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福建沿海的海盗问题并没有因为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而销声匿迹,相反,在政府无力统辖该地区的前提下,福建沿海的民众生活反而呈现出奇异一幕:要么成为海盗,要么自发反抗海盗,依靠朝廷剿灭海盗是不现实的,民众身份的复杂性与清王朝的海疆政策息息相关。福建海盗问题是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真实体现,同时也构建了一幅18世纪福建沿海地区的社会真实图像。  相似文献   

2.
王华锋 《兰州学刊》2007,135(11):176-179
海盗作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地理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主要集中于乾隆后期的福建海盗活动,以刑科题本和上谕档中的福建海盗案件为主要材料,时福建海盗的构成、成因以及清政府的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嘉庆时期福建海盗势力大涨,对福建沿海地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汪志伊于嘉庆年间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地方要职,在清源化俗的思想指导下实施一系列的海盗治理方案,如肃清海盗、严查验、开海禁、注重人才、慎选官吏等,对稳定福建沿海社会秩序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以福建沿海地区非法移民活动为主体的中国非法移民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引起国人的担忧,911事件又强化了非法移民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当前,福建沿海地区的非法移民是中国非法移民事件的主体,以其为案例对中国当代非法移民活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国非法移民活动作到有的放矢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沿海地区,历史上曾是我国通往南海诸国的门户,今天其若干市县已被划为广西对外开放区。探讨广西开放区的历史、现状、前景,制定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已成为一个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古代桂东南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作概略的回顾,追溯广西开放区的历史渊源,从中领略一些启示,应是颇有意义的。一、古代桂东南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述略史载桂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始自汉代。两汉时期,我国在西北方向,经西域,逐步把商路伸展到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那时中国输出商品最有名的是丝织品,这条商路就称之为“丝绸之路”。在南海方向,也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商路开辟的初期,尚没有指南针,辨别方向主要靠观察天象。这就需要选择最便捷的海道。于是,桂东南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沿海地区进一步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在客观上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与沿海地区比较,西部地区无论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或是城市的社会环境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许多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同沿海地区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平心而论,沿海地区实施“两头在外”的战略,将使其得以更大的发展,但对不发达的西北地区和城市带来更多的却是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实施。沿海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内地一倍。沿边地区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对外开放也走出了路子。沿海、沿边对外开放给内地造成了压力,也带来了机遇。研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经验,结合四川这个内陆大省的实际,探索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路子,振奋四川经济,是当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和特点1.调整战略,外向开拓。  相似文献   

8.
综观世界经济史,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是一场以建设创新型社会为目标的"政府、经济、社会"综合转型。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时期先进州转型与近年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当时的经济转型与当前我国先发达地区的转型在条件上具有较强可比性,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双转型关键期,"适应性效率"是各级政府转型与制度构建的核心目标。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中央政府的宽容程度及其能否适时为先发达地区转型与改革提供所需的制度与政策,将直接关系到先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转型成败。因此,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双转型、双创新须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适应外商投资的需要,在沿海地区已逐渐试行了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试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是在国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前提下,由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当地政府,将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以指定的地块、年限、用途和其它条件,出让给受让者(使  相似文献   

10.
林永强 《兰州学刊》2008,(4):142-144,133
汉朝政府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曾颁布一条禁令,即“三人已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在汉代此禁酒令应有其固定的司法解释。另从其具体司法实践来看,效果并不显著。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社会原因,然而尽管这条禁令虽基本为具文,但我们仍不能否认其在汉代社会治安中所起到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产生的社会基础,要理解一个时代和地区的艺术,就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和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秦汉时期的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受其特殊的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具有多源性文化特点,集南北东西诸方的先进文化因素,使得其文化因素呈现出多源性特点,文化内涵是多元的。秦汉时期甘肃的漆器艺术。其造型和纹饰等夹杂着楚文化、儒道思想等多重因素、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12.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well-being: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ent research has conceptualized sustainability as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well-being (EWEB). This concep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benefits societies are able to produce from their demands on the environment. Research along these lines indicates that countries vary widely in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they transform the Earth’s resources into well-being. Here, we take up this finding as a puzzle to be explained. We construct a new measure of EWEB u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a measure of environmental consumption) and average life satisfaction (a measur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We draw hypotheses from political economy, moder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theories in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sciences. Using full information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we test the effects of climat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on EWEB with a sample of 105 countries. Key findings include a negative quadratic effe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EWEB, a negative effect of income inequality, and a positive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13.
韩复榘主鲁七年期间,山东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主观原因在于韩复榘独特的经济思想及经济措施。客观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历史给予山东一个难得的较为平静、安定的社会环境,给予山东一个发展地方经济的较好机遇。  相似文献   

14.
田汉的感情生活对他"转向"前后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在特定时代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真切体验到作者曾经有过的各种感情,而且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婚恋体验的超越,赋予了他个人婚恋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朝鲜咸镜北道和中国图们江沿岸朝鲜族民族传说中与满族人有关的故事或形象出现的频率颇高。综合史实从语言学、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认定清朝最重要的始祖努尔哈赤一族的发祥地是在包括朝鲜咸镜北道六镇在内的图们江沿岸一带和中国延边地区 ,朝鲜王朝王室的祖先同努尔哈赤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传说中也表现了朝鲜人因“华夷之辨”思想而对女真人怀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宋元时期太湖东部地区的水环境与塘浦置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革 《社会科学》2008,(1):134-142
宋元时期,太湖东部地区沿吴淞江、长江和沿海地区的塘浦置闸是当时大圩水利的一个重要特色.大闸存在的主要理由是以出太湖之清水,刷感潮之浑水.宋以前,大闸的位置因农业开发的程度不高,靠近河浦内部的农田区,以后随着农业开发的加强,更接近外部近长江或近吴淞江河道区域,元代吴淞江淤积程度的加深,任仁发一度以强化河口置闸之法冲吴淞江之淤.由于河道常淤,大闸逐步废弃.在明代,由于吴淞江的弃用和东部北部丰水环境的改变,坝堰体系兴起,大闸与塘浦圩田体系也彻底地被替代.  相似文献   

17.
两汉社会保障制度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汉代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大体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典型代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汉代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粗放,具有保障水平低、只起辅助作用以及等级化、人治化等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苏慧霜 《云梦学刊》2011,32(4):35-42
楚辞《九歌》本是源于沅湘之间的民间歌谣,民间歌谣与祭神祀曲的歌乐特质,影响及于汉唐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编集了从陶唐到五代乐府诗一百卷,共分十二类,其中保留楚声、楚调的有《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近代曲辞》、《新乐府辞》十类。考察这十类乐府诗的形式、曲调、篇名、题材可以发现,汉唐五代乐府诗与楚辞楚声存在密切的关联,楚辞楚声是汉唐五代乐府诗的重要资源,汉唐五代乐府诗是对楚辞楚声的接受与转化。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杨仆纵火烧城,曾将南越国都番禺城完全毁灭,这不仅见于历史文献记载,更有来自考古学方面的充分证据,而汉番禺城的改置、广州汉墓区的变化和东汉末年重建番禺城,不仅是这座古都毁于战火的旁证,同时也是因这一事件而引发的一系列结果。历史事实向人们证明,古都广州的城市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固然是广州城市兴起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但长期保持稳定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却是这一条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汉魏易代之际,社会思想也随之变迁,在动荡的年代面对社会的种种混乱现象,汉魏诸子通过著书立文对社会风尚和人物品评各抒高见,王符、仲长统、荀悦、徐干等人的论述,是推动汉魏之际思想轨迹变迁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社会风尚批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坚守;“崇真求实”的人物批评也开启了汉魏“名实”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