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蔡春霞 《山西统计》2002,(4):19-19,38
组合证券投资是分散投资风险的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每个投资者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风险 ,获取最大收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才能实现呢 ?本文通过对马科维茨模型及Lindo统计软件的综合应用 ,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很好的方法 ,对于中小投资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投资者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投资分析方法来帮助其投资决策,可以说是否运用投资分析方法仍是判断理性投资和盲目投资的关键。迄今为止,虽然理论和实践中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众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三大类: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以及以“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投资理论。现实中除前两类分析方法被普遍使用外,第三类分析方法则由于理论的艰涩以及运用的复杂,而仅为少数专业人士和机构所关注并作部分运用尝试。  相似文献   

3.
证券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和投资风险的大小。由于证券投资收益受证券市场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将其看作随机变量,我们可以利用一定时间内某种证券收益率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来衡量该种证券的获利能力和风险。诺贝尔奖得主Markowitz提出的证券组合优化均值方差模型奠定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均表明,通过组合投资确实能减少证券投资的风险。一、组合证券投资优化模型设投资者选择了n种证券,其收益率分别为Ri(i—l,2……n)为随机变量,其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为r;(i—l,2……n)及a;‘(i—1,2……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传统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构建了一个包含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价格效应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能源强度的微观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基础设施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途径以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流量会通过结构效应影响能源强度,而基础设施投资存量则分别通过技术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能源强度,但是,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基础设施对能源强度的上述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优先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同时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后延有利于提升能源效率,确保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人们金融意识和证券投资意识的日益增强,投资者更加注重规避投资风险。在传统的投资分析中,大都以定性的方法来说明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本文利用概率论原理对证券投资组合作一探讨,以便投资者从定量的角度对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有较深刻的了解。一、证券组合收街与风险的计葬在证券投资中,假定资金12OO元全部投资于证券甲或证券己或证券丙,收益正、负300元的概率分别为:二。”““”””—”—“—”“”“’”“”“‘”“7”且3”则证券甲、或证券乙、或证券丙的收益都是一随机变量,如用xl、x2、23表示,它们的平均收益…  相似文献   

7.
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再次降低银行利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2.07%下调为1.89%,这是1996年开始连续降低银行存货款利率的第8次降息,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央行第1次降低利率。这次降息虽然从根本目的上看是为确保2002年宏观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但是  相似文献   

8.
机会成本是指为投资某一项目而牺牲的其它项目中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或价值。在证券投资市场中,投资者必须充分应用机会成本原理来选择投资目标。本文希冀通过利率对证券投资机会成本的影响分析能使证券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冒险。一、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假设某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盈利每年都在增长,增长率是常数g,而且公司不再向外筹措新的资本,公司的利润留成比例不变,公司总资本的增长仅来源于利润留成,这样每股股票的盈利和红利就有了相同的增长率g。设每股红利在当年为n,次年为DI,……,第t年为h,则…  相似文献   

9.
证券组合投资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组合投资是现代投资的重要形式。文章依据证券组合投资的特性 ,提出了进行证券组合投资分析的统计指标 ,并针对证券组合的不同情况 ,提出了投资者的不同心理预期的矩阵形式的数学模型及模型的最优解。并对β系数及其应用、以及进行证券组合分析的数学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地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波动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经典的Busse模型,以中信指数为因子确定市场基准组合,构建了与基金投资风格相似的模拟组合并与原有基金的波动择时系数进行对比,建立了我国基金波动择时能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知,我国基金波动择时能力和基金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基金经理人具有一定的波动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腊生  翟淑萍 《统计研究》2009,26(10):95-102
 证券资产作为以获取未来收益为目的投资工具,它在价格形成及其市场运行模式上都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基于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资产定价理论虽然在理论体系及其形式化上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投资者理性和投资者具有完全一致的预期这两个基本假定在现实证券市场投资中却难以得到满足。本文更现实地依据投资者预期形成的差异,讨论了非一致有限理性预期下的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提出了基于混合预期的噪声交易模型。同时本文还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相关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克服了行为金融学中噪声交易模型不能用于实证分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陈军 《浙江统计》1997,(8):21-22
财务分析是运用财务报表的统计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的核心。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财务比率分析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进行证券投资,获得理想的报酬。从投资者的需要来看,证券投资的财务比率分析指标,主要可分以下四种类型:一、流动能力比率流动能力比率是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主要指标,具体可分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种。1、流动比率。它是用流动资产总额对流动负债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通常认为,理想的流动比率是…  相似文献   

13.
对证券组合投资收益率与风险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论述了证券组合投资的积极意义 ,并用实例对风险和收益率进行了测度。  相似文献   

14.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国内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对FDI在我国对经济增长及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FDI的进入并没有对国内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择券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容 《统计与决策》2005,(2):105-107
本文首先对国外基金择券择时能力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然后将Heriksson和Merton(1981)引入虚变量的模型以及Chng和Shafiqur(1990)利用方程残差衡量基金绩效的模型修正后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2002年业绩进行评估.实证研究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选的基金有择券择时能力,且有部分基金显现出显著的负向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O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组合决策面临现实证券市场中大量数据,传统算法很难解决这一问题.粒子群算法(PSO)是新近出现的一种仿生算法,具有简单容易实现,而且随机搜索的优点,使得搜索不易陷于局部最优,文章将具有智能化且易于实现的粒子群算法应用到证券投资组合决策中,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组合决策中是有效的,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组合证券投资的统计决策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证券投资者进行某项投资,其收益率为r,由于它受证券市场以及股份企业经营业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r是一个随机变量,我们自然用其数学期望E(r)代表这种证券预期收益率的大小,E(r)越大这种证券的获利能力越强。证券市场受到许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的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确定合适的证券组合的投资比例,可使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达到投资者满意的程度,这对投资者具有指导意义,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为指导,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系统探讨了证券投资的社会功能,揭示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社会公众的投资意识,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凡  冯华 《统计与决策》2020,(8):115-118
文章使用我国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检验要素价格差异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检验了要素价格差异通过刺激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差异对区域技术进步总体具有显著正效应。要素价格差异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机制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