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排污税政策是当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古诺模型中引入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排污税政策及其福利影响。不同的排污税政策对厂商、消费者、外部性相关者及总体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通过最大化考虑外部性问题的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最优排污税政策。文章认为,要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需协调好减排成本在厂商、消费者和外部性相关者之间的分摊问题,依照帕累托原则在三者之间进行成本分摊需要考虑产权界定、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新厂商的技术许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差异Bertrand双头垄断模型,主要研究创新厂商在固定费用与提成许可方式下的许可总得益、许可增益与创新规模、产品替代率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创新厂商的最优许可策略。  相似文献   

3.
姑且不论虚荣心诱致的对奢侈品的消费,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都清楚一个事实,即厂商树立品牌是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资金的,而这一支出最终由消费者分摊.很明显,这是一种非帕累托最优状态:树立品牌的开销并没有增进供需任何一方的效用.本文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人手,系统地分析一个日趋凸显的问题--为什么市场需要品牌?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3--2010年上海市季度生产总值和年度生产总值数据,在BI比率讨论框架下,用Denton比例法解决了季度值与年度值的衔接问题。研究证明:Denton比例法不但使衔接数据满足了年度总值的约束,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季度值序列的环比变动特征,消除了一般比例分摊法带来的台阶问题。此外,利用Denton比例法外推预测年度值的误差也小于一般比例分摊法,显示了Denton比例法在解决衔接问题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状态是最佳规模状态。本文基于各种DEA模型给出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以及投入拥挤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对于非最优规模的生产,则利用生产可能集的"交形式"给予具体改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提供耐用品的垄断制造/再制造厂商和二手交易商的竞争行为为视角,针对给定二手交易商翻新策略,探寻垄断厂商采取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进而基于制造商的产量决策,实现二手商翻新数量的优化。在均衡状态下,研究他们的最优策略随s的变化;分析二手产品偏好系数、质量降级率等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供应链税后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文章建立了多供应商多分销商多产品多计划期的跨国供应链最优生产与分销计划模型。模型考虑了汇率、税率、转让价格、运输成本分担比例以及生产能力约束、生产与分销库存约束、供应商分销商税后利润约束对供应链生产与分销计划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汇率、转让价格、运输成本分担比例对跨国供应链最优生产与分销计划及总利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分担构建成本。制造商和零售商进行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为追随者,给出制造商制定的最优分担比例以及零售商制定的最优零售价格。结果表明,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费用越大,制造商的单位制造成本越小,零售商的市场潜在需求量越小,零售商的分担比例越大;零售商的分担比例越大,其零售价格越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家庭和政府资源约束情况下,最大化国家效用函数,分别得到了平衡增长路径中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和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根据"巴罗法则"进行经验研究,得到我国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8.5%,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21.7%;根据模型的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优宏观税负规模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扩展Barro模型,得出政府最优宏观税负的测算公式,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最优宏观税负规模为21%。结论是目前预算内的宏观税负规模已基本达到最优值,而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规模已经超过最优水平,因此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普遍性减税和结构优化调整举措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制度、最优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南  李军 《统计研究》2008,25(3):35-41
本文通过英属和西葡属殖民地41个国家1970-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了制度、最优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了制度质量影响政府支出的产出效应和最优政府规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差异;英属殖民地由于制度质量高于西葡属殖民地,使得其最优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均高于后者,这从制度和政府规模的角度解释了殖民历史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考虑了影响最优政府规模的制度因素,并用实证结果支持了诺斯提出的宗主国制度影响殖民地政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以管理层人员薪酬差距为被解释变量,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薪酬与持股等为解释变量,得出影响管理层人员薪酬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资产规模、董事会规模和董事薪酬。法人股比例、企业资产规模、董事会规模和董事薪酬与管理层人员薪酬差距正相关;国有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和管理团队规模与管理层人员薪酬差距负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测度模型,并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性的结论:(1)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度量模型随着外汇储备功能的演变而发展;(2)各种度量模型是一种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及相互补充的关系;(3)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度量模型是动态的;(4)没有通用的度量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7-2010年云南省126个县(市、区)的相关数据,基于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将债务最优规模水平和调整速度内生化,实证考察了中国县域层面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调整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最优规模水平,最优规模值为0.43,但目前在整体上表现为负债不足,尚有一定举债空间;(2)调整速度的平均值为0.207,远小于1,表明债务规模的调整优化面临较高的成本,呈现出渐进而缓慢的部分调整过程;(3)最优规模水平和调整速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和地区特征差异,不同地区要根据其自身特征来优化调整债务规模,以实现债务净正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海岸带综合治理投资费用的分摊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思路.这个模型把合作对策思想与各受益方协商的分摊标准相结合,使费用分摊经济意义明确,分摊结果易于为各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部省城为研究范围,将城市首位度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利用阈值回归模型得到中部省域最优规模,其存在性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部分省域首位城市有其合理规模的上限.通过最优规模的实践性检验,超过最优规模依然可以对经济增长有增强性的推动作用,但增强的程度在逐渐减弱.研究表明,中部省域应积极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通过调整首位城市规模,协同次中心城市,发展中小城市,以良好的城市结构实现经济快速、平稳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最优再保险的均值-方差原则研究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的混合最优再保险,并推导出混合再保险组合的最优自留水平的表达式.在实证研究中运用随机模拟获得符合实际灾害特征的损失分布而不是使用Poisson分布,并运用实际的分布推导最优混合再保险组合和分析再保险组合中各分担部分的走势.对洪水保险的最优再保险组合、再保险组合内部损失分担、再保险组合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为我国洪水保险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广义再保险策略下,从保费准则、风险度量、再保险策略等基本概念出发,构建求解最优再保险策略的理论框架,减弱传统再保险策略中假设条件较为严苛的限制,克服再保险定价过程中人为设定保费准则参数的弊端,给出巨灾保险基金规模理论表达式,并结合中国2008—2020年自然灾害损失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给出不同承保比例及风险容忍度下经验期巨灾保险基金的总规模,以及不同承保比例及固定风险容忍度下未来五年巨灾保险基金规模。研究发现,VaR—期望保费原理在目标函数条件下的最优再保险策略是有上限的止损策略;再保险行为取决于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附加因子,风险容忍度与风险转移的成本成正比,与总再保险费成反比。随着实际风险容忍度的提高,总再保险费金额逐渐下降,风险容忍度的提高会加速该下降速度。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再保险行为终止。再保险费最小化条件下,风险附加因子随着风险容忍度的增加先增后减。以α与β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以β=1/α-1为分界线,将第一象限划分为两个区域,分界线右上侧表示原保险人停止再保险行为,在分界线左下侧表示原保险人会选择再保险行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择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金融机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金融稳定性的衡量指标,采用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会促使利率、汇率以及房地产价格上升,对股票价格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利率、汇率、股票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影响较小.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不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0.
郑金宇  钟玮 《统计与决策》2022,(24):149-153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