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语法的欧化,可说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笔者选取萧乾独立翻译的《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和其原创小说《萧乾文集》小说卷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次探索萧乾翻译小说的欧化现象。试图探究其汉语译文词法和句法受英语语言结构影响所产生的变异,认为如果欧化翻译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不仅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跨文化视角下考察近年来英语和汉语语料库的发展,旨在探索基于语料库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为例,比较分析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差异,揭示文化对翻译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翻译中的跨文化动态,着重指出跨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1921年陈望道发表 《语体文欧化底我观》 一文算起,汉语欧化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非常有必要对百年来的汉语欧化研究进行历时的回顾与反思.在全面梳理与深刻反思百年汉语欧化研究历程与成果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我们提出并讨论了关于汉语欧化的9组相对概念,即狭义欧化与广义欧化、显性欧化与隐性欧化、善性欧化与恶性欧化、共时欧化与历时欧化、书面语欧化与口语欧化、翻译欧化与写作欧化、普通话欧化与"国语"/华语欧化、白话欧化与文言欧化、欧化与去欧化.通过对这9组相对概念的阐释,发现并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进而明确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就是进一步拓展与加深汉语欧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其在英语中无对等形式,给汉英翻译造成潜在困难.基于600万字/词的TED英汉平行口语语料库及2亿字的原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从平行语料库中的汉语译文入手,对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中的典型动词重叠现象进行句法语义对比,并与平行语料库中动词重叠对应的英文原文对照,认为动词重叠更偏向于口语化体裁,尝试采用英汉口语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动词重叠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修辞功能的角度和汉语的特点研究被动语态的翻译,突破常规的句法分析翻译方法,力图使翻译表达找到更可靠的参兮发,并借助逻辑思维,使译文与原文在修辞功能上等值而灵活采取相应译法。  相似文献   

6.
对美语中be-passive和get-passive两种类型的被动语态进行了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的历时和共时语料检索,以期回答如下三个问题:一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的历时变化情况;二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在共时层面及不同篇型(genres)中的分布特征;三是造成be-passive和get-passive上述历时变化和共时分布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英汉互译中语态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的运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广泛,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很少。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用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通顺、流畅、自然。  相似文献   

8.
翻译活动对汉语欧化的推进主要始于明末清初,英语具有表达严谨和逻辑性强的特点,翻译时译者往往特意保留这些特点,往往形成带有"翻译腔"的汉语语体。在语言内部机制和社会文化作用下,这种"翻译腔"逐渐沉淀下来并融入汉语。汉语欧化过程是动态的,也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是语言学和翻译学界的共识。针对这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文作适当调整以符合英汉语各自的特点。我们往往会认为通过翻译中的调整转换,在原语和译语之间也存在相应的英汉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却很少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英语原创小说和其对应汉译本之间因果关系连词的对比分析,探讨“形合“与”意合”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实际情况,进而指出上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比,该特点主要是针对原创文本而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言语幽默概论及其延伸理论的视角,通过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方式,对赵树理的中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及其英译本(戴乃迭1953)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如何进行转换以及采用何种翻译策略,验证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采用了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及异类转换这3种模式,且呈现出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异类转换的趋势,其翻译策略共有直译、意译、省译、换译4种,不同翻译策略直接影响译文文本中幽默语段所具备的参数,决定译语语段的幽默效果。因此,汉语文本中言语幽默的效果能否成功传达到译文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也说明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对汉语言语幽默文本的英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平行语料由于可以直接呈现翻译中的原文及其译文,在翻译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尝试把Babel在线英汉平行语料库引入翻译教学中,对英语被动句翻译教学中推行数据驱动学习(DDL)的方式与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分析在线平行语料库中提取的真实译例,可以总结出更接近翻译实际的翻译方法策略;同时利用在线平行语料库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名词加"地"作状语是五四运动以后在书面翻译的过程中、受印欧语言的影响产生的一种欧化语法现象。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以传统描写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主,运用语言接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现代汉语中名词加"地"作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描写,并对这一用法的历时变化趋势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源语到目标语的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语词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是否地道。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运用到语言研究的多个领域,英语语料库对英语作为外语目标语的翻译、尤其是对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词汇的选择处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言之间存在不对应性是很自然的现象。翻译的目标不是字面上的对应。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都绝不足取。译语的可读性永远是检验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提倡使用"欧化汉语"和"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大量西方著作的汉译,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英语的冲击,由此产生了汉语的欧化现象。欧化汉语对汉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借助英汉翻译作品中汉语畸形欧化现象的译例,对英译汉中常见的汉语畸形欧化问题进行分类,着重探讨如何识别并避免汉语的畸形欧化,以期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有助于他们准确识别汉语的畸形欧化,在翻译实践中尽量予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欧化在本体方面主要表现为文字、词汇、语法的欧化,欧化汉语研究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文革"前,研究热点主要是汉语受到外语影响引发的语音标注系统、文字系统、词汇系统、翻译、规范化等方面的问题,规范观方面纯洁语言的呼声比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第二次欧化汉语研究的高潮:外来词尤其是字母词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主要有七类;句法的欧化也受到一定关注,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规范观趋于弹性,注重语言调查,倾向于引导规范地使用欧化的汉语;研究视野由内地汉语向港澳台汉语和新加坡等海外汉语扩大。  相似文献   

17.
莱针对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英译汉成绩偏低的问题,通过实例阐述了考研英语中常用的五种实用翻译技巧,说明了在翻译考研英语的被动语态句时,应灵活地采用多种翻译技巧,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文本,戏剧文本兼有日常口语和书面语言的双重特点。通过对比《卖花女》林语堂译文和杨宪益译文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发现戏剧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英汉被动语态的句法、语义差异以及文本类型等因素有关。戏剧文本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选择影响着文本的流畅性与可读性,甚至影响戏剧的舞台化展现。  相似文献   

19.
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运用汉语翻译基督教诗歌上,已经做过大量的运用白话翻译新诗的尝试。他们的译诗,是汉诗欧化的最早尝试。我们从这方面的翻译中,可以看到汉诗一步步走向欧化的过程,以及中国诗同外国诗之间的融合,从而形成汉诗新的特点。这种努力到五四之后,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语篇分析与机器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译系统应该建立在具有语篇分析的大型语料库基础之上,语篇语料库内的原语和目的语文本不是单向、而应是双向或多向流动的网络系统。文本的译文也应该有历时和共时的区别,因为互文性已是翻译的某种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