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加强教育统计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统计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手段,教育统计更加高效、准确。在这种信息化条件下,对教育统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教育统计队伍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高效化的突出问题。一、加强教育统计队伍建设,是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对皖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1992~2010年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十二五时期影响安徽农民收入倍增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受教育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农业大省与农民工流动的省情对安徽农民增收影响极大,皖北地区的土地流转、政府引导、农民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等问题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而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还没有产生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计算2006-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的区域创新及信息化评价指数,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创新要滞后于区域信息化;(2)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虽然逐年向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考察期内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3)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物流信息化服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机理,建立了物流系统中的熵流模型,以北京市为案例做了实证分析,为我国物流信息化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选取浙江省1978~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浙江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纪人的出现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它在推动传统农业与市场经济接轨中已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相似文献   

7.
发展武汉第三方物流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是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节约性,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效支撑;是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了识别金融危机对物流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文章选取13家中国物流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KMV模型计算其在2008年第3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间的违约距离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物流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影响显著,而物流上市公司的信用状态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9.
江苏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聚效应视角构建区域交通物流产业生产函数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计算出江苏交通物流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对江苏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江苏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在1995-2009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数与其集聚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所发挥的效应非常显著;交通物流产业集聚推动了江苏区域交通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0):108-114
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传统物流业和高端物流业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政府营商环境因素对物流集群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物流信用对物流集群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行政审批和交通运输对物流集群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土地供给对物流集群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同时,高端物流业在物流信用与物流集群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传统物流业和高端物流业分别在行政审批、土地供给、交通运输与物流集群间具有不显著的中介作用。当前,政府应高度重视物流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端物流业,不断优化物流营商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中国物流集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四川现代化建设基础有重要意义。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目前还存在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设施网络有待完善、数字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好的重庆、河南、江苏三省(市)相关发展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四川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湖县将加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主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据最新统计表明:该县农民经纪人队伍已发展至近万人,上半年营销总额达2亿元,农民人均营销额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二成。经营范围覆盖畜禽、蔬菜、水产品以及其它特经作物产品。恒济乡苗庄村苗林中专营荷藕批发,年营销总额达1000万元。沿河乡自强村苟扣銮,生产经营一体化,养殖鱼、虾、蟹、河蚌,总面积近3000亩,年经营纯收入上百万元,带动周围32户农户共同致富。该县农民经纪人队伍有四种基本组织形式:一是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信息化指数模型,测算了1985~1997 年山东省信息化指数,建立了信息化指数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型,并对山东省1998~2000 年信息化水平做了外推预测。结果表明,尽管进入90 年代以来山东省的信息化发展很快,但目前山东省的信息化程度仅相当于美国70 年代的水平。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开发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政策不可或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建立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则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政策,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构建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对皖中、皖南、皖北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和经济物流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提出安徽省现代物流体系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文章通过选择影响物流需求等10个指标构建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西部地区12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运用R型因子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先运用R型因子分析从相对较多的影响指标提取两个公共因子,再运用基于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分析法将西部12个省份物流发展水平分为3个灰类.最后提出了针对西部12个省份物流发展水平的物流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1999~2012年我国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然后基于外商投资“数量扩张”和“技术提升”视角,实证分析了外商投资质量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量扩张式的外商投资规模增加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基于技术提升的外商投资质量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外商投资技术水平和盈利水平对物流产业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盈利水平与外商投资规模在影响我国物流产业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经济景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遴选出40个对物流业运行景气变动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模型(MTV)构建了物流业运行景气变动指数,并根据景气、指数满足的模型预测了物流业在2010~2014年的景气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化的物流业景气变动状况同宏观经济大势是吻合的,显示出MTV模型对错综复杂的物流业的景气变动分析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对推动建立能够科学、系统、综合、及时监测反映物流发展运行的指标体系及物流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1、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内在联系电子商务将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高效的运行效率需要高效的物流运作与之相配套,第三方物流成为满足企业电子商务配送需求的首选;电子商务赋予第三方物流新的特点.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全球物流业带来新的变化,使现代第三方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下,选取2001—2014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信息化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且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制约而存在双重门限效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增强;人均研发资本投入、出口交货值和政府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技术引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