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辩论非比寻常的智力交锋性质,决定它要以专家和公众的思辨认知、哲理趣味及语言美共识为转移,因此创造性地把握辩题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宜本方立场宣陈的框架甚为重要。析题、提问、解题、立论、过滤全过程贯穿的正是当代辩论创造的美学与逻辑。  相似文献   

2.
命题曾被定义为某些句子, 但句子没有固定的真值。 命题曾被定义为句子的意义, 但 “意义” 这个概念并不比 “命题” 更清晰。 还原论把命题定义为一种由可能世界、 可能的个体等组成的集合论性的构造物, 但这种理论意味着全部的逻辑真理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 命题曾被定义为是一些态度 (如相信) 的对象和真值的承担者; 就是说, 命题是由它与其他对象 (如人, 真值) 的关系来定义的; 这种定义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命题是否真正存在, 抑或是态度主体 (人) 的一种幻觉? 命题的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但命题的内容却有共同的形式, 不仅命题逻辑、 一阶逻辑所表达的命题, 而且二阶逻辑等高阶逻辑、 非经典逻辑的命题, 都能纳入这种形式。 根据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对命题的定义。 这样定义的 “命题” 概念更加清晰, 能让我们解决命题的同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运庆 《南都学坛》2003,23(2):115-118
选题策划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选题论证中的创意与操作、选题策划中的一般与特色、选题挖掘中的巩固与开发、选题计划中的一般和重点、选题平衡中的一般图书和教辅。这五个矛盾是选题策划中的关键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五个问题是做好编辑的试金石,是做好出版社总编辑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4.
命题三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论命题的分类 :在普通逻辑中 ,命题分成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两类 ,简单命题分成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两种。这种分类有无法排解的理论困惑。关系命题作为一种简单命题或命题 ,既不能研究非二元关系 ,也难以契合具体的二元关系。二论命题的作用 :命题在概念、推理、逻辑规律和论证中被公认为非主体部分。其实 ,概念是命题的浓缩和省略 ,推理是命题的转换和伸展 ,逻辑规律是命题的原则和要求 ,论证是命题的认定和解释。三论命题的性质 :基本命题形式具有公理的性质 ,人们在长期的经验中没有发现以它为前提衍生出假结论的事例。  相似文献   

5.
判断与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用命题代替判断作为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之一,以避免采用判断称谓形成的内容体系上的前后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以“冲突化”理论和“语篇-历史分析法”中的辩题策略为分析框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中德国媒体2012至2021年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议报道中的辩题策略。研究发现,德媒在对RCEP事件进行报道时并非仅使用“危险/威胁”辩题策略而构建中国经济的负面形象,而是根据不同的冲突主体对各种冲突关系采取了不同的辩题策略。这项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宣传自我形象时正确认识和应对德国媒体所塑造的中国经济负面形象,并为我国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辩论是真理的摇篮,辩论推动社会发展,古今中外的人们都热衰于辩论,尤其是现代社会,竞赛式辩论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很多的时候,竞赛式辩论的出发点更主要是为了展示和锻炼知识、智慧、口才和技巧等能力。但是,笔者认为竞赛式辩论的真正目的更主要还是为了认识、学习和传播真理。为了这个目的,辩论赛的组织者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合理、明晰、鲜明、科学的辩题。本文从辩题的内容和形式上探讨了竞赛式辩论辩题的可辩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10年前,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曾掀起过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激烈论战,学者们为了论证新闻策划是否能够成立,甚至争论到了新闻的内涵.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无视新闻策划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了获得利益,媒体在两个方面高度注重新闻策划:其一是通过公关的新闻活动策划来直接获益;其二是通过策划选题的方式进行深度报道以吸引受众.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范式转型.然而由于知识主体仅仅将新闻学看作是一门规范性、对策性或应用性的学科,割断了新闻学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因此使这场讨论的意义大打折扣.只有吸取10年前那场论战的深刻教训,我们才能由一个自为的研究主体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研究主体.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区别和联系,并对一些常见命题否定的制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逻辑学界对韩非矛盾律和亚里士多德矛盾律的认识存在分歧.韩非的矛盾律可表述为:具有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真的.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可表述为: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真的.二者在制约对象和哲学基础两个方面都存在同异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解决我国逻辑学界关于矛盾律定义问题的思想分歧,正确规范日常思维活动,反思和评价关于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关系问题的争论,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中国的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完善相关立法制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英国平民院立法辩论制度的程序和规则进行了考察。分析表明,英国平民院立法辩论制度尽管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其在辩论主体、过程、规则和程序方面的制度设计上仍体现出一系列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这是一场事关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论战,众多学者参与,派别林立,观点各异。在“论战”接近尾声时,何干之及时对“论战”进行了总结评述,其研究“论战”的角度和方法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显示了以何干之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论战”的认识,学术价值厚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建国初期,托马斯·杰斐逊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论争,是两个党派的论争,更是两种政治思想的论争,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极为深远.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政府报告和国会辩论,这一论争的最公开方式是报刊笔战.对于新闻出版界而言,这次论战的直接结果,是促成了政党报刊的形成;其间接结果,是把宪法第一修正案所确定的原则付诸实践检验,从而深化了对新闻自由的认识;其长期结果,是把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植入美国的新闻思想史,影响一直波及到今日关于自由主义的论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宗教哲学之争及其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的30年是中国宗教哲学兀然崛起和高歌猛进的30年。这不仅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大环境,而且还直接得益于中国宗教哲学界的学术小环境,得益于中国宗教哲学界内部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和百家争鸣的态势。近30来,中国宗教哲学领域的论争虽然比较频繁,但对中国宗教哲学研究真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则主要是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南北战争”、“儒教是否宗教”之争以及“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之争。我们应在对这三次宗教哲学之争作出具体考察的基础上,对其在中国当代宗教哲学发展史上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作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进一步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体系问题的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为本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争论的焦点和难点,并由此扩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结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等问题上,最后延伸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国元年是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发展的重要之年。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专心致力于发展实业尤其是铁路事业,不仅广泛宣传铁路的重要性,而且担当重任,积极筹划铁路建设。但由于当时困难重重,他的方案遭到很多质疑,并引起广泛的争论。这些争论进发出的理性之光对当时我国铁路认知的完善和成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辩论主义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 ,也是我国辩论原则的法律依据。我国的辩论原则与真正的辩论主义原则尚有很大的距离 :程序的独立价值被否定 ,程序公正不能实现。这需要从加快立法进程和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解放后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与局限。这就是:将"逻辑应用"当作"逻辑理论",用主观臆断代替分析论证,而为求得名辩的逻辑地位,则采取捕风捉影、曲解逻辑义理等手段。这些现象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名辩研究的健康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西藏昌都强巴林寺的辩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经是藏传佛教僧人修学的主要方式,起源于印度佛教的论义,完善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改革。西藏昌都强巴林寺是格鲁派的重要寺院,保持着完整的辩经传承,其辩经的核心内容是“五部大论”,在特定规则的要求下展开“立宗辩”或“起坐对辩”。强巴林寺辩经具有鲜明特点,在寺院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僧人潜心修学、探究佛理、提高思辩能力,而且也是僧人考取学位、寺院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