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琳  戴姣兰 《统计与决策》2016,(23):119-123
文章以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为研究对象,解析三大因素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并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的哈肯模型,对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进行序参量识别.结果表明:创新比较优势(CIA)是2003-2012年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整体而言,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演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初步形成中心—外围的协同创新系统演化结构.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正逐步成为创新组织和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且城市群内地区间创新联系不断强化。文章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从城市群维度审视了中国创新水平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主要结果有:(1)中国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东部与中西部城市群创新水平差距在扩大;(2)中国城市创新水平差距从发散向收敛态势转变,这源于东部沿海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城市创新的溢出和扩散效应;(3)处于相同空间依赖模式下的城市更易形成空间收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城市群创新空间互动的存在性和作用机制,尤其在东部沿海城市群内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与引入虚拟变量等方式,对城市群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滞后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施创新政策的背景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相比政策实施之前更为显著;创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且不同区域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性导致了创新政策效应滞后周期存在显著的区际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8—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表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对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共性影响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国家适时提出了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战略.论文在调查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群创新的创新体系投入、创新主体、创新体系产出三维评价指数体系,并运用线性等值加权平均法与线性均方差加权平均法,对国内14个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就武汉市城市圈创新能力现状及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服务于武汉市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6.
向丽  胡珑瑛 《统计与决策》2017,(16):126-130
文章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内1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钧指数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及所属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关系,并对其脱钩状态进行判别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京津翼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最理想,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均为相对理想的脱钩状态,其他城市群的脱钩状况均不容乐观;在17个中心城市中,仅有洛阳、深圳、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相对乐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3大城市的脱钩状态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城市群循环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值;运用Arcgis软件对城市群整体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时空演化分析;从中选出耦合度最高(珠三角城市群)和最低(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珠三角城市群)和最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群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局部时空演化的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路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中国城市群之间的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之间存在差异;中国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发展态势趋向良好,但两极分化严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立法推进、推广示范、企业能源以及因地制宜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各级政府引导城市群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适宜的城市群金融一体化测量方法对研究我国城市群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测量金融一体化的方法,即价格法、数量法、制度分析法的基础上,分别评述了各种方法在测度金融一体化时的优缺点,并从数据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指标内在缺陷两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在我国城市群金融一体化测量中的适用性,认为数量法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决定着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文章采用DEA的传统CCR模型与交叉效率模型对我国三大城市群2013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城市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区域分布状态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但城市群内部差异明显,表现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从资源配置交叉效率看,城市间友好型联动效应均大于对抗型联动效应;“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联动效应明显好于外部联动效应,“长三角”城市群内外部联动效应差别不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外部联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于洋等 《统计研究》2021,38(3):30-43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对此出台了包括高质量发展、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健康中国等多项战略规划,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这些战略对城市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解读了城市经济发展新内涵,构建了涉及数量、质量和效率三个方面,包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城市群支撑作用等10个维度,共44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测度指标体系,同时就城市群支撑作用方面指标给出了融合社会网络分析的指标定量测度方法。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可全面监测我国城市在经济新战略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状况,所提出的指标测度方法可定量测度城市所属城市群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为相关战略下城市测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四川统计》2013,(12):56-57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全面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重点经济区发展,到2017年把川南经济区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新兴增长极。城市群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形态。因此,分析研究川南城市群建设发展的创新之举、突破之举、合力之策不但是川南在全省率先突破的发展要求,更对全省推动“四大城市群、五大经济区”,落实“多点多极战略、着力次级突破”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实现追赶跨越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模型和分类判别标准,对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3+5"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整体上不高,其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好之间的不匹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可拓学的物元模型和可拓集合、关联函数理论为基础,对城市群发展水平的多目标综合评价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城市群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其次在现有对城市群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多指标城市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量值范围、阶段划分和权重确定方法;最后,对关中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合理,与实际相符,能较完整地反映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文章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为例,探究城市群内部城市创新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演变规律。选取2007年、2014年、2021年3个时间节点,运用前沿距离法、三阶段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间差距在缩小,时空分布上表现为从片状布局向带状集聚的演变特征;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各城市多层次分化与省际边界差异的特点,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从“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向带状、片状集聚的演变特征;城市创新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渐提升,区域协调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呈现空间均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2008—2018年9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了城市群高铁网络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Moran’I研究了城市群高铁网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与空间相关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高铁网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处于高度耦合阶段,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中原城市群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哈长、北部湾城市群尚处于低度耦合阶段。城市群的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高铁网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处于中度耦合阶段。东部城市群高铁网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渐由低度耦合协调向高度耦合协调转变,中部、西部城市群逐渐由低度耦合协调向中度耦合协调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瞭望     
《浙江统计》2014,(10):1-1
长江经济带沿江布局五大城市群 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除了布局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和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还重点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以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为轴线,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促进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邓玲  王帅  韩思琴 《四川统计》2012,(12):14-16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