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中元  王曦 《统计与决策》2016,(21):146-149
文章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在分析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对股市流动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上证A股为研究对象,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何影响股市的流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M1、M2及利率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M2及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其影响更为明显.股市收益率等其他控制变量也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需求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利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与股市市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货币需求存在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机制,但调整速度较慢;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不理想,这增加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为出发点,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对价格目标利率和数量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参数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并借鉴Poole法则,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在货币供应量解释能力减弱的同时利率的作用逐渐增强,说明通过价格信号调节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出现了从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IMF的金融规划的框架内,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货币供应量应与实际利率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面对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有选择地采用不同中介目标,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并从这一角度分析了我国借鉴、运用金融规划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建立起局部调整的货币需求模型,采用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四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选定解释变量均对M1有显著影响,其中M1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以及通胀率、国债发行量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应量依然是较稳定的中介目标,但应逐步由单一货币供应量向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率在内的指标转化.  相似文献   

6.
肖卫国  靳静 《统计与决策》2007,(23):134-137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降低,必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成为中介目标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的;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积累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切断外汇储备积累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联系,另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关于货币供应量是否满足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人们一直有争议。许多学者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也将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中国货币供应量、信贷对国民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择信贷指标是因为我国的利率仍未放弃管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时滞关系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一国总体潜在产出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投资、消费、进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作用不可替代,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通货紧缩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可以控制的重要变量,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价格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调控的作用.在我国,货币供应量通常被分为M0、M1、M2三个层次,其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包含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指标的包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变迁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内在动态响应机制。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冲击在短期内对产出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看对产出的影响十分微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显著的时变性;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在短期内具有真实效应,而长期来看缺乏持久性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短期利率上升导致长期利率下降的"利率之谜"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国库现金管理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均产生影响,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国库现金管理中标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Shibor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且是Shibor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现阶段,我国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引起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M2的增幅均在1%以内.这表明,目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均较小.但随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启动,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供给影响将愈加显著.为了避免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带来较大冲击,国库现金管理的规模应控制在1万亿元以内.  相似文献   

14.
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睛雨表",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影响甚至决定着股市的涨落.围绕股市回报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股市回报与实体经济变量如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等和金融变量如利率、汇率、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等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沪市回报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变量,以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对1978~2004年的数据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传导存在明显的时滞,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贷款余额增长率相比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实施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由于缺乏对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差异的考量,与实体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不断减弱。基于消费理论,通过引入中国人民银行存贷款综合抽样利率,计量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选择的机会成本,并借鉴Divisia指数构建方法,尝试编制中国Divisia货币供应量。评估结果显示:新的Divisia货币供应量对货币资产结构变动引起的流动性改变反应更加敏锐,且稳定性、可控性良好,可以作为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永久性、暂时性成分变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永久性、暂时性成分变动关系,文章构建了一个二元未见成分分解UC模型,给出了其状态空间表达形式及基于修正卡尔曼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理论.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转换方程之间随机扰动项存在个体及交叉的序列相关性,体现了模型的理论设计特征;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永久性成分满足Ⅰ(1)过程,长期中存在协整关系,短期中实现了误差修正机制;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暂时性成分满足Ⅰ(0)过程,但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暂时性成分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些新的探索性结论为货币供应量是否能够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实现了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并最终确立了以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相应地,确定合理的中间目标,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成为当前值得讨论的问题。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为我国理论界所普遍认同,但是以哪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应用协整方法验证了广义货币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尚煜 《统计与决策》2007,(15):119-120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从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IS-LM模型将利率作为联系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枢纽以来,利率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从1996年以后,逐渐开始尝试以调整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了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量、M2和新增贷款规模的月度数据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取GDP和CPI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比较中介变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应,目前,可以将新增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加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