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放眼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为人类贡献了全新的文明形态。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也证明,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所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本不会产生争议。但是,海内外却有学者提出了所谓“现代化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等于‘现代化在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等于‘中国模式’”等谬论。针对这些所谓的“等式论”,我们必须进行辨析和回应,才能以更为清醒的状态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欲驶向现代化,作为导航者的领导集团非常关键。然而,自大、愚昧、冷漠、固步自封的清政府,一次又一次失去启动中国早期现代化闸门的机遇。1840年在西方列强枪炮的威逼下,被迫打开国门;然而,清政府统治者不愿牺牲任何自身利益,不但没有经过自身的变革成为现代化的导航人,而且成为早期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从而决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了首要前提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力量之源 ;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从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 ,到提出“实现四化” ,到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启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因 ,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把人口问题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兼顾起来通盘考虑,是邓小平同志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特色.其理论的人口底蕴体现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战略部署等一系列问题都与人口问题密切相联,从人口众多这一国情特点出发,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可行现实途径只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树立“三步走”的持久战方略;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是中国现代化压倒一切的必要条件;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根本是农业、农林、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的主体关键在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事实上外化为一种民族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性整合,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前发展。 〖HTH〗关键词:〖HTK〗  相似文献   

7.
刘琦 《学术研究》2001,1(6):16-19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极其伟大光辉的,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尽管中华儿女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但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极其缓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之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为摆脱贫穷落后而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历经曲折,终于使中华民族开始走上富民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败后中国开始向日本学习,谋求全面的变革.在以日本为参照系进行的改革中,中国现代化由器物向制度与文化层面递进.甲午战败促使大批青年涌到日本寻求强国之道,他们学成回国后对中国政治、军事、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译日书籍的传入对开启民智、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日本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据地和策划反清的大本营.由此可见,日本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经坎坷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它的走向是“一个主题”,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支撑”,即经济腾飞,人格再造,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0.
回顾以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我们就会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在反思“文革”前17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近代史研究时,在方法论上逐渐突破早先反思者在旧有框架中进行部分修正和补充的做法(例如,作为较早反思者代表的李时岳先生,虽然提出以“四个阶梯”说代替“三次革命”说,但他本人声称自己的提法“对‘三次高潮’论并非根本对立,只是部分的修正和补充”①),认为“我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非常基本的概念、范畴、命题、判断,即使有些并不错误,却一直缺乏足够的科学性论证和学术性探讨,有的虽然流行多年奉为定论,其实却…  相似文献   

11.
张树明 《阴山学刊》2010,23(3):106-109
现代化普适性原则形成于近代西欧。自形成起,不同文明的交流持续充实现代化普适性原则的内容。现代化普适性原则最核心的内容是具有现代性的人的独立、平等和最终自由与解放。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适性原则和多样性道路是矛盾体,但二者可以共存。现代化普适性原则与实践孕育于文明多样性中,又在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对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贡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在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金融业,还是商业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他所做所为的主要目的不能脱离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但是客观上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以及推翻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启动、道路的选择与确定、初步探索与曲折、全面推进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历史前提,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具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完成从自然经济、手工生产向商品经济、机械化生产的转变中齐头并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现代化的不竭动力等特点。这些特点以及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成功经验都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民主从一开始被提出,就在解放思想、促进发展、保障人权、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二者处于一种互助共存的状态当中。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与民主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各自新的社会效应。本文试从民主自由的制约、监督与科学被少数精英把持;科学的意向理性与民主的自由非理性之间的较量;科学的工具性色彩与民主的目的性路径;科学的短暂时效性与民主的长久延续性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安增 《齐鲁学刊》2006,2(5):127-131
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各项政策的出台。同时,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政治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政治现代化的成效。与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我国需要在培育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处理好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的关系,创设精英载体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现代化理论对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西藏的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背景下正在展开。本文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西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评价,得出一些启示,以期对西藏的现代化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近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主题。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的范畴和对象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目前 ,现代化理论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自 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启动 ,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阐明中国现代化的肇始与历史进程 ,对于认识中国现代化战略、模式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彭书贵  凡丽 《学术探索》2004,3(12):91-94
探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建设道路理论的历史嬗变,准确了解和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确立"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到"翻两番"的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赵兴胜 《文史哲》2005,(1):70-78
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两路开发中国实业方案 ,开启了贯穿国民党统治始终的国营与民营经济分野标准之争 ,也引发了思想界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思考与探索 ,推动了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其间 ,三种思想趋势尤为引人注目 :其一 ,在经济现代化模式上 ,由对发达国家的单个模仿 ,转变为以中国为基础而博采众长 ;其二 ,在经济现代化的任务上 ,由以强国为中心转变为以富民为中心、富民与强国并重 ;其三 ,在经济现代化的方向上 ,由以社会公正为先而强调扩大国营事业范围 ,转变为以经济效率为先而淡化国营与民营经济范围的划分。国民政府没有及时总结这些理论成果 ,并纳入其决策与政策之中 ,导致了其战后经济重建的失败与政治上的迅速垮台。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生产力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体系。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高级形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应从劳动者队伍的建设、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塑造三个途径出发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发展新动能,助力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