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渊明 《职业》2009,(8):30-30
你曾听过有些资深面试官说自己能在三分钟时间内看懂一个人吗?其实这是可以做到的,一方面它需要丰富的阅历与对人性的极强敏感度,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某种技能与方法——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解读人性的密码,透过肢体语言这扇窗口我们可以迅速;隹确地了解、判断一个初次谋面的人。  相似文献   

2.
这曾经是地球上的最佳就餐地点:服务温馨,位置方便,景色秀美,食物新鲜温热。价格—还有比这更便宜的吗?来自母亲胸膛的乳汁,是最为独特的特价供应主菜。但它现在却面临绝迹的危险。尽管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呼吁坚持母乳喂养,五十年中母乳喂养仍在不断减少。美国的婴儿曾经能确保享受两年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3.
《中外书摘》2009,(10):84-86
牛年春节刚过,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一事就闹得沸沸扬扬,我接到了七八家媒体的采访要求。记者们问:OMP是什么?它有害吗?它有好处吗?它的添加量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马各 《职业》2011,(2):19-19
2008年,我们曾经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过这样的提问:①你到技校对数学课有兴趣吗?②你有信心学好它吗?③你爱数学吗?④你喜欢教数学吗?⑤你对学生爱上数学有信心吗?得到的否定回答,让我们意识到当前  相似文献   

5.
赵倩 《金色年华》2007,(5):29-29
有谁直呼娘亲的名字而做娘的不恼不气还感到温馨的吗?大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人。每次给母亲去电话,先喊“秀兰同志”,然后娘俩才说三道四。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忘年交哪!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14,(12):15-15
编辑同志:我们老两口拿出39万元资助儿子儿媳买了一套房,言明其中25万为赠予,14万为借贷,并写下协议,在说明钱款性质的同时又约定我们老夫妇享有所购房屋的居住权。5年过去,儿子和儿媳离婚,两人协议购房债务由儿媳常某承担,房子也归常某所有。常某要求我们搬出。这房子本来是我们掏钱资助儿子买的,而且还有书面约定可以长期居住,现在他们离婚了,难道我们就不能住了吗?  相似文献   

7.
助人自助、关爱、接纳、利他主义等都是我们社工明白的专业理念,但是,仅仅明白这些理论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工吗?当我们面对重度残疾、歪眼斜嘴、浑身散发恶臭、脾气极坏的服务对象时,我们真的能做到关爱和接纳吗?当一个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服务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能秉持专业的价值观吗?  相似文献   

8.
想想看,你最近是不是常常无缘无故感到疲劳,而这种疲劳休息也无济于事?你是不是会经常感冒,只要同办公室有一个同事感冒,你就会马上跟进?还有,你是不是会不规律的头疼,颈椎疼,而且经常心烦意乱地从一间办公室匆匆忙忙走到另一间办公室,却忘了自己要去干什么?你失眠吗?你会无端焦虑吗?你经常精神不振吗? 上述症状,如果你具而其一二,那么,医生提酲你:你可能已经坠入了习惯性减压方法的甜蜜陷阱,诱发了“Decompression(减压)综合征”。因为,有些习惯性减压方式虽然是我们常用的,司空见惯的,但它却是危险的,长久沉迷其中,不但难以减压,新的压力又会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舆论强烈诟病“收容遣送”的恶法与褒扬“自愿救助”的人性化新法之后,时隔两年,当高涨的社会情绪已经平息,当我们在街市反复遭遇那些乞讨者的熟悉面孔,当我们看到职业乞丐的新奇装束和花样繁多的“新乞讨现象”,禁不住要问:从“强制收容”到“自愿救助”真的能够跨越吗?收容遣送制度废除后留下的管理空洞应由谁来填补?社会的情绪真正能够代替理性的设计吗?在制度改革中超越现实地追求某种抽象的价值理念(如受助者的自由、自愿、尊严等),是否能够经受得住中国现实的考验?在政府和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下,如何解决城市流浪乞讨——这个与现代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值得所有社会学者和管理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家”这一词语的语意磁场始终是与形象磁场交织在一起的,以感性的意向形式构成词语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物化的房子,更是温馨、宁静、归属的意向圈,在某种情况下,它甚至是心灵滋润的代名词。在“家”里享受艺术,一直是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回归之路。家的场所意义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你想拥有一本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图书吗?你想自己的结婚喜帖与众不同吗?你想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做成台历摆在桌上吗?没问题!别忘了,我们生活在定制时代,个性化印刷正在流行。  相似文献   

12.
《现代妇女》2007,(12):12-15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2007即将过去,2008要来了!不论是生活、工作、自我……我们总是渴望着出现某种改变,然而是否每次改变都能带来良好的结果呢?哪种改变是你更为期待的呢?你又为改变做好了哪些准备呢?2008,新的期盼!  相似文献   

13.
《金色年华》2013,(6):65-67
你有多久没有听到真话了?从什么时候起,每每有真话出来,就好像在我们的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炸出了一声惊雷,媒体大肆报道,当事人扬名立万,官方如履薄冰,民众肆意围观……然后,如同一场不知适为何开始的狂欢,它了无声息的,又在不知为何中偃旗息鼓。是我们走的太快不懂得辨别了吗?以至于,丢失了说真话的本能?所以,我们选择了钟南山,在各种假话空话虚与委蛇表里不一的言论已经将我们这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就让我们注入一些真话的力量吧!  相似文献   

14.
M 《女性大世界》2004,(8):88-89
听说吸脂是最痛的手术,真的吗? 吸脂手术危险度有多高? 吸脂效果与花费,值不值得呢? 可以减少体重吗? 会不会复胖? 所有你对吸脂的一大堆困扰,我们替你请教了整形医师与吸过脂的美眉,听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5.
牧野 《老年世界》2011,(19):30-30
你想聆听大自然赋予的奇幻的音乐吗?那么,我们可以为你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其沙漠里找到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就是国家级的旅游胜地“银肯响沙”。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他突然问我,你带私人护照了吗?我说:“出国怎么能不带护照呢?”他就跟我说:“我们结婚吧,明天就去注册,好吗?” 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一切又都是那么顺利,似乎是上天早就注定好了似的。而五年后。他的离我而去,也仿佛是注定好了一样。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信     
不知为何,妈妈的这封信被我保存了整整八年。是自责吗?妈妈去世前的确如此,我每读一遍都似万箭穿心。是忏悔吗?妈妈去世后无疑为它,每读一遍都泪如泉涌。这封信写于2004年10月25日,这一年妈妈已是八十六岁高龄。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各人的价值高下,常常以其所获得的成就而定。我们一定要问的是:“他是干什么的呢?”而不一定问:“他是谁?”我们常常重视他的名衔、工作、成就、职位和社会地位,因为这一切很重要。对于一个人的最低评价就是一事无成。工作、发迹、金钱——还有比这一切更重要的吗?问题就在于:仅仅是这些,就能使人变得幸福吗?  相似文献   

19.
牛老车未破──我有一个温馨的家程之常碰到一些热情的观众善意地对我说:“程老,退休了吧,还到处跑啊?该在家享享清福啦!”有些上海观众,见我上街骑自行车,也是好心地劝我:“程老,您这么大年纪了,还骑自行车呀?叫辆出租汽车么!”观众朋友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使...  相似文献   

20.
戴奇斌 《当代老年》2014,(12):41-41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疼痛,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亚健康有关,除了吃药止痛,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其实,在你身体上就藏着止痛“钥匙”。解除头痛的钥匙——揪揉两眉间无论感冒还是心烦,头痛总是紧紧相连。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因为那把解除您头痛的钥匙就藏在两眉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