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福利》2005,(1):59-59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长效的殡葬管理社会化机制.建设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覆盖全市的殡葬服务体系.上海市民致局在普陀区甘泉、宜川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有序地开展了殡葬服务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上海市民政局依托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平台,设立殡葬服务窗口.开展优先、优惠、优质的“三优”服务,由社工在“第一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温情”服务。  相似文献   

2.
李军 《社会福利》2008,(3):54-54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针对固原市殡葬服务市场发展尚不充分的现状,可依法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行使市场准人批准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最佳经营者参与全市的殡葬服务经营。民政部门可依法加强对特许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特许经营者违规,即可依法解除特许经营权,并且明确特许经营权的期限,  相似文献   

3.
思考之一:确立殡葬管理的方针,明确殡葬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制定殡葬管理的方针,首先要搞清楚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的关系。殡葬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殡葬管理是保障殡葬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行政手段。殡葬管理应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殡葬习俗改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殡葬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另外,在《殡葬管理条例》(以下  相似文献   

4.
殡葬事业蓬勃发展青海省按照国家殡葬改革的方针,以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工作为重点,不断加大殡仪馆建设力度,积极有步骤地推行火葬、限制土葬、改革天葬、禁止水葬,加强殡葬管理,在革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检办丧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殡仪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数量为历史之最,殡葬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海 《社会福利》2005,(5):31-32
众所周知,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事关推进殡葬改革,事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事关保护生态资源和生存环境,是涉及“民生”、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做好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对于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7,(9):60-61
“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与会单位决心在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7.
程昌富 《社会福利》2004,(12):24-2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治丧、节俭办丧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作、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殡葬工作机制已逐步建立。但不可否认,农村地区殡葬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殡仪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以及殡葬设备的技术含量还比较低,葬式改革进展缓慢,殡葬改革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8.
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主办、民政部101研究所承办的"民政部殡葬事业发展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研讨会"于2007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湖北、广东、重庆、青海7省(市)主管殡葬工作的领导和基层殡葬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由民政部门垄断经营的殡葬行业将逐步开放,殡葬行业市场化势在必行。殡葬行业市场化机遇和挑战并存。所谓机遇,在坚持殡葬改革的前提下,各种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将逐步取消,市场化本身就意味着自由竞争,谁的管理水平高、服务态度好,  相似文献   

10.
对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至少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政府对殡葬行业的监控和管理;二是有利于先进文化在殡葬活动中的传承;三是有利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四是有利于殡葬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震 《社会福利》2005,(8):31-32
社区在殡葬改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利用其自身优势、发挥其前沿作用开展工作,是目前广大殡葬从业者所一直关注的前瞻性课题,在此笔者仅以太原市为例加以探讨,与大家共勉。殡葬服务进社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表现为:“两种心理”、“一不一多”。一种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应当树立为民服务、节约资源、绿色殡葬、诚信经营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3.
幼新 《社会福利》2005,(5):57-58
在美国,殡葬行业利润巨大。据殡葬行业估计,美国消费者每年要在大约200万次葬礼上花费16亿美元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人每次葬礼的平均费用大约为5500美元,这还不包括埋葬安排——埋葬安排大约为2500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殡葬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行业的旗帜,品牌兴业,品牌兴市。上海殡葬业方方面面的变革必须在形成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品牌上聚焦。 殡葬业是承担着公益责任的公共服务事业,为民服务是殡葬业的根本使命,也是品牌的本色。殡葬服务必须跳出以“遗体处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为全人类服务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6.
殡葬服务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加快形成特色。个性化服务的提出源于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差异,渴望关注。作为殡葬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关注消费群众的需求,分析消费群体的心理,尽力满足不同对象的服务需求。丧葬消费需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般可分为贫困家庭、一般家庭、富裕家庭和事故家庭等,同一层  相似文献   

17.
黄小林 《社会福利》2006,(11):33-35
思考之一:现行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存在缺陷,殡葬执法主体不统一,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殡葬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指政府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对人们的殡葬活动进行指导、监督、规范。《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殡葬管理工作。即搞好殡葬管理,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在具体实施殡葬管理的过程中,民政部门明显感觉履行职责的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城市殡葬“三乱”(乱埋乱葬,乱搭设灵堂、乱经营丧葬用品)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对此,社会上不满的情绪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每日财经》将殡葬行业列入了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第三位,一时之间围绕着殡葬行业暴利的声讨四起,大家普遍把殡葬行业暴利的根源归结于它的垄断性,要求政府开放殡葬市场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仅  相似文献   

19.
把握工作重点 推进殡葬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殡葬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推进殡葬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点评:如果举办培训辨真的能提高殡葬管理人员工作水平.规范殡葬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那么这样的培训班将“多多益善”;如果只是一种形式.则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