文学捧场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康德美学规定“审美”具有纯粹性,这是阐发审美的一般原理,其“审美无功利”观点并非强调审美实践的纯粹性,而是强调审美不应受功利束缚,以保证审美情感是自然的、普遍共通的愉悦感。文学以艺象为审美本体,是无功利的,但体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并且不能以其功利性否定文学的审美本体性。文学的无功利性在“审美溶解”中存在,而文学的功利性在文学的接受中存在。文学中的功利性要保持若有似无的状态,过于突出,就会损失其审美性。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不同层次的结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艺术的一个部门,它以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可以映射出整个社会文化的整体面貌,因而被卡冈称之为社会文化的“自我意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从作家角度说,文学是表现主体审美意识的一种途径,是主体存在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言,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文学,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样一种现象: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的文学,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一种与它共存的历史时期的社会不相融的倾向性,或者说一种与当时社会现存体制的悖反趋势;这实际上就是文学的“反体制”特性。探讨文学的“反体制”特性的二重特征和根本成因,并把它放到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中进行考察,有益于我们对文学本质的深入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期待视野"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运用接受理论的核心观点 ,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期待视野”造成“文化误读”的理据 ;从译者的角度 ,分析了“期待视野”中文化意象、语言的文化内涵对文学翻译造成的影响 ;从译文读者的角度 ,分析了同一时代的读者和不同时代的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文章最后指出文学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误读”有着消极的作用 ,但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文学有一种思想根基。鲁迅文学以他的“立人”思想为根基。鲁迅的“立人”思想有三块基石: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二是19世纪末“非物质,重个人”的思潮;鲁迅步入左翼文学阵营,没有改变他的“立人”思想,而是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这是他的“立人”思想的第三块基石。在此前后,与文艺界进行了两次原则性的论争,存在三大分歧。鲁迅的抗争,使他“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在近于和“文坛皇帝”、“元帅”、“工头”、“奴隶总管”的决裂中溘然辞世。历史表明,鲁迅文学比左翼文学的思想根基更深厚,美学品位更丰富,更具开放性,更有可供后人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有关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的话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争论非常激烈 ,这也是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外文学发展史和当代文学理论的角度来思考以上诸种观念及其关系 ,把经典、理论与文学史写作这三者联系起来并从历史和逻辑的层面来加以思考。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论题 :“经典”的释义、“经典”的形成、西方学术界对文学“经典”的重新审视、中国文学里的“经典”问题、文学史写作观念的更新。随着各种各样新理论的不断出现 ,传统的文学经典将会重新命名 ,文学史写作也将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对“文学”作为学科能指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学”为学科能指的现代所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有相当稳定的界域。由此,形成了我们现代的文学史写作格局,但当所指相对稳定后,我们又会进一步发现“文学”作为能指的局限和误导。首先,从约定俗成的角度,“文学”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充满着矛盾与歧解;其次,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在“文学”书写的同一性下,掩盖着技艺论、明道论与摹仿论、审美论、特殊言述的语义差异;第三,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视觉文化的冲击使文字的文学文本从中心趋向边缘。“文学”作为建构学科的概念,失去了近百年被赋予的价值,已到了重新思考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