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先秦史研究中,夏商两代的历史资料古文献记载很少。近五十年来,虽然夏文化的考古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研究夏代历史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物证,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应当肯定地说,夏是有文字的王朝,发现夏王朝的文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关夏的许多传说,也一定会用它的文字来证明是历史事实。商代在九十年前有许多问题也是列为传说的,但是,自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现了殷墟甲骨文,次年(1899)被认出是商代的遗文以后,随着殷墟甲骨文字不断的出土和对甲骨文研究的深入,商代历史的概貌也就清楚的展现出来。今天虽还不敢说把商代历史讲得头头是道,至少能说具有约六百年历史的商王朝,不少的历史问题不再用“传说”二字来描述了。  相似文献   

2.
捡挍与检校     
在两《唐书》及《全唐文》等文献中常见唐代散职“检校”官名,所有唐史论著对此未执异议。然笔者在此录唐代墓志拓片文字的过程中,发现所谓“检校”之名,除一二方面外,绝大多数的书写字形,都作“捡校”。这个情况虽然可以唐人手书不重偏旁,常常“木”、“扌”,“艹”、“竹”等形近不分而解释,但一些墓志中,“捡校”字外又另有“木”字旁的字,说明书者还是注意到了“木”旁与“扌”旁的区别。如大和六年的杭季稜墓志(载《千唐志斋藏志》1050页)即有这种情况。如果从笔法上说,楷书字中的“木”旁与“扌”旁多少形相近的话,那么隶书中的两偏旁就形相远了。隶书字的“木”旁作“木”,而“扌”旁则作“扌”,二者极易分辨。这从北图馆藏历代拓片“汇编”所收的隶书《李德裕妻徐盼墓志》中可以看出。该志在署李德裕官职中有“捡校户部尚书”称,其“捡校”二字的隶书字偏旁均作“扌”,而同志中的“树”、“ ”等字,则均作“木”旁。可见似不能以“木”、“扌”旁经常混用而忽视“捡校”与“检校”的区别。 当然,今所见的两《唐书》及《全唐文》、《全唐诗》等古籍,经历代传刻其中不乏后人的整理。但唐代墓志拓片中所见的字,都是当时人士的手笔,并无后人  相似文献   

3.
殷墟甲骨文■字,从曲形人体——■和枝杈形——■两个偏旁。根据字形、人体不同部位的结构及文字定义,该字释读为"胸"。人的胸部位于项与腹之间,由人体背部及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若用符号表示,■象曲形人体有所抱之形,■后演变成勹偏旁;■形体正是胸骨、胸椎、肋骨线条的简化。两个偏旁构成的文字,后演变成匈,是胸的古字。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拼音文字,一类是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文字,非拼音文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声旁和形旁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即偏旁部首)表意。其中以左形右声最为普遍。汉字的同音字很多,但音同义也相同的字却寥寥。因此,同音字中区别了义也就区别了汉字,而要想区别其义,我们可采用区别其偏旁(偏旁具有表义功能)及其所处位置的办法来实现。例如:枷--jlm和架--jlmd,尽管它们的发音相同,偏旁也相同,但偏旁所处位置不同。md表示木字底。为了使众多偏旁得到最大限…  相似文献   

5.
互体字简论     
一、两种不同偏旁位置的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声符和义符构合而成的,所有的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在文字定型化之前,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的位置不很固定,一般可以自由移动。如甲文和金文中,许多字的偏旁就没有十分固定的位置,有在左,有在右,有在上,有在下。这种现象甚至保留到文字定型化之后。近代,一些形声字还保有不同偏旁部位的异体字,如桃之与(木兆)、峰  相似文献   

6.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是商人祭“鲧”的真实记录,故后世文献所记夏鲧曾被“三代祀之”应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字起源试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字中,甲骨文并非中国文字之开端.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陶文,是夏代文字,其中许多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相对应.二里头文化陶文结构复杂、简繁并存,故还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距今约6300年-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已脱离了原始图画的范畴,具备了文字的性质和特征,这才是汉字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廖志林 《兰州学刊》2005,(6):286-287
现代汉语教本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以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明的叙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独到的阐述,对人们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文章还就汉字偏旁与汉字的信息化问题、汉字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 第一期卜辞有“■”字,也作“■”,在偏旁中或省作“口”,它是“■”(說文訛作雝,隶变作雍)的原始字;第一期卜辞有“吕”字,它是說文“呂”字的初文。后来“■”字在偏旁中多变作“吕”,与“呂”字的初文混淆不分,学者往往莫之能辨,今列四証以明之。卜辞中的“■”字多作为祭名的“■”字用,如“氏■眔奠”  相似文献   

10.
评《金文形义通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非常悠久,可惜起初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简帛之类易腐朽的物质,所以目前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简帛文书,时代最早的只是东周后期的.时代更早的毛笔写的文字,偶而也在商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和卜用甲骨上遇到,最近在郑州小双桥遗址发现的用毛笔写在陶器上的文字,年代显然早于殷墟的甲骨刻辞.但是,考古上已发现的商代的毛笔书写的文字,不是单个的字,就是简短的残辞.在西周晚期的虢国贵族大墓中虽已发现了一些用毛笔写在玉简上的遗策,至今尚未发表.而在侯马、温县等地发现的毛笔写在玉石片上的盟书,年代已和楚墓中发现的毛笔写的简策和帛书相近了.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记载,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建于夏。可是,由于学者考释分歧,殷墟卜辞字书中有没有“夏”字还未有定论,因此,有人认为殷商时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甚至怀疑我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夏王朝。笔者重新考查了殷墟甲骨文字,认为陈梦家先生考证殷墟卜辞中“”(以下用~代)为夏字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陈唯声在《北方论丛》1996年第4期著文,对中国文明起源于夏代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夏以前的五帝时代,已具备了时代应具备的条件:金属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较普遍使用,城镇形成与出现较大规模的宫殿建筑,并出现了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特别是当时国家机构已经形成,甚至相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官制始于何时?纬书说“隧皇、伏羲既有官……但无文字以知其官号也”(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引《春秋纬·命历序》)。谓伏羲时已进入阶级社会,唐兰也有这种说法,但尚难成定论。我们探索楚官的源流,还只能从夏、商、周三代开始。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认为骆越人没有创造过自己的文字,只有唐宋时期骆越人的后裔壮族人民借源汉字创造过“土俗字”这一传统看法,几乎一直在学术界占着统治的地位。当然,也曾有人认为,在广西左江流域发现的崖壁画是骆越人的“语言符号”。不过,这种看法,很快就被传统的看法否定了。近年来,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土俗字”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  相似文献   

15.
兰天 《人文杂志》2003,(5):151-154
《四十二章经》历来被认作是中国佛经的“第一译” ,但在近、现代却受到了广泛的怀疑 ,当代许多学者在论述佛教初传时 ,对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四十二章经》的版本考释、不同版本的文字、思想对比 ,并通过对当时社会佛法流传状况的分析 ,确认它为定稿于东汉明帝至桓帝初年 (公元 1世纪中后期至 2世纪中前期 )的整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佛法而成的“编译”之作 ,定稿人不详 ,由此肯定了此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译”的地位 ,并明确将其列为《阿含》类小乘佛典  相似文献   

16.
精彩小品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其中一些汉字的来由,与我国一些现代名人有关,说起来极富情趣。 “猹”字为鲁迅所造。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曾写闰土讲述的一种小动物吃西瓜的故事,这动物音“查”,但汉字没有这个字,于是鲁迅造了一个“猹”字。 刘半农造“她”字。“五四”时期,作家刘半农认为,白话文兴起,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字是不够的。1920年8月,刘半农发表《她字问题》一文,刊于上海《时事新报》上。为推广使用“她”字,刘半农  相似文献   

17.
陈东冠同志在《复旦学报》1979年第一期《“共同美”在哪里?》一文中说:“美的意识从诞生的时候起,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个观点恰恰被历史实践所否定。考古发掘向我们展示了远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便有了美的意识,有装饰自己的习俗。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里,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的穿孔的石珠、海贝、兽牙,而这些都是美的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如西安半坡陶器上绘有的人面、鱼,庙底沟陶器上绘有的鸟、蛙等等,都显示了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人们创作出的清新、活泼以及难以仿效的天真稚气的美。可见,远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便具有了美的意识,根本不具有什么鲜明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8.
战国秦汉漆器铭文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秦汉漆器往往在其底部内外烙印、针刻和漆书少者一、二字,多者几十字的铭文。它们大多是制作时戳印上去的,但也有少数为使用者刻写的。这些铭文、题记不仅对研究漆器手工业的性质、生产程序和产品销路等提供了确切的文字依据,而且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宝贵文献。我们根据出土该时期的漆器铭文,将其内容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带“亭”、“市”、“工官”戳记;二是写有使用者姓氏或兼吉祥祝福之言;  相似文献   

19.
瓠(■)字是甲骨文重要偏旁之一,由此孳乳出瓢、卣等一系列文字。其中,从人从瓠的■字,与古人佩瓢济水(以防溺亡)记载及《康熙字典》"济涉腰瓠曰浮"解释相符合,它正是人佩瓠、匏漂浮(于水中)的符号表达,故释读为浮。■字形蕴涵着浮之字义。从瓠从犬的■字,是一个形声字。犬表示该种动物的属性,瓠是其读音。  相似文献   

20.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昂奇《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于1240年鼠儿年七月成书的,当时以回鹘式蒙古文写就是肯定的。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实行文字改革,于1269年开始推行“蒙古新字”,又称“国字”(即八思巴字),后不久,将秘史转写成国字本(即八思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