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徽州得名的时代背景 北宋末年,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宣和二年十月初九(公元1120年11月1日),歙州人方腊率众在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帮源峒(今浙江淳安西北,另一说起义地点是在歙县七贤村)发动起义。起义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至宣和三年正月(公元1121年1、2月间),方腊起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2.
一、白头军起义明朝末年,号称财富甲天下的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和浙江地区,土地高度集中,三饷加派以及南粮解役十分严重,加上连年灾荒,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出现了“饿殍枕路,幽僻旷野,男女相食”的悲惨景象。农民走投无路,被迫揭竿起义。 1633年宜兴陈轼起义,1640年永嘉红包军起义,1642年括苍山农民起义,1643年奉化胡乘龙起义,1644年(崇祯十七年)永嘉佃农起义;瑞安左七起义;缙云包朝官起义;永康长生教起义。还有上海太仓沙溪镇家奴出身的顾慎卿和吕茂成、陈瑶甫组织佃农、役夫、家奴倡立“乌龙会”,有众数千,举行起义。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久,影响最深的是许都、朱之彪领导的白头军起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封建的統治阶級——地主、貴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則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沒有土地。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貴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將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給地主、貴族和皇室享用。这种农民,实际上还是农奴。”这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自称“奉天承运”,而反对他们的农民军领袖如唐黄巢则称“冲天”及“承天广运”来相对抗。他们恨社会上贫富太不平均,每每提出“均平”口号,如唐王仙芝、黄巢,北宋王小波、南宋钟相,一直到明代的邓茂七称“铲平王”,这可以说是中国农民起义表现在革命口号上的一条规律,并且也代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1961年第四期刊载了朱建同志撰写的“关于中国农业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朱文”),对景甦同志与我合写的《清代山东经营地主底社会性质》一书(以下简称《性质》)提出了商榷意见。在“朱文”的结论部分,作者强调指出:“中国资本主义的农业企业,开始出现是在廿世纪初年”,作者认为1901年建立的通海垦牧公司、1907年建立的金坛茅麓明农公司以及1921年至1936年间在苏南建立的七十多处农场,才是纯粹“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企业,“如果以此与清代山东经营地主那种庄园式的生产关系比较起来,这两者在性质上是存在着基本的差别的”。看来,“朱文”的结论部分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仿佛《性质》一书所确定的结论,并不是说清代山东经营地主只是“开始向资本主义制过渡的经济体”,“距发展成为纯资本主义的东西还有一段距离”,而是把它说成有如1901至1936年间在我国出现的那种现代型的资本主义农场企业了。可是,我们并没有这种意思。恰恰相反,在这一点上,我们与朱建同志所持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即:同样认为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的社会性质是有别于现代型农场企业的。因此,凡“朱文”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部分,本文将不作答复。在此,我们想着重讨论的问题只是:(一)清代山东经营地主与城市市场的联系是否“还非常疏远”?(二)清代山东经营地主是否还是“十足的封建地主”和“中国传统的地主庄园”?不妥之处,请朱建同志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 一、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一)春秋时代的需要春秋时代属于过渡性社会——我们认为是从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的社会。那时候,一部分人看到了时代的趋势,知道这种趋势不可阻挡,因而顺应时势作出某些改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晋国的“作爰田”,鲁国的“初税亩”,楚国的“量入修赋”,就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荦荦大者。这些改革把土地王有制向私有制推进了一步。法律制度和内容也发生了变革。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北宋末南宋初无数农民起义中,范汝为起义是比较重要的一次。(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方腊起义和锺相、杨么起义。)这一起义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七月到绍兴二年一月(1130——1132),前後一年有半。在范汝为死後,又有馀党范忠的起义(绍兴二年冬),如果连范忠起义一并计算在内,那末,这一次起义从开始到全部结束,就达两年半之久。在宋代的无数起义中,时间要算比较长的一次。起义地点是在福建,而福建是临安政府的後门,所以这一起义,直接威胁到南宋政权的背面。在内外夹攻中的南宋政权,曾在这一起义中看出了它的重大危机。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指导之下,南宋政  相似文献   

8.
<正> 元末红巾军起义首先爆发于今安徽地区,后来才发展到今山东地区。红巾军在山东摧毁了元朝地方政权,打击了封建地主,建立了比较牢固的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山东红巾军的这些功绩与毛贵是分不开的。毛贵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著名将领,他不仅是一员纵横驰骋、叱咤风云的勇将,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农民领袖。龙凤三年(一三五七年)他率领一支红巾军进入山东,占领了大片土地;次年,又率起义军直逼大都(今北京),元廷上下,惶惶不可终日,“廷议迁都以避之”。虽然由于各路起义军没有互相配合,造成毛贵一军孤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刊載了郭沫若先生的“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古代史分期爭論中的又一关鍵性問題”一文。郭先生在这篇文章里試图說明的是:“秦汉兩代的土地是封建所有制,有地主阶級和貧苦雇农的对立,地主阶級的土地已有大量的集中。秦汉的政权就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在“学术月刊”一九五七年第五期上,又刊有金兆梓先生“試答郭沫若先生”的“汉代政权果曾严重打击奴隶主吗?”一文,对郭先生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金先生的意見是:“汉代租佃制的封建剝削还只有个别的例外,而一般的却还只使用奴隶于农业生产”,并認为汉代“正是奴隶制社会”。他的这种論断,我認为是不合乎历史的客观事实的,因此,似乎有把它提出来討論一下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关于辛亥武昌起义的历史,在半个世纪以前,起义亲身参加者吴醒汉就有“武昌首义事迹,模糊影响,不切事实”,且有“是非颠倒,贪天之功”之记述,“令真正奋斗同志,生者灰心短气,死者不能瞑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第83页)之叹。时至今日,无庸讳言,一些“模糊影响,不切事实”之谈仍继续存在。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对武昌起义中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述。现将有无蒋翊武八月十八日命令等六个有不同说法的问题作一考辨。所谓  相似文献   

11.
黎元洪的祖籍在哪里?他究竟姓什么?自从武昌起义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武昌起义后七天,即1911年10月16日,《神州日报》发表的署名鄂中武士的《革命军总统黎元洪小史》一文,即说“其先世为皖之宿松人,自其祖与父商于湖北,遂改入黄州府黄冈县籍,故今为湖北人”。同年10月21  相似文献   

12.
“盗跖”和有关史料的几点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9月7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吴则虞同志“盗跖探原”一文,对于“盗跖”和他起义的性质作了较详的论证。11月12日《光明日报》又根据好些议论“盗跖”的信件和文章,发麦了“盗跖及其起义的探讨”一文,各抒己见,饶有发挥,合乎百家争鸣的精神。根据典籍所记,春秋后期,“盗跖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名声若日月”(详下文),曾经予统治阶级以极大的威(?)和打击。然则对“盗跖”这一名称及其仅存的某些零星史料作进一步的探讨,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的时间、地点问题,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有三:一曰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①;二曰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建立了太平天国”②;三曰咸丰元年九月初一,洪秀全  相似文献   

14.
鄂西“神兵”起义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在土家族、苗族聚居的鄂西山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神兵起义,一度蔓延到川黔湘边区,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神兵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团体,有很多近似义和团、白莲教之处。当年曾在鄂西战斗过的贺龙同志在《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争》一文中指出:“神兵虽然是迷信团体,但其成员大都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了反对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组织起来的。除了被地主恶霸掌握的一部分外,一般地不欺压群众”。神兵起义矛头直指军阀、团防、土匪和贪官污吏,攻城掠地,歼灭过大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一次“国人暴动”。关于这次“国人暴动”的性质,史家作了不同的认定,或认为是平民起义,或认为是工商业者起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本文不揣浅薄,试谈一点粗浅看法。 “平民”一词源于古希腊,时称自由民中的非特权阶层为平民。在中国先秦史籍中,不见“平民”一词,而“国人”一词习见。《周礼·泉府》云:“国人郊人其有司”,贾公彦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可见,“国人”乃谓  相似文献   

16.
元末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以蒙古貴族为主的,与汉族地主、色目上层联合的元朝统治,推动了明朝經济的发展,在历史上起着重大的作用。农民起义的大的浪潮卷起于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等領导的紅巾軍起义,而方国珍起义却在至正八年(1348),比大浪潮的卷起还要早三年,所以他在元末大起义中要占一定地位,莫怪过去的史家和近人不少人对他有所論断,但是他們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我想对这問  相似文献   

17.
孔老二极力鼓吹“中庸之道”,他的后代“衍圣公”们也大唱这种骗人经。翻翻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革命人民与封建王朝的交锋中,“衍圣公”们从来都不是“不偏不倚”的,而是遵照他老祖宗反对“犯上作乱”的旨意,勾结封建官府,对农民起义进行血腥的镇压。农民一起来革命,他们就向官府通风报信,供给粮餉,请求救兵,或组织反动武装配合官府屠杀起义的农民。一七二一年一月,泗水县的盐民举行起义,孔府就马上请清政府派骑兵、步兵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四日,“光明日报”“史学”第五号上,刊登了邹知白先生”李永和、藍朝鼎起义始末”一文后,史学界对于李藍起义,开展了討論。长期以来,由于反动統治者对于革命文献的摧殘,有关这一問题的史料,非常缺乏,仅能依据官書方志的記載,进行探索。目前关于藍部和太平軍的关系,大順、二順的名称及其牺牲地点等問題,还聚訟紛紜,这里想提出自己一点淺見,恳請史学界的前辈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19.
渭华起义,是一九二八年五月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陕西地区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西北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的广大指战员和渭华原上的八万农民,同当地的地主豪绅势力和国民党的反动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在陕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起义虽然由于敌强我弱和缺乏经验失败了,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继苏四十三起义不到三年时间,又爆发了田五、张文庆领导的甘肃回民起义。这两次起义有共同之处,都是马明心所创哲赫忍耶进行的反清斗争,且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的领导者发动的起义,又各具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史学界对前一次起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后一次起义研究较少,对除田五之外的其他首领在起义中的地位,起义是如何引起和发动的,斗争经过,起义规模,统治者采取的政策以及这次起义的作用等,大多不甚明晰。为了搞清楚这次起义,特撰写这篇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