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空间结构调整与空间分布秩序反映的是陕西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发展和增长的综合能力.并由经济、资源、社会、环境等子系统构成,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形成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入手.根据竞争力协同发展理论.从集群企业竞争力、集群集聚竞争力、集群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建立产业集群评价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模型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和空间回归模型,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异的过程。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空间集聚格局日趋显著,且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分别演变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相对集聚区。造成这一分异现象的成因是各种内生因子和宏观经济环境因子的区域间差异及其循环累积作用、空间自相关性的空间近邻效应及极化——涓滴效应。  相似文献   

4.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提出,旨在解决多维度空间变量的结构关系.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将样本数据的空间效应纳入回归模型,以求改善传统计量的精确性与变量指标的可比性问题,为构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提供一套可行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方基础研究能力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对中国省域地方基础研究能力进行的计量分析发现:中国31个省域基础研究能力主要依赖政府的经费投入和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来体现,科研平台建设和国家973重点项目计划对于地方基础研究能力的贡献不显著,科研团队建设没有对基础研究表现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距离教育、教学观念也在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广播电视和印刷材料为主要媒体的传统的远距离教育形式正在受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新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的严峻挑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要求我们的远距离教育有更大的开放性,有更多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远臣高教育的开放性的特征是它的适应性。一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与开发,为社会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最优的教育服务。二是要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制定较为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使…  相似文献   

7.
文章使用物质流核算方法,对江苏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进行初步估算.发现:2007年,直接物质投入量、物质需求总量、物质消耗强度、物质生产力、隐藏流和国内生产排除量分别为190×106吨、2880×106吨、37.8吨/人、131.5美元/吨、2689×106吨和78×106吨,并且总体变化趋势是逐年上升的;物质消耗强度和物质生产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隐藏流巨大,其主要来源是基本建设投资和能源消耗,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安全作为中国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PSR模型建立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泰尔指数对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研究表明: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由较不安全等级向较安全等级转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分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均衡,呈"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影响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农膜施用强度、城镇化水平和复种指数,2018年障碍度分别为12.1%、8.2%、13.4%、17.9%、14.4%;从长远看,生态压力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增强,生态状态准则层和生态响应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减弱。在未来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构建施肥、施药、施膜安全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尚正永 《统计与决策》2007,(21):129-131
本文通过选取13个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远高于资本投入,各省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资本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强于资本要素积累效应;由于资本和中间投入一阶系数显著时变上升,资本和中间投入的技术进步偏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来源,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统计学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河北省各市旅游经济规模综合排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各市进行分类,两种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引力模型对河北省各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强度进行测算,进而对比分析各城市对周边区域旅游经济的辐射能力,借助ArcGIS10.5可视化11个城市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网络图。结果发现:河北省旅游经济具有"双核四驱"的特征,即以石家庄、保定为核心的中部旅游带以及以秦皇岛、承德的东北部旅游带;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石家庄旅游经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最大,沧州最小。整体来看,形成了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旅游经济辐射圈。  相似文献   

12.
文章构造了由指标体系设计、单要素(指标)评价、综合评价和综合分析等流程构成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评价模型,以IMD1998~2005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本文构造的评价模型金融体系竞争力特别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考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标准。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运行机理出发,从物质流分析的视角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展开相关实证分析,力图由点及面,为中国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宋辉 《统计研究》2012,29(10):90-95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评价方法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公信力及推进“企业一套表”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针对河北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评价方法问题,首先,对统计基层基础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河北省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老虑不同地区形成的代表性差异,科学选择试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县、乡两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评价方法的具体思路和实施办法,重点对如何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初步实施、以点带面,促进了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动,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高于东部、西部地区。(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期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极化现象消失后又重现,东部地区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两极化趋势减弱。(4)传统Markov链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进一步引入空间因素后发现,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时间越长,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源消耗与节约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五个方面,构建包含28个指标的两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分别测算2010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情况.ward聚类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出34个地级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葛翔宇  汪霞 《统计与决策》2017,(10):162-165
如何衡量和提高金融效率水平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运用随机非参数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3-2015年我国各区域的金融投入产出效率,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分析我国金融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效率水平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金融效率水平最低,但各区域的金融效率水平都在提高,而且金融效率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同时,我国各地区金融效率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部分地区空间相关性或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亚菲  谢清华 《统计研究》2014,31(11):66-71
本文核算了中国3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98-2011 年的区域内物质消耗(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DMC),并利用可扩展的随机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 STIRPAT)模型考察人口、财富、城镇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因素对中国区域资源消耗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DMC 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资源消耗基本成上升趋势;影响资源消耗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均GDP 和人口,城镇化对区域DMC 的增长贡献相对较小,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分析四大经济板块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差异程度.运用Super-SBM视窗分析技术着重分析了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绿色经济效率随窗口变动时的效率变化.之后运用变参数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从经济发展状况、开放程度、地区因素和自主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考察它们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FA—PCA综合评价模型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梳理出两者结合运用的思路(FA-PCA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