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在归纳过度自信管理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评判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原则,建立测度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体系,包括3项描述性辅助指标与5项定量分析指标,给出了综合评判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创构了多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预警模型,包括确定性评判模型和模糊评判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与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财务柔性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选取我国2005-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持有较高水平的现金柔性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持有较高的负债,通过降低企业的负债柔性,继而增加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行为金融的视角出发,以2003~2005年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债务水平及债务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债务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拥有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上市公司债务水平明显偏高.此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拥有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更短的债务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的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蓓 《统计与决策》2011,(18):67-70
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融资决策的影响是研究并购理论及公司融资行为的一个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基于对职业声誉和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在并购融资时并不一定采取高水平的负债融资决策,但是对并购后短期盈利的乐观估计确实为管理者选择激进的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理由。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并购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我国民营沪深上市公司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从债务约束、自由现金流相互关系方面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并且与正自由现金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民营上市公司负债能够有效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其中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长期负债对企业过度投资没有起到约束作用,反而有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中市场“非理性”情绪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视角,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者短视和超募资金迎合性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迎合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进行投资,而超募资金提供的充裕现金流为管理者的迎合行为提供了条件,管理者短视加剧了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股权激励、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作用,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出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大股东是否拥有股东会层面的控制权显著影响公司的过度投资程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中介效应视角,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投资者情绪在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的同时,还通过塑造管理者过度自信最终导致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基金市场上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行为金融视角,将过度自信偏差引入到风险管理模型中,分析过度自信对基金市场风险的影响机理。模型表明,在可以赎回的开放式基金市场中,基金价格波动率是基金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减函数,即基金投资者过度自信增强,基金价格波动性越大;为规避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的行为风险,提出了修订并强化相关法律法规以制约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等非理性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管制对垄断行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断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过度投资行为,但不是A-J效应,更多的是对内部廉价自由现金流的使用.其中电力和运输行业表现出类似竞争性行业的投资行为,其他完全自然垄断行业则表现出对政府的管制俘获.当收益率上升时反而会控制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担保中借款人行为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保证担保的自身特征与不健全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诱发了借款人(包括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融资心理倾向,进而导致了其非理性投融资行为的产生和收益损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股市"反应过度"现象的测度.同时利用"反应过度"现象相关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对我国股市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表现得较为明显和严重,投资行为的有效性已成为制约公司质量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与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将其投资行为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检验国有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负债结构差异,考察所有权结构和负债结构对投资行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内部现金流的增加,国有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比非国有控股公司更为严重,同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也会刺激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CEO过度自信的性格特质对公司实施多元化的影响,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以持股量变动为依据的CEO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然后,基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1995~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CEO过度自信对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上证综合指数对中国股市价格反应行为进行实证检验,以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于未预期的和突发性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究竟是适当的、过度的还是不足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股市投资者对好消息反应不足的有力证据以及对坏消息过度反应的微弱证据,这些发现同不确定信息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黄居林 《山西统计》2001,(12):15-17
过度竞争性产业最有可能成为政府规制对象的 ,解决过度竞争问题必须考虑政府行为。本文首先结合过度竞争性产业分析了政府规制的行为目标 :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分析了规制的政府有效性条件 :规制的产业利润效应必须超过规制的价格和费用效应之和。通过对过度竞争性进入和退出两种典型规制措施的评价分析得出 :正是由于规制政策必须是政府有效的这一条件 ,结果造成了政府规制行为某种程度的扭曲 ,这又进一步造成过度竞争现象的持续性存在。最后本文分析了实现政府规制目标的路径 ,评介了一些规制措施的政府有效性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和投资决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负债融资具有治理作用;短期负债能有效地约束经理的过度投资行为;公司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与资本结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秦莹  刘冰 《统计与决策》2012,(22):52-55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地区行政垄断对行业过度竞争的作用机制,并实际测算了过度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我们发现,无论是潜在的过度竞争还是真实的过度竞争,其效率损失都可以分解为配置效率损失和技术效率损失。紧接着,以纺织业作为典型案例,我们通过DEA模型测算了其配置效率损失和技术效率损失,并提出了相关的三个理论命题。最后,我们提出了地区行政垄断的测度指标,并通过计量检验证明了地区行政垄断对纺织业效率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春霞  刘淳  廖理 《统计研究》2013,30(8):92-101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经常表现出非理性行为,那么,什么样的投资者才能更好地避开金融投资中的非理性陷阱呢?本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通过Cox比例模型,对基金投资者卖出行为的概率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为生存时间设定一个具体的概率分布;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将时依协变量纳入方程之中进行分析,研究各种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通过对2002-2010年期间我国6290个机构投资者和101多万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基金投资者个体的"成熟度"和"投资经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其在金融市场上的行为偏差。研究还发现了投资者的"成熟度"和"投资经验"对处置效应的影响程度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融资问题一直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点。在债务融资方面,早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债务融资的财务效应方面,如对税盾作用、债务破产风险等问题的考察。近年来,西方学者发现,债务融资除了财务效应之外,还应当具有治理效应。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始于Jensen(1986),他认为债务利息支出的强制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者的无效率行为,如无节制在职消费、非公允关联交易、过度投资等,从而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负债的还本付息压力亦减少了公司内部人可自由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降低了管理者的投资能力。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