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农户消费消费混合性特征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奎  易丹辉  杭斌 《统计研究》2001,20(10):38-45
一、混合模型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 ,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从理论上不断完善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 70年代中期 ,以自适应预期机制为基础的持久收入假设模型、生命周期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下降 ① 。霍尔 (Hall1978)为克服这种困难 ,采用理性预期假说 ,用随机方法修正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定 ,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 (LC PIH) ② 。如果引入理性预期假说 ,那么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意味着只有前期消费包含着能够预测现期消费的信息。但是 ,由于消费与现期收入存在正相关 ,即消费对现期收入具有过度敏感性 (Campbell…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的消费呈现出绝对收入假说和理性预期LC/PIH假说共同决定的混合特征,而且消费超敏感系数为高达0.88.文章从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等方面进行了解释;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还要努力降低农户预期的不确定性,放松流动性约束.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函数是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函数,即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它的研究,西方始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随后在理论方面陆续提出了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莫迪格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霍尔的随即游走假说。众所周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利率、价格预期和消费信贷等。本文主要分析适合中国居民的消费函数,并对消费函数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依据,采用逐步回归构建的收入滞后分布消费函数较好地解决了持久收入预期的问题。实证分析表明,改进的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函数和现代消费函数都能有效地解释我国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决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雅炯 《统计研究》2012,29(5):42-50
本文通过改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模型,将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未来物价变动预期的定性数据,转换为有效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本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通货膨胀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符合理性预期假说,食品价格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更具备适应性预期的特点。通货膨胀预期的持久性较差,实际核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具备持续影响,而来自食品因素的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持久的影响,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馈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在充分重视核心通货膨胀的变动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适应性市场假说认为金融资产的系统风险是随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投资者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应性策略.文章采用Kalman滤波及平滑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股市五个风格指数的贝塔变化,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贝塔变化的原因,以检验适应性市场假说能否解释我国股市.实证结果显示,风格指数的贝塔是时变的,与某些重大的经济、政治事件有关.经典CAPM模型不能解释这些现象,而适应性市场假说则能很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7.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03,90(12):7-6
一、引言家庭消费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凯恩斯以来 ,关于家庭消费的理论主要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而目前在经济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生命周期 持久收入 (LC HIP)假说。虽然生命周期 持久收入假说综合了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两方面的观点 ,使用了理性预期的工具和优化控制与动态规划等高深的数学方法 ,使得这一假说看上去十分精致和优美 ,也显得十分深奥 ,但是这一假说却并不符合实际。1 978年 ,霍尔在理性预期之下 ,导出了生命周期 持…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根据实际统计资料,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1993~200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对边际消费倾向、价格弹性等进行量化分析;同时运用生命周期假说宏观消费函数模型估计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对"十五"后三年城镇居民消费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预期理论与商品价格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四种不同的预期模型即蛛网模型、外推预期模型、适应性预期模型以及理性预期模型 ,说明了预期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 ,并分析了以上四种模型的联系和差异  相似文献   

10.
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消费的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分析,可从不同侧面体现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而把理性预期理论、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综合起来的现代消费函数,则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诠释:即持续繁荣的股市,既增加公众财富,也增强了市场信心,扩大短期MPC,促进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当然,持续萧条的股市所形成的负财富效应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财富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未江涛 《统计与决策》2016,(13):129-132
文章在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构造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生产服务业集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和政府行为符合理论预期,但制造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与理论预期相反.通过采用地区平均集中率和空间基尼系数,进一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天津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消费的跨期选择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众多经济学家做过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新古典经济理论关于消费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假说展开的:在跨期预算约束条件下,一个典型的消费者将通过分配一生的收入来规划一生的消费,以实现其预期生命周期内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城镇住户调查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生命周期假说的推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并不完全符合生命周期假说的预期;其中城镇居民在其生命周期的早期确实有着较高的消费倾向,而在随后一段时间也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在退休前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会较高,而处在退休后生命周期晚期的城镇居民则有着较低的狭义边际消费倾向(不包括医疗和教育支出)和较高的广义边际消费倾向(tg括医疗和教育支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启动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目前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 ,研究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与约束假设下的消费行为 ,藉此构建符合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消费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基本理论理性预期框架下的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说 (REPIH)是当前主流的消费行为分析框架。但标准REPIH理论中消费者偏好与约束假设过于严格 ,为此弗莱明 (Flemming)等人通过加入流动性约束对此进行了改进。本课题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遗产动机以及刚性消费…  相似文献   

15.
牛晓健  陶川 《统计研究》2009,26(6):98-101
 本文基于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理论,通过引入乘法形式,对原加法形式下适应性预期的演进过程进行了从算术平均到几何平均的变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用于研究在相对水平下自变量的变动预期对因变量影响的对数计量模型,从而解决了原加法形式无法应用于对数计量模型的难题;且模型通过二次迭代保证了参数的恰好识别并提供了克服其内生性的有效方法。作为模型的应用,本文选取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贷款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月度数据,结合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实证揭示了这期间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所具有的适应性预期特征及其对外汇贷款变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数理统计的Rp2准则,简单、直观地确定了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并从计量经济学角度,结合消费函数的经济理论,通过对模型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以及模型预测检验等过程,对模型反复修正与改进,最终得到与绝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模型相一致的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此模型对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构建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从中估算出了时变边际消费倾向序列。对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其影响因素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消费习惯、实际收入增长率、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是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农村消费不足问题应从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率、完善消费信贷制度着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河南省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价格因素、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是影响河南省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农村人均社会保障及农村人均文化产业投资由于水平较低,微幅增长并不能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因此,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现象;而对于非流动约束组而言,则消费行为很好的遵循PIH假说;③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流动性约束平均使得农户消费增长率提高1%~2%,农户相对避险系数为1.7~2.1左右;④本文尝试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IV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内生性可能会使得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产生对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影响的高估。  相似文献   

20.
李腊生  翟淑萍 《统计研究》2009,26(10):95-102
 证券资产作为以获取未来收益为目的投资工具,它在价格形成及其市场运行模式上都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基于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资产定价理论虽然在理论体系及其形式化上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投资者理性和投资者具有完全一致的预期这两个基本假定在现实证券市场投资中却难以得到满足。本文更现实地依据投资者预期形成的差异,讨论了非一致有限理性预期下的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提出了基于混合预期的噪声交易模型。同时本文还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相关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克服了行为金融学中噪声交易模型不能用于实证分析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