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度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指标--二元测度系数.从理论上说,二元测度系数可以使我们从纯农业经济(指百分之百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化的全过程这一角度来认识和分析二元经济结构.本文最后应用我国的统计数据对二元测度系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国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统计分析工具.文章总结和回顾了基尼系数的各种算法,在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前提下,既考虑城乡收入之间的差异性又兼顾二者的相关性,结合中国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探究适合中国实际的基尼系数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人口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拥有13亿人口,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特别在经济快速增长、结构升级、城市化提速的过程中,人口变动的复杂性很突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发展因素的二部门经济模型,从金融资产规模扩张和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198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金融资产规模越大,城乡金融资源配置越合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速度越快。因此,为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在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同时注意金融资产规模扩张和城乡金融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水平、生活富裕程度,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利于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有利于扩大我国居民的需求,有利于推动现代化与工业化的更快发展。因此,有必要科学地预测城市化水平的未来变化趋势,以此把握城市化的动态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此,只有选择一种预测精度较高的模型进行预测,才能获得比较可靠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区域差距,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越来越强.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必须树立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覃茂福 《统计研究》2006,23(9):75-78
二元经济是传统农业经济向一元现代经济发展的过渡经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指二元经济中农业相对比重逐渐缩小,非农相对比重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结构转换升级,最终变为一元现代经济。本文以广西为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广西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特征在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转换。广西是民族自治区,也是欠发达地区,其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判断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调控方式的选择。在索洛模型框架下结合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构建经济增长系统模型,并提供利用经济结构演变信息来预测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简单方法;根据实际经济数据和对未来结构转型的情形设定,对中国"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率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明显下降,大约处于6.22%7.17%之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为动力的新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城经济的实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山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山东省县域二元结构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调整二元结构达到调整山东县域结构的目的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三个主要测度指标。由于二元反差指数采用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而不像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采用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不像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的意义那么直接和明晰。本文从数学、逻辑和理论三个角度分析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制。借助2003年全国31个省区截面数据从静态角度实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显示二元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1978-2007年二元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指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元经济结构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增长将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刺激作用会增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相对低下的问题,关键在于及早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12.
吕伟 《四川省情》2007,(8):29-30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四川乃至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  相似文献   

13.
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北省2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予以测定分析,并指出目前必须在政策上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部门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农村改革土地制度,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湖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助于失业率和各年龄阶段人口比重对生产函数进行细化,并结合二元经济结构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人口年龄结构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模型,研究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通胀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分析并发现了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能显著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可得出,0~14岁人口比重上升会抑制通货膨胀,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会促进通货膨胀,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增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待验证.实证结果表明,0~14岁人口比重增加会显著抑制通货膨胀,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将显著促进通货膨胀,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比重对通货膨胀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一、广东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为产值和劳动力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其测度指标是两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和产值比重,二元经济结构的消减意味着农业部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逐渐降低,而非农部门的两个比重却相应提高。可用以下三个指  相似文献   

16.
基尼系数能『二元解析』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日报》发表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解析》一文提出,我国存在城镇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社会宏观形势,最好将农村和城镇分开来考察。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也曾提出:中国是个二元经济的国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别很大,不能笼统地用基尼数来说明问题,应按中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来分析。 基尼系数是干什么用的,我想,《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解析》作者和厉先生应该比我辈这些经济学门外汉更清楚。基尼系数就是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正比:基尼系数高,表明收…  相似文献   

17.
两岸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大陆经历了高速工业化和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世人所钦佩,同属中国的台湾则已成为了一个举世公认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工业化的过程也是结构不断变动和调整的过程.经济结构作为以往工业化的结果和未来工业化的基础,已成为判断工业化成果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建立新兴古典模型,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机理,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乡二元结构的测度及其变革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文章构建了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金融发展如何更好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