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讨论抽样调查分层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事后分层的标志选择和层数确定;进一步,分析给出事后分层双系统估计量(Dual System Estimation)及人口普查总体真实人口数事后分层估计方法;最后,结合我国人口普查的实际,讨论了事后质量抽查的事后分层及相关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十二、总人口总人口的评估过程要涉及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评估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用事后质量抽查方法评估总人口1、事后质量抽查方法事后质量抽查是评价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人口普查、较大规模抽样调查范围或内容。事后质量抽查就是在普查和抽样调查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一次独立的事后质量抽样调查。设事后质量抽查登记总人口为N,质量抽查样本地域的普查或调查登记为M,则N-M就是普查或调查中遗漏的人口,样本地区普查或调查范围的完整率为M/N。因…  相似文献   

3.
每次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结束后,在普查或调查的样本范围内再抽取少量样本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抽样调查,以便对调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后质量抽查。事后质量抽查既是整个调查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调查之后单独组织的一次独立的抽样调查。世界各国在人口普查中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我国在1982年的人口普查中,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价人口普查的登记质量,之后,在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和每年的人口变动调查中,仍继续采用了这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事后质量…  相似文献   

4.
双记录系统技术的使用,可以运用在人口普查和事后调查提供的人口数的估计,并据此估算全国真实人口数。事后调查属于抽样调查,在人口普查后进行,涉及样本的抽取、事后分层、比较和估计等。文章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1999年全区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调查登记质量,自治区统计局调查处组织人员深入到12个调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按照国家调查方案的要求,抽查人员采取了重新入户登记的方法。经过几天的抽查工作,现已圆满结束。从总体上看,各盟市和抽中旗县统计局对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进行了周密的布置,采取有效措施,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做的认真细致。同时在抽查过程中,了解到人口变动方面的各种情况,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进行了业务练兵全区人口与劳动力抽样调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结束  相似文献   

6.
许多国家每次人口普查之后都要对其进行质量评估,计算人口普查误差,包括净误差及其构成部分(普查遗漏和普查错误计数)。通常采用先估计净误差,然后估计普查错误计数和普查遗漏。人口普查误差计算的关键是估计总体实际人口数。目前多数国家是使用基于捕获-再捕获模型和事后分层的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最近1~2年美国提出使用基于罗吉斯蒂回归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研究结论表明:真正的人口普查误差其实是不能计算的;基于罗吉斯蒂回归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由于不受样本量限制而可以选择较多的事后分层变量,因而它优于基于事后分层的双系统估计量。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9,(12):42-42
近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结合2009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工作,由人口和就业统计处会同普查中心,分别深入海西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海南州贵南县、贵德县;西宁市城西区、湟中县;海东地区循化县、化隆县、互助县,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分析了人口普查误差的成因与数据质量控制机理,构建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设计.研究认为,基于现实的人口普查需求目标和外在约束机制,合理组织生产者、使用者和被调查者的共同参与,系统设计、优化人口普查数据生成过程,才能系统评估与控制相关误差,有效保障数据质量.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误差测度、质量评价和反馈控制的闭合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基于总调查设计的综合质量控制、基于事后质量抽查的系统质量评估和基于PDCA的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作为当今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主流方法的双系统估计量因受独立性不满足困扰而有偏估计总体人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用三系统估计量替代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三系统估计量指的是依据对同一时点上同一总体的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之后的质量评估调查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这三个不同途径获得的三份人口登记数据来估计总体人数所使用的估计量.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实地调研、数理模型、抽样估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国际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三系统估计量的构建、三系统估计量应用操作等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三系统估计量能够有效地摆脱双系统估计量的独立性约束从而解决估计量偏误的问题;将三系统估计量应用于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必须科学合理地解决三个人口登记系统定格在统一的标准时点、人口在三个登记系统等概率分层、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样本对三系统估计量再估计等实践方面的问题;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三系统估计量可以较好地实现人口等概率分层目标,但尚有较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在这一问题上有着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建议我国在未来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应用三系统估计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考虑环保投资现实情况和抽样调查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环保投资分层三阶段抽样.根据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规模进行分层,三阶段均采取随机起点系统抽样或者PPS抽样.在全国样本中的样本量已调查的情况下,根据抽取的全部样本进行事后分层和适当追加样本量,对省级(行业、城市等层次)目标量进行估计,同时满足全国、部分典型行业、部分典型城市、部分省市等多目标要求的环保投资目标量估计.  相似文献   

11.
校准估计是基于事后分层的加权调整估计,用于解决大规模调查中调查样本与总体存在结构性偏差的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校准估计的方法,特点,以及校准估计与事后分层,广义回归估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胡桂华 《统计研究》2011,28(3):90-98
 人口普查误差,即普查登记人数与“人口数真值”之差,也叫净误差,实际上是普查遗漏人数抵消普查错误计数人数的结果。净误差掩盖了人口普查中所发生的错误计数和遗漏这两个方面的错误的真实情况。美国普查局决定,在2010年人口普查的事后质量检查中,除了像以往一样继续估计净误差之外,还将估计错误计数人数和遗漏人数。这是对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检查工作的一项重大改进。本文在解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估计错误计数人数和遗漏人数的途径、数据准备以及抽样估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西兰国家统计局进行人口普查事后计数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估计人口普查涵盖误差,即普查中遗漏或错误计数人口数.事后计数调查样本采取差别比例方式抽取.对抽取的单位使用问卷采集家庭和个人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利用比较结果和抽样权数,使用线性估计量对实际人口数目进行估计.估计的涵盖误差指标有普查净遗漏率、净遗漏人口数、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和地区的净遗漏率,以及普查住宅遗漏和普查无答复率.  相似文献   

14.
在2010年,我国将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同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一样,这次人口普查后也将进行事后计数调查以估计其覆盖误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考虑中国每十万人口中目前在校生情况和抽样调查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在校生受教育人口分层三阶段抽样.第一阶段首先根据在校生总人口进行聚类分析,而后进行分层,第二、三阶段采取随机起点系统抽样或者PPS抽样.在全国近几年样本中的样本量已调查的条件下,对抽取的所有样本进行事后分层和适当追加样本量,对各省之间人口受教育程度人数所占人口比例进行估计,同时可满足全国、部分高校、部分城市等多目标要求的人口受教育情况的目标量估计,进而可以了解各省大多数人受教育层次.  相似文献   

16.
陶然  金勇进 《统计研究》2009,26(11):8-12
 根据官方公布的两次中国经济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本文在分析现有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引入基于事后重复调查的偏差估计、扩展普查登记数据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事后分层的角度,对适应性整群抽样的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事后分层的层内单元相似性,构造了一种新的无偏估计量,并对估计量的性质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一组模拟数据对估计量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人口普查面临的数据获取成本高、数据获取质量低、普查对象负担重等现状,明确提出由综合运用行政记录大数据资源和专门组织的调查数据资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替代传统人口普查的设想。为此,以西班牙2011年人口普查为例,解析"组合模式"人口普查的实施框架和实施步骤,归纳了"基于普查前文件形成人口统计信息的初估计""基于建筑物普查实现地理信息的更新""围绕抽样调查完成详细特征信息的获取"以及"引入计数因子进行确定人口数的估计"四条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口普查向"组合模式"人口普查迈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口普查工作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覆盖误差的规模上.人口统计学家创建了估计人口普查覆盖误差的方法.有些方法利用独立于人口普查本身的信息,另外一些方法则利用人口行政记录的信息.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和适用范围,因而没有适合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通用方法.通过对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中国的人口普查覆盖误差估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说明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任何一种估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旨在为政府统计部门设计人口普查净误差估计方案提供重要参考,提高净误差估计精度。研究对象是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上的人口总体。利用对这个总体登记的普查人口名单、事后计数调查人口名单和行政记录人口名单构造的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解决当今人口普查净误差估计前沿方法的普通三系统估计量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未考虑到不同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在使用之前还要进行复杂的检验或选择。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数理模型方法研究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及其与之相关的抽样及估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须在等概率人口层建立,分层刀切法适合于近似计算其抽样方差;事后计数调查人口的构成方法影响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的估计精度。采用A构成法建立的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在抽样估计精度方面优于使用B构成法构造的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在计算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估计的总体实际人口数的抽样方差时,不能忽视协方差的存在,否则低估或高估总体的抽样方差。研究创新是提出抽样登记的、人口移动的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研究价值在于,将目前的普通三系统估计量拓展到组合式三系统估计量,丰富了三系统估计量理论,拓宽了人们研究三系统估计量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