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朦胧诗的寻找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朦胧诗的寻找主题作了阐述。文章认为,“寻找”,是笼罩朦胧诗派的独特意象,是连接朦胧诗人的共同情结,也是我们了解朦胧诗及其作者的一个重要支点。文章对朦胧诗寻找的内容、朦胧诗的社会历史意义及美学价值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朦胧诗的出现引发过一场规模与影响空前的论争。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为代表的崛起派,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是标志着当代诗全面更新的起点,它使新诗艺术迈出了崛起的一步;丁力、程代熙、郑伯农等为代表的否定派,认为它是畸形的怪胎,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逆流,它将自生自灭。这场论争使朦胧诗概念以及一些模糊的理论命题日渐明确清晰,扩大了朦胧诗的知名度;但论战双方有时不够冷静。朦胧诗不无曲高和寡倾向,但它冲击了传统审美习惯,结束了当代诗艺的停滞不前,并为当代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迪。它完成了时代内在历史的拼贴,在促进诗本质回归的同时,实现了对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的超越;它重构了以人的情思为核心的诗美理想规范,形成了如烟似梦的朦胧风格;它以文学个人化的奇观,为当代诗坛输送了多种艺术模型。朦胧诗是新诗历史上一帧永远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后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潮诗第二个发展阶段,它是继朦胧诗之后又一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大约繁衍于1984年———1994年间。本文论及的就是这一时期的诗歌语言特色。后朦胧诗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首先必须是文化开放,是本土与外域的沟通。人类面临的诸多选择和痛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当代诗人面临的选择和痛苦。中心价值观念体系面临解体,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建立,于是乎价值观念的改变加上世界性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使得后朦胧诗人从诗歌观念到创作技巧都发…  相似文献   

4.
把80年代中期“朦胧诗”后一直到整个90年代的诗歌写作称之为“后新诗潮”,这样一个笼统简便的诗潮归类是粗暴的,也是无奈的。综观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就会发现,还没有哪一个诗潮在内部充满如此异质的互动互补、自相矛盾的倾向,这是后新诗潮引起争议的一个原因以...  相似文献   

5.
论后朦胧诗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中国大陆上的后朦胧诗是继朦胧诗之后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如果说朦胧诗曾经引起过争议,逐渐为诗歌理论界认同,那么后朦胧诗则是流派杂陈,众说纷纭,诗歌理论界至今仍莫衷一是。对后朦胧诗的态度,或者是不屑一顾,或者是侧目而视,或者是盲目肯定,或者是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90年代的诗坛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诗歌的既成定义不断被突破,诗歌的面目似乎越来越模糊,人们似乎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诗歌了。在80年代中期,当“朦胧诗”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挣扎而屹立于诗坛之时,又出现了一个诗的“大爆破”运动,继“朦胧诗”之后...  相似文献   

7.
文革时期的"白洋淀诗群"是朦胧诗在酝酿时期的代表性诗歌群落,其本质是一个生长于乡村的城市知青诗人群;带有一种富于探索精神的青年文化形态;不自觉、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路径,并在诗群的文化"互喻"中保持着鲜明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8.
“悬隔判断”是现象学的重要方法论,它意在通过事物现象的“悬隔”获得新的思维理解。意象是诗歌的精气神,它的恰当选取和内涵诠释都离不开诗人或诠释者的能动思维。以庞德诗歌意象为例探讨悬隔判断对于意象选取及诠释的意义,同时亦指出中国古典意象诗对庞德意象诗发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燕歌 《理论界》2009,(12):128-130
南朝行旅诗对山水自然描写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细读文本,试图抽绎出行旅诗自然意象营构的主要特征,分为意象经营与语意的丰富、意象组织与情景的契合、意象熔炼与情景交融三个层面进行讨论,揭橥南朝行旅诗是如何通过意象的营构来抒发情感这一问题,从而体现其在山水自然描写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诗的细胞、是诗的原件,意象活动构成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本文从意象组合的实质、意象组合的基本表达方式以及意象组合的手法等三个视角和层面指出了诗是由意象构成的,并在意象的组接、发展及转换中形成诗,从而揭示出诗的本质所在和诗的现实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一、意象组接:诗性语言的活动 对于诗来说,意象是经过诗的显象语词外化并呈现给人们的。然而这种外化是如何进行的呢?换言之,意象怎样成为诗中的意象、语言怎样成为诗的语言的呢?作为诗的基本语言单位,单纯意象(实现了对象主体的内容、构成了具有审美意义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单位情景的图象的自主完形的意象。参见拙文《自主完形:一种新的诗歌意象分类模式》,载《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3期)在语词的外化表现上实际只是一连串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譬如“风”、“雨”“离愁”“乡梦”,孤立地看,它们是无法被称为诗的语言、诗的意象的。它们只是构成组接的要件。诚如苏姗·朗格所说:“诗人创造的并不是一串连缀起来的词语,词语仅仅是他的材料,用这些材料他创造了诗歌的因素。这些因素则是他写诗时所调遣、所平衡、所招展、所强化或所营造的东西。”(《情感与形式》)应当说,语词是通过诗人按照诗性的法则与目标在  相似文献   

12.
李白诗歌中的各类意象自可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供人作各种向度的阐发.有些显性意象如月、酒、剑等,颇具代表性.而有些隐性意象如泪水等,若加以系统梳理与探析,则或可从一个新的维度认识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13.
缪斯的挑战──论“朦胧诗”的诗学特征和意义田刚一、“朦胧诗”的辨析尽管“朦胧诗”这个名称与其所指称的对象之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朦胧性”──它当初就是其创名人读不懂诗,“气闷之余”的产物①,但这个充满误解和怨怒的情绪化判决却铮挣有声,恰如其分──它在无...  相似文献   

14.
意象主义诗歌既具有东方诗歌的特征,也有着西方诗歌所特有的魅力,一直影响着欧美的诗歌创作。随着意象主义诗歌的发展,对中国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述了美国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歌的影响,指出在中国五四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倾向,现代主义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诗人冲破了封建主义文学思想的束缚,在创作中接受了意象主义创作思想。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于美国意象主义的接受更加深入,对后来的中国朦胧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朦胧诗在20世纪80年代的蜕变特征之一是口语化诗歌写作的出现,早期表现为对朦胧诗的反讽与调侃,后转为对口语语感的强调与信任。从口语化诗歌的历史维度看,口语一直作为非诗的因素出现,但也不断获得融入诗的合法性。就语言本质来说,口语与书面语是一种伪对立,它们常常成为关于诗歌语言风格的不同观念之间,或者是意识形态与话语权的斗争工具。"口语诗"背后的诗学事实在于,"口语诗"的形态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诗歌本身就在创造书面语,诗人应该利用一切语言资源,来恢复被传统与惯例所阻断的语言及经验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最鲜明的民族品格。中国古代意象诗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而言,我认为,只有以个体主体性为内核,以抒情性主观化意象为表征,并造成主题多义或审美上的朦胧美感效应的诗歌,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意象诗。①本文试图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时代整体,从宏观上概述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共同价值取向。一、回归诗歌本体本体,即存在自身最真实、最根本的实体,而现象只是本体的表现,不是本体自身。西方现代较流行的文学本体论,就是研究文学这个事物的最真实的实体。关于文学本体的认识,现代西方有两…  相似文献   

17.
重复意象与创作心态——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无题”诗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复意象与作者的创作心态和作品的主题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肖像、自然、情感(悲泣)等反复出现的意象大都与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环境艰险、心境悲怆等紧密相关。这些重复意象足以构成“无题”诗意象链条上的坐标或经纬。它们如同主旋律,奏鸣出一个伤感悲怆的主题,伤己、怀人、悲社会,而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则是其中的最强音。这是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于沐阳 《晋阳学刊》2008,(5):116-121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两个最重要的诗歌现象;精英意识感召下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取向,第三代诗则以鲜明的世俗关怀指向坚持平民立场与平民叙写;朦胧诗常常将个人化的“小”我附着在具有着政治、历史、文化内容,象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大”我之中,而第三代诗则重在表现个体人的生命体验;朦胧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构建了充满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世界,第三代诗则将口语的运用推向了极致;朦胧诗奠定了新时期之初中国文学的基调,第三代诗则彻底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9.
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与三重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意象深晦,难以猜测。诗中的飞鸟意象表现了作者的三重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心灵世界,为破解作者的寓意提供了线索。从其诗中飞鸟意象入手,结合诗文的历史背景,通过分析三层世界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旨。  相似文献   

20.
<正> 对于朦胧诗的“新”和“奇”,许多人的看法是相似的,原因就在于朦胧诗人的艺术感受敏细,艺术想象丰富,特别是注意运用如通感、象征、意象迭加等各种表现手法。从而使诗更能含蓄、丰富地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物我合一,天地合一,时空合一,给读者留下了再回味、再创造的机会。诚然,朦胧诗人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如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但我们通过大量诗作的验证可以看出:“通感”这种朦胧诗中所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诗论中早有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