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黑龙江女真各部,形成了满族.建州风俗保留在新的满族共同体中,满族风俗直接来源于建州女真风俗.因此,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建州女真人风俗的各方面,对进一步研究满族风俗与其源流,及这种风俗对后金和清朝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满族的祖先,原系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在明朝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发展最快,实力最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州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率众在苏子河畔呼兰哈达兴建费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旧老城)正式宣布“定国政”,申令诸部:凡有作乱、窃盗、欺诈等行为,悉行禁止。(《满洲实录》卷二)从此在女真各部中  相似文献   

3.
清清王朝的建立者为女真人。明初,女真人分为建州、海西、东海(野人)三部。正统年间建州女真统一三部。明朝末年,建立东北割据政权的后金统治者将女真改名满洲,从此,满族这个名称就出现在我国史籍上,成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满族自明初就已经向奴隶制转化,阶级分化愈演愈烈,并四出掳掠附近各族人民做奴隶。到努  相似文献   

4.
今天,满族和汉族使用同样的语言文字,然而,在历史上满族曾经有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文曾经是清代的官方文字之一。满族后来为何放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而使用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探讨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对于深入研究满族史乃至整个清史,是十分必要的。 (一)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人。明末女真人散居东北各地,各部互不相统,但有共同的语言。一五八三年,女真建州部酋长努尔哈赤起兵征讨尼堪外兰,相继征服董鄂、浑河、苏克苏浒、哲陈、完颜等部,至一五九三年打败以海西女真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完成建州部的统一。随着统一事业的发展,努尔哈赤属下人数不断增多,与明朝官员、蒙古各部的联系日趋频繁。努尔哈赤对没有本民族文字感觉非常不便,乃于一五九九年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  相似文献   

5.
建州女真这一名称,起源于公元十五世纪初年。它用来称呼起先居于长白山东北部后又迁居浑江、苏子河等地的女真部族。建州女真族是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世纪史上,女真族曾建立过金王朝,满族建立过清王朝。他们对于我国历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满族这一名称出现较晚,大约起于公元十六七世纪之交,而满族的前史则是建州女  相似文献   

6.
明前期建州女真与朝鲜、明朝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前期,东北边疆民族建州女真部在其发展过程中,两属于明朝与朝鲜朝,其中对朝鲜既主动顺事,又对朝鲜边境进行寇掠.朝鲜对建州女真人采取的是拉打并举的两手策略,既以授予官职、经济利诱等方式拉拢,又参与明朝对建州女真的军事打击;明朝则对于建州女真与朝鲜发展关系既采取限制政策,又站在朝鲜一边,纵容、联合朝鲜打击建州女真部.对建州女真、朝鲜、明朝的三边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彼时东北亚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满族的先世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肃慎。金朝灭亡后,原居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一部分迁徙至辽东一带,以建州女真著称;一部分迁徙至松花江大拐弯处,被称为海西女真。明代女真继承金元两朝后进女真的文化,是为原生态文化。明末,女真各部逐渐统一,在此基础上创建的文化既承继了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是为次生态文化。清朝建立后,由于驻防、留守需要及八旗生计等问题,满族形成复杂的散居各地的局面,可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由此发展而来的文化是为再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8.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灿烂文化。早在唐代,满族先人靺鞨人就创造了“渤海文化”;在公元13、14世纪,满族先人女真人也曾创造金代女真文化;自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满族文化是发展的鼎盛阶段。清代满族中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  相似文献   

9.
一、清代满族摔跤习尚 《金史·蒲察世杰传》记载:“蒲察世杰本名阿撒,为人多力,每遇武士角力赌羊,辄胜之。”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这段记载表明早在女真人时期,满族摔跤就已成习俗。 1636年,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废除诸申(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满族)。为了“联蒙抗明”,当时与蒙古族诸部建立了友好同盟。每逢欢迎友好使节的宴会上,满、蒙摔跤手都要进行摔跤表演,作为娱乐。“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赐门都号阿尔萨兰土谢图布库(象狮子一样勇猛的摔跤手),札尔麻号詹布库(象大象一样有力的摔跤手),特木德赫号  相似文献   

10.
满族的先世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金代以后的女真,明代的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今天的满族,但他们都只是满族的族源,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民族,今天的满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于1635年。  相似文献   

11.
《建州闻见录》所勾勒的女真人形象,是朝鲜朝社会总体想象与《建州闻见录》作者兵败被俘囚禁建州的真实印象两相叠加的产物,具有既主观又客观、既理想又真实的双重特征。它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朝鲜人而不是女真人。作者在此作品中所流露的除了有意无意的蔑视和贬损以外,全部都是对朝鲜朝未来的担心和忧虑。而作者上呈国王的“备御六条”,则与“实学”大家李日卒光的“庙胜”之计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臻 《延边大学学报》2003,36(3):106-109
朝鲜与明朝境内边疆民族建州女真的关系,是当时中朝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太宗王在位时期,为了拓展疆土,极力与明王朝争夺居于中朝边境地区的女真人的管辖权。这主要体现在:设法阻挠委身于朝鲜境内的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归附明朝;武力打击明朝所设建州卫分支毛怜卫的指挥使把儿逊。  相似文献   

13.
顺治元年(一六四四)清军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是满族史和清初历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题目,好些同志写了文章,发表了各种见解。众见参差,各有所据,彼此商榷补充,研究愈益深入。 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结合有关文献,我认为,建州女真和早期满族(十六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初)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明万历十五年(一五八七)以后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天命六年(一六二一)三月起迅速向封建社会过渡。 关于早期满族的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已另文专述①,这里我只着重讲讲满族的奴隶社会及其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既是建州女真吞并周围各民族大小部落以形成新的民族的战争行动,也是女真内部形成国家政权体系并确立爱新觉罗家族绝对统治地位的一系列政治变革。其中,官制的形成完善,从内部促成了满族的形成,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扩大了其统治基础,有利于与明朝廷抗衡,并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公元六六八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时,它的疆域东北至成兴以南,西北达大同江以南。公元九一八年,高丽王朝建立时,辖境一时竟扩大到鸭绿江沿江地带和咸镜一带,但不久又把成南一带还给了女真人。当时的朝鲜北部地区,实则为女真人住地。在此历史过程中,不少女真人归化于高丽,有的被“召致于京”传授女真语。高丽的医师和银器匠也到女真人那里服事。到十五世纪,李王朝开拓六镇之后,朝鲜疆域才以图们江和鸭绿江以南为界。高丽王朝曾往北方移过不少民,但真正大量的移民,是从这时开始的。高丽王朝和李王朝,相继跟女真人互相出兵争夺地盘,发生过不少战争,但也有时共同对付契丹、蒙古人的侵略。女真人经常到朝鲜经商贸易,朝鲜人则在北方建立贸易所跟女真人交易。这样,两个民族的交往日趋频繁,甚至“咸吉道女真子弟中解女真  相似文献   

16.
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四十一年(1613),长达二十年的建州征海西乌拉国之战争,是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战争中最长的战争。这场战争具有哪些特点,战后又有怎样的影响,似乎未被引起注意。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明朝统治下的女真族,分为海西、建州、东海(野人)三部。海西女真辗转南迁,其中一部分移居开原边外,形成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个势力较强的集团,史称扈  相似文献   

18.
从民族源流的角度讲,满族是金代女真人的后裔。虽然两者相隔四、五百年,中间历经若干朝代,但就习俗而言,满族早期和金初女真人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充分的论据说明,这种联系明显地反映着金初女真人习俗与满族早期习俗的继承关系。当然,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民族性的传承,还有地域性和社会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是金代女真人得以立国的重要因素。女真进入中原以后,面对“旧俗”渐失的现实危机,包括海陵、世宗、章宗在内的女真有识之士,则大力提倡女真“旧俗”,积极开展尚武精神教育、女真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历史教育、传统习俗教育等。女真人恢复民族旧俗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终仍未能挽救金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20.
一、鹰路之战黑龙江是女真人的故乡,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的女真人就劳动、生活在黑龙江流域。我国历史上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都是女真人的先世。五代时,黑水靺鞨改称女真,散居在南起长白山,北到黑龙江的广大地区。十世纪以后,契丹人在我国北方兴起,建立了辽朝,整个黑龙江地区都处在辽朝统治范围之内。为了加强对女真人的统治,辽朝将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辽阳一带,称作熟女真;居留在北方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称作生女真。生女真分成许多部落,各部落社会很不平衡,其中在松花江中游到黑龙江下游地区分布有五个较大的部落,称作五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