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亮 《领导科学》2012,(20):34-35
一、执行主体与服务型政府执行力的相关性执行主体是指具有行为目的、行为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人和组织。服务型政府的执行力是指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和参政公民通过执行制度对各种执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有效地执行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政策的能力、效力和力度。服务型政府执行力是一种合力,是能力、效力、力度的综合,这也说明服务型政府执行力是一个系统。执行主体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执行能力,是个人执行和完成组织任务的素质和能力;二是组  相似文献   

2.
一、服务型政府执行力的概念界定和比较分析(一)服务型政府执行力的概念界定基于学术界对政府执行力的各种定义和服务型政府的特点,笔者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的执行力,是指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和参政公民,通过执行制度,对各种执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有效执行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政策的能力、效力和力度。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执行力低下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执行者的角度,分析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执行者因素,如个人素质、执行态度等,最后提出提高地方政府执行者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确保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4.
执行力是组织能动地实施决策的能力,执行力的大小取决于执行者个体能力和组织效能两个方面。政府执行力与行政机关对执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所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从政府所负责任的角度来把握政府执行力的内涵。首先,政府执行力是一种政治执行力。它强调的是政府对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5.
行政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执行力贯穿于政府执行活动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提高政府执行力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统一于行政活动的全过程,是互为一体的两个方面。就人事部门来说,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和行政效率的高低,提高政府执行力有着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意义。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提高政府行政执行力提供了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提高政府执行人员素质、重塑行政组织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设执行环境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罗志军 《决策探索》2010,(15):84-84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切实增强执行意识,创新执行方式,提升执行效能,才能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令行禁止、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的执行来调控本辖区内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会发展进程,政策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研究,加强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方政府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的执行工作不仅关系着各级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而且对于群众自身利益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结合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提升地方政府政策的执行效力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凤民 《决策与信息》2013,(10):102-102
由于地方政府和官员从切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采取选择性执行、虚假性执行、机械性执行以及被动性执行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暴力拆屡禁不止都一定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有着重要关联。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目益严重,由此导致了诸多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的减损,削弱了中央权威,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夯实基础管理,提升执行力,是向国际化迈进的科研院所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科研人员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研人员的执行意愿和执行能力,最终实现员工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政府执行力建设已日渐成为各级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虽然各级政府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对政府执行力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也收到一定效果,但政府的实际执行力离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应付执行、选择执行、被动执行、消极执行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府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必  相似文献   

14.
行政执行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外在表现,也是公众认识政府的直接途径,政府的行政执行直接面向社会,它与政府的公信力是息息相关的。事实证明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与行政执行中的不合理现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规范行政执行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政府竭力追求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一阵风”式公共政策的执行实则为“刚性执行”与“弹性执行”的恶性循环。如果将“刚性执行”主观转变为“弹性执行”就会出现公共政策执行波动,呈现出“刚性执行”、消极“弹性执行”相互交替的恶性循环。这一问题的产生在于中间层政府“不作为”引发的消极执行,上级领导“瞎指挥”造成的反抗情绪,利益博弈诱发的“联合作战”,下级政府懒政导致的政策环境缺失。为此,应提升公共政策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防止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与问责,增强下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发展不平衡、覆盖率低、政府责任缺失等诸多问题。农村养老保障作为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准公共物品,政府是其主要提供者。因此本文主要从政府角度出发,立足于从政府执行刚度、执行力度、执行速度与执行效度这四个维度出发,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实施过程中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发挥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层政府执行力水平是衡量其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行政文化是基层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能够对其执行力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结合实际,以行政文化为基础,分析基层政府执行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确保在推动我国政治文化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基层政府执行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县级政府在我国政府层级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而这种地位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县级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一、县级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角色定位1.公共政策精神的解读者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为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国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执行与公共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公共政策落实的主体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种势必会受到两种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找出其冲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找到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互惠的路径,避免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