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视觉”是一个并不显见却又至关重要的议题.首先,技术作为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得以展开的内在逻辑起点,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生成及其内在价值主要是以视觉的文化再生产方式得以呈现的.在一个关乎技术与文化再生产复杂关系的问题域中,无所不在的“视觉”因素成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次,借助光晕与震惊、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政治审美化与艺术政治化等一系列关键概念,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现实功能指向问题,可以在视觉维度得到充分的揭示.最后,对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理论效应问题,不仅要立足于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全球语境,更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文化生态,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视域中予以审慎考察.  相似文献   

2.
李巍 《理论界》2023,(5):81-88
对现代性的思考贯穿于本雅明的整个学术生涯,早期通过对巴洛克戏剧的研究,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寓言特征,它多义含混且世俗化。中期通过对灵韵艺术的思考,确定了现代艺术特征的形成取决于机械复制技术,现代非灵韵艺术继承了巴洛克寓言的关键特征,并且具备了现实的政治解放潜力。后期本雅明将现代性的思考扩大到日常都市生活之中,现代都市充满着揭示时代本质的辩证意象,它们是拱廊街、商店、地铁还有人群,它们提供了新的生存体验,人们凭此可以从原本的线性历史中爆破出来,也能将人群凝结为新的革命阶级。  相似文献   

3.
"惊颤体验"是理解本雅明现代性理念的重要术语,但在传播、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分歧。通过探究本雅明对该术语的思考与提出过程,查阅德文词典,剖析该理论的深层内涵,对该术语作出界定:中译"惊颤体验"更能体现本雅明关于现代性生存的思考与救赎思想。同时,本雅明"惊颤体验"概念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社会学、美学等,本雅明"惊颤体验"的提出对"惊颤"理论作出了集大成的贡献。本雅明对"惊颤体验"的矛盾态度反映了他对现代性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4.
王才勇 《社会科学》2012,(8):127-133
本雅明通过对文学(艺术)中各种现代性转向(波德莱尔、普如斯特、布莱希特、卡夫卡等)的关注和研究,发现了现代艺术经验背后隐藏着的社会变迁,进而揭示出了精神世界的嬗变。此间,由于看到了这个嬗变中不尽人意的地方,转而实施救赎,对现代性的弊端展开了批判。其灵韵思想和都市经验就是这条思想路径的集中体现。灵韵思想使他有了对艺术现代性的深刻揭示,都市体验披露了现代性的源起。而此间展现的批判态度则使他成了20世纪修复现代性的重要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黄春燕 《学术研究》2005,(7):116-119
本雅明以别具一格的文化批评方法实践批评家的"谋略".对艺术界的深刻洞察总是使其能够在词汇中接续与社会历史的内在关联,词汇的阐释抗拒了体系的构建,这种方法体现出一种怀疑知识而追寻真理的态度.诸如灵韵、震惊、寓言等被印上本雅明独特标记的词汇,在人们不断接近真理的路途中具有了意义.这启发我们在词汇中开辟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空间,以词汇连接起日益遥远的文化传统.本雅明将艺术置于世界这一文本中进行观照,又在对艺术现实的审视中探究大众的命运,希望大众在古典艺术品灵韵消散的欢歌中释放革命的力量,却又在对灵韵的追恋中悲悯大众经验的贫乏.他将城市生活凝结在有关巴黎拱廊街研究的意象交错中,而这些意象又在日常生活理论中延续了艺术与大众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界面是如何组成和构造审美经验的,其出发点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文章先从细部讨论本雅明的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的观念,而后把数据库作为范式模型,勾勒出创建计算机对象的基本操作,最后解释为什么说数据库从本体论上把以展示价值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作品转变为以操控价值为特征的后现代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在通读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著述的基础上,梳理了本雅明两次艺术比较研究的理路,并对寓言与象征、灵韵与震惊等一系列解读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甚至后现代艺术的钥匙式的美学范畴进行了勘定。   相似文献   

8.
在理性主义传统中,价值观念本来就应是可以普遍化的.传统儒学只蕴涵了有限的价值普遍主叉,并在近代发生了变化.古代儒家只有"相同性的平等",而现代性的价值观则强调"公正的平等".平等主义与普遍主义处于同一个现代性观念谱系之中,"平等"表现出强烈的普遍主义冲动,但其实现却受到历史文化的制约,因而总是表现为特殊的.现代性价值处于一种自我反驳的状况,而这种矛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理解和解决.现代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给平等注入了"不知足"的动力,而东亚社会在处理地位、特权和权威等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灵氛是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距离感、真实性、自律性和崇拜价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入点,本雅明揭示了灵氛的内涵和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复制艺术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什的文化现代性批判主要聚焦于以科学和艺术为代表的高雅文化。他认为,文化现代性的内核仍旧是启蒙,而启蒙本身包含着理性和想象的对立和互补。马尔库什对现代性和后现代的理解既不同于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现代性的拥护者,也不同于以利奥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在马尔库什看来,文化现代性是悖论的,一方面它呈现为一股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继续发挥着整合分裂的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价值和价值观的功能。在当代,伴随着“作者已死”“艺术终结”“理论终结”的声音,现代知识话语被席卷进反本质主义或泛本质主义的“后理论”语境中,现代人生活在既有规范和标准逐渐失效的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马尔库什对现代文化一般特征的描述及其内涵的深刻辨析,无疑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雅明早期的代表作品在现代性视阈下进行解读,发现并呈示出隐含在青年本雅明哲学思想中的逻辑线索--通过艺术获得真理的救赎.笔者在文中把本雅明写于1916年的"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视为其早期(乃至更晚些)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而其<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以前的作品则是这一起点的内在逻辑的展开,即经过把隐含在"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中的思想萌芽由潜能逐渐发展为现实这一渐进的过程,本雅明实现了他独特的艺术-真理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作品与作家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加速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价值的降低。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的全新阐释,给艺术生产提供了更广泛的理论发展空间。同时,艺术生产理论也避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说”、“镜子说”等过分强调客体贬主体作用的不足,而把艺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就使得艺术创作最终走下神坛,成为可以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政治现代性是围绕现代性的两大根基(主体性与理性)的展开而获得的政治旨趣,是理性在政治领域得以实现的结果.通过对政治现代性的主体性维度、现代制度维度以及现代价值三个维度的分析得出,回归人的主体性、构建科学的现代制度,倡导多元现代价值理念,使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艺术作为美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自我救赎与反叛启蒙现代性弊病的重任。现代艺术的发展存在于分裂的现代性视野中,展示了两种现代性之间相互对立却又交错影响的复杂场景。自律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自律地位,承载了祛魅后世俗人生的救赎渴望,是反抗启蒙现代性的第一个产物,但它却与生活发生了抵牾。先锋艺术不满自律艺术对现实的妥协,以美学上的极端主义和实验精神继续着革命性审美反叛,却无法逃脱体制的收编。媚俗艺术在置换了艺术的精神价值后,以虚假的幻想满足和享乐主义本质,开启了文化消费的时代。从自律到先锋再到媚俗,艺术的现代发展逻辑凸显出艺术与生活、体制、精神、消费之间的悖谬关系。在当前喧嚣的文化语境下,人们必须学会正视艺术体制的两面性,透过生活聆听真正的艺术之声,最终肯定艺术的超越、批判与精神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灵氛是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距离感、真实性、自律性和崇评价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入点,本雅明揭示了灵氛的内涵和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复制艺术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对学术界"现代学"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对现代性的深层内涵进行了界定:现代性作为"世俗化、去宗教化的历史进程",它是现代文化的生成语境。后现代性并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现代性进程的一个新阶段。它本质上是对前一时期人们"世俗化、去宗教化"不彻底性的克服。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作为现代原则,一方面生成现代散文的内在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又成为现代散文最为核心的艺术表达之一.但在现代散文文体形式与范畴等急需进一步廓清与规定等方面,主体性却无较大作为."五四"时期,在"复古"与"崇西"意识的裹挟下,思维与方法出现了"中西"、"古今"相互矛盾、缠绕的状况,先驱们未能建构起具有现代"中国问题"意识的散文理论.在中国的现代性生成语境中,散文应在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艺术形式与表达现代人独特生命体验的黏着处、契合处得到认识和理解,并由此生成散文的理论体系.现代散文应该是弹性的而非封闭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个体自由",其理论旗帜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其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预设了现代性价值由"实体之自由"发展到"关系之和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这一必然性,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裴萱 《天府新论》2017,(4):44-59
艺术自律是伴随现代性进程而不断延展的审美文化现象,主要指涉艺术活动逐步获得自身场域伦理的过程。空间理论、空间视角和空间因素构成艺术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自律的角度而言,现代艺术完成了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空间革命”,以“视知觉空间”、“并置空间”和“幻梦空间”完成自我指涉的形式自律,而后现代艺术空间的碎片化“分形”空间促使艺术形态呈现出解构与重构的特质;从场域自律的角度而言,艺术场域空间的生成与资本空间的流动、交流和区隔息息相关,正是空间的“不平衡性”和主体感性自由的反思促成空间距离的产生,也走出了一条从“波西米亚”到公共空间的理论谱系;从美学自律的视角而言,审美现代性的美学进程则依托艺术自律,并将自主性的艺术精神转化、拓展为审美革命和审美对抗。从本雅明笔下“游逛者”的现代空间体验到福柯的后现代“另类空间”美学,都体现出空间美学的谱系流变和不断介入现实语境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雅明<单行道>一书的特异之处在于用使传统概念思维短路的意象展示去激活被抑制的思维本身:面对实事的思维能力.正是凭借这种全新的反智方式,凭借对既存概念思维的突围,本雅明实施着现代性批判,实施着现代条件下对新人的召唤.本雅明整个思想的深层题旨只有从这样的现代性批判角度才能被真正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