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德才  王荣珍 《职业》2007,(33):98-99
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改革,大体经历了"移植普教"、 "洋为中用"和"本土创新"三个阶段.项目教学法作为由本土创新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因其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特点,备受职教课程改革者的青眯.笔者结合模具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模具专业类课程实施项目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本文着重探讨模具专业骨干课程(以下简称"骨干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遵循原则及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与形式多种多样。红色历史人物作为特殊的教育资源受到校本课程开发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开发中,倾向于以知识传授的模式,偏离校本课程的初衷。基于红色历史人物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借鉴"情境模式理论",注重课程开发目标的发展性,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本性,课程实施的达成性,课程评价的多元性,追求校本课程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转变传统的思想意识,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模式进行创新,创建"互联网+"沟通平台,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线教育课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4.
曹鹤鸣  杜碧锋 《职业》2020,(12):29-31
以非遗为载体,通过"萧山十碗头"非遗技艺入校园,非遗技艺传承课程开发,建立以"四维两线三融"为架构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大师工作室及烹饪协会,工学结合共同育人,探索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途径,创新烹饪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一、依托第一课堂的"课程·实践"实施模式 "课程·实践"实施模式蚲是以第一课堂为依托蚲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实施模式.该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定相应的目标,通过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素质,其实质是强调学、思、行的统一.该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研究缘于教育者对课程现实问题的关切和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吸引了广大教育者重新将目光聚焦于对校本课程的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梳理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回顾近20年来我国校本课程研究进展。校本课程研究要凝聚多方力量,打造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探索校本课程的统整模式,关注本土理论研究,塑造校本课程的话语体系,凸显校本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7.
陈辉 《职业》2015,(21)
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就选修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本文从明确课程定位、完善选课机制、改进考核方法、丰富课程资源、加快慕课平台开发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阳 《职业》2017,(13):47-48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楼宇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意义十分深远.依托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笔者学校智能楼宇专业在近五年实施课程改革、全国技能大赛和企业对接三位一体融合,成效突出.本文结合当下现代学徒制,阐述了如何以"SWOT"竞争策略开发模式,在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有效提升中职生的社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君  朱英 《职业时空》2012,(1):40-42
为了深入贯彻和完善"1221"人才培养模式,达到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目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重点课程标准化课程包开发项目实施方案。文章以《经贸英语基础》课程包为例,综合分析了课程包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建设模式、成果形式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接本刊3(上)) 目前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以项目购买为主,培养本土督导人才也以项目运作方式进行.经过两年的运作,广州在各级政府部门、社工服务机构、广州高校中挖掘、发现、凝聚、培养、建设一支包括行政社工督导、机构督导和实习教育领域督导在内的本土督导人才队伍,初步探索出与深圳不同的"广州模式". 广州模式育才途径与特点 1.途径:课程培训班形式 2009年8月,在驻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申请的"广州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启动.  相似文献   

1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模式,大致经历了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等三个阶段,目前正向“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被实践、深化与创新,实现该模式的关键是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流程与方法已被广泛接受,但在教学实施中受条件限制,产生了诸多问题。文章结合《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晔 《科学发展》2016,(12):74-84
在新的发展趋势下,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上海本土企业,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同时,无论是产业整合、要素分配、技术研发等,跨国公司、上海本土企业都需要在开放式的机制下进行合作.因此,未来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创新合作必须是"开放式创新"机制,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创新合作将会呈现: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虚拟化趋势,这种开放式、虚拟化的创新网络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一些只有合作才能获得的全球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4.
谢立黎  王飞 《城市观察》2024,(1):146-158+164
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剧,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创新性养老模式,成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任务。H省创新的“妇老乡亲”互助养老模式,利用外部专业力量为本土组织和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培训,同时吸引本土和外部的多方力量加入,为农村养老可持续发展培育“造血”能力和组织能力,实现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改善和服务主体的共同成长。这一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具有启示意义:协同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需要从资金的可持续性,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基层自治组织的培育,社会力量的介入和服务的精准化、差异化及规范化等多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然难以适应当今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从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现状的分析着手,详细地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应如何有效创新课程模式,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承式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模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深化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哪如何开发与利用生物学探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7.
Spoc模式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将spoc模式应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优势也有挑战,本文在分析问题、力求创新的基础上,探索spoc模式应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优化路径,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信息化平台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赵博  刘小杰 《职业》2014,(8):33-33
探索和建立适合国情、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经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是开发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付磊 《职业》2007,(15):83-84
目前,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够,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等等.为此市教委开发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旨在引导学校打破传统"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转而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特殊性及创新创业的现状入手,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学院""职业教育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开发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打造三位一体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