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1996-2006年间东部地区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和三大产业呈现扩散效应.东部地区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经济中第一产业的构成率呈现收敛效应,对第二、三产业的构成率呈现扩散效应.并探究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概念、三种模式等,并利用博弈理论对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上,文章建立了集群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扩散机理,并通过对国家和省高新科技园区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集群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扩散的知识与信息共享、人才资源获取和资金资源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0.01的水平下,横向关系资本对知识与信息共享的影响程度最大,外部社会关系资本对人才资源和资金获取的影响最大,创新扩散渠道对技术创新扩散绩效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人才资源渠道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探讨各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要求,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九方格矩阵.分析九方格矩阵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协调型的匹配关系,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最佳定位;伴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按照渐进的方式沿着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轨迹进行演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深入,扩散模型的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考虑到数学表达式的复杂性以及缺乏合适的分析工具,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改进的Bass模型,力图使改进模型综合考虑扩散过程中不采用——等待采用——采用三阶段中时间延迟性、企业随机进入或退出技术创新市场所造成的市场潜力波动以及技术创新扩散的非独立性,并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化的模式。为全面评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界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油气资源富集的8个省级地区进行分析,得出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的两个公共因子。对西部与华北地区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能力进行了排序,发现中国石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大方面提出了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总体规模、相对产出和相对投入为主要成分,揭示了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别判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文章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通过构建链形结构的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和两个子过程效率都偏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技术转化过程并不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两过程效率的一高一低或双重低效;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和信息,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对知识、技术进行再加工,通过组织生产和扩散实现经济效益的能力.从技术创新过程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化工产业也开始面对来自资源、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解决发展化工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利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为此,文章基于中国化工产业的九大行业1999~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我国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并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创造就业、人才培养、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扩大出口、企业家精神形成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全国5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发现: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效率(crste)均值为0.768、纯技术效率(vrste)均值为0.838、规模效率(scale)均值为0.920;采用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分级结果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绩效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3.
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通过构建网络SBM模型和Tobit模型,较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形成了以原始创新资源投入为主,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资源投入为辅的创新模式;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效率和两子过程效率都较低,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相对于技术研发过程的低效而言,技术转化过程并不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表现为两过程效率的双重低下或一高一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005~2009年中国八大陶瓷产业集群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进行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发现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效率发展不平衡,且总体存在技术无效率,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同时,为清晰地描述各陶瓷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文章利用spss软件对各集群技术创新效率与创新投入均值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较好的区分了八大陶瓷产业集群的不同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创新模式做出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FAHP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复杂性,对其综合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就非常重要.采用三角模糊数构造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符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性的特点,能够比较科学地客观地确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严重制约着浙江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纺织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关系模型,通过对195家浙江纺织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纺织业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纺织材料创新对产业竞争力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最后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以提升浙江省纺织业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和约束性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并针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蕾 《统计与决策》2016,(7):108-111
文章考察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的权变因素,构建了各因素与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逻辑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新网络、知识流动、社会资本、研发系统、创意产业链、创新理念等要素对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据此得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石油企业的特殊性,专家往往用不确定的模糊数值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首先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针对各指标对石油企业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利用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建立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用实例验证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已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所释放出的巨大经济能量,使规模以下工业经济成为支持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进而也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立足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区位熵系数,找出连云港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中具有产业集群趋势的主要行业,并运用波特"钻石模型",选取典型行业进行竞争力评价,从而提出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相结合,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园区建设与跨区域整合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