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家庭文化形态和内容.传统家庭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伦理为指导思想的中国传统封建意识形态在家庭文化中的表现.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现代家庭文化无论在家庭模式、家庭成员的关系,还是在家庭决策的价值标准和家庭成员所遵循的道德规范等方面都不被限定于一种形式或一个标准,而以尊重个性、实现民主化为原则.这样,就意味着传统家庭文化的嬗变与现代家庭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儒家孝道在构建和谐家庭中有着重要价值。传统孝文化为构建和谐家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赡养父母、尊亲敬亲和谏诤。传统孝文化对建立和谐家庭、培养家庭成员博爱思想和合作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家庭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甚至向后现代过渡的漩涡中,这对家庭结构、家庭伦理造成巨大冲击,家庭冲突不可避免地相伴而生。基于位育论,通过对城市家庭关系冲突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提出化解冲突,即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位育之道:个体—家庭层面上,家庭成员提高修养,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契洽;社区层面上,建立社区文化维系机制,加强家庭和谐文化建设;国家层面上,从意识形态、社会政策上为家庭提供价值引领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4.
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儒家孝道在构建和谐家庭中有着重要价值。传统孝文化为构建和谐家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赡养父母、尊亲敬亲和谏诤。传统孝文化对建立和谐家庭、培养家庭成员博爱思想和合作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庭消费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消费生活中共同形成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消费行为的总和。家庭消费文化与家庭教育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家庭消费文化作为家庭教育内容世代沿袭,家庭消费文化是子代观察模仿亲代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消费文化在亲子互动中规范子代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6.
《民法典》重视家庭建设,规定了家庭成员的类型与职责,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没有对家庭概念进行界定,规定家庭成员的类型与现实生活不一致,包含的家庭成员不完整,对家庭成员职责的规定引发歧义,也没有规定家庭事务管理规则。借鉴民间习俗及境外立法例,家庭成员应当被分为基本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和准家庭成员,《民法典》第1043条解释了家庭成员对家庭应负的职责,也规定了必要的家庭事务管理规则。管理好家庭事务,建设优良家风、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可以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发挥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廉洁家庭文化,有利于优化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有利于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廉洁家庭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积极开展廉洁家庭文化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构建和谐家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目标指向的一致性。构建和谐家庭就需要家庭成员按照自己的身份,明其理,显其德,尽其责。通过诠释汉字符号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帮助人们深刻地理解家庭,进而感知家庭成员应具备的素质、遵从的规范和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家庭矛盾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诸多家庭矛盾引发的各类社会事件表明,家庭矛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策源地之一。经济、家庭文化、个体、社会等因素导致了家庭矛盾的产生,同时也共同构成了维系家庭矛盾的动力系统。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在依托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基础上,激发家庭成员及其亲朋的积极主动参与。根据家庭成员参与意识觉醒与否可以将家庭矛盾治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只由社会力量对家庭本身施加影响的单向阶段;第二个阶段,社会力量施加影响同时家庭成员本身积极回应的双向阶段,最终形成多维互动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对人类精神财富的拥有程度,以及这些精神财富对家庭成员的生活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在此,拥有的含义应该是汲取、消化之后,用于对生活的指导,而不仅是形式上的占有和点缀。 家庭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建设的需要和这一词汇的广泛使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是计划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国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步入小康的趋势所致。可以说,家庭文化建设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持一种平行发展的均衡状态,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家庭的同时,重视家庭文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诚然,家庭文化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的关注,舆论的导向,妇联的参与。做为家庭活动的一部分内容,它更需要家庭成员的重视与介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女性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往往扮演着一个特殊和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家族文化与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礼俗为行为准则、以祭祖为传承方式的家族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家族文化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方式的非正式制度。它决定家族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家族企业只是实现家族利益的工具。家族文化体现着家族利益,因而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2.
吕氏家族是两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家族群体.其成员学术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四以儒为本、不名一师、浸染禅学、热心文事.他们对宋代文化的贡献特大,是一个在宋代历史和文化诸多方面都留下广泛影响的家族.  相似文献   

13.
海口地区从子称呼在亲属间和非亲属间都被广泛使用,形式上没有特殊标记。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从子称呼在海口地区的使用情况及由此反映出来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陈郡阳夏谢氏家族显赫所张扬的文化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仕西晋的谢氏家族人物 ,于东晋时转儒为玄 ,既居庙堂 ,又寄情山水 ,以积淀的家族文化 ,各展所能 ,各现其才 ,使谢氏门户稳定在一个极限水平上。谢家事功显赫 ,所张扬的文化活力丰厚而浸润  相似文献   

15.
家谱文化中,蕴藏着家族成员文化人格的历史基因.黄式三、黄以周父子是定海黄氏家族史上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是名载史册的晚清学术名家,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由崇教尚文、善良慈德和孝悌传家构成的家族文化背景对黄式三父子的治学精神与人格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当代小说<莉莲的故事>中充斥着摧残身心的身体暴力、驾驭女性的性暴力和扭曲人性的精神暴力.女权主义批评认为针对妇女儿童的家庭暴力源于大男子主义文化:男权主义思想和厌女情节是导致男主人公实施暴力的主要原因;性暴力是实现男性统治和驾驭女性能力的最后证明.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家族企业在中国再度兴起。总体来说,社会科学家将中国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来对待。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中国文化与家族通常被当作一个自变量。家族其实是一种社会建构,其边界由家族成员不断地协商而形成和变化。基于在中国浙江的一家家族企业的民族志研究,发现:随着家庭与宗族制度的变迁,一种新型的家族企业正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