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恩格斯的一生,是终身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战斗的一生。1895年3月,他为《前进报》出版社重新出版的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写了一篇《导言》。这篇《导言》是恩格斯晚年的一篇重要著作,是他遗留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宝贵财富。但是,长期以来,这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遭到“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的歪曲、篡改和攻击。今天,我们在纪念恩格斯诞辰一百六十周年的时候,学习和研究这篇《导言》,对于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理解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的关系,肃清”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流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与邓小平的改革理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年周年孙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编者的话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共和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和论,是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时形成的。1848年,正是在首次全面阐述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后5个月,马克思便依据巴黎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在《六月革命》一文中提出了无产阶级必将建立“红色共和国”,以取代资产阶级的“三色旗的共和国”的观点;1850年,正是在另一篇文章(《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在首次使用“工人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概念之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应保存民主共和机构,建立红色共和国以改造社会的思想;1851年冬至1852年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简称《形态》)写作150周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南京市社联、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苏省哲学学会等十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全国学术讨论会,199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自1980年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大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的经典著作,最早是在上海翻译出版的。这本书中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是1928年11月由上海春潮书局出版(陆一远译,篇名译作《马克思主义的人种由来说》),全书在1932年已“有两种译本”了(见李季1932年4月3日为《辩证法还是实验主义》一书所写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综述何亦农王嵬马志刚(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210008)4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隆重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王孝鱼先生是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船山,造诣很深。本刊将陆续发表他研究船山的遗作,这也是我们对这位学术界老前辈的纪念。《周易外传》是王船山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也较难读,我们刊发王先生的译解,以便于中青年研究者学习。其《前言》部分,王先生叙述了自己研究船山的艰辛过程和体会,其中不乏方法论意义。后面的《译解》部分,阐述了先生对船山易学的深刻见解,将从下期起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8.
坚持还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续)——纪念恩格斯《费尔巴哈论》发表111周年,评十几年来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王永样顿占民四、“超越”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原则的背离否定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和抽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必将导致超越论或唯心论哲...  相似文献   

9.
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8年4月间一15日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研讨会讨论的主题为:(1)《宣言》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2)《宣言》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宣言》与当代社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文史哲》1993,(6)
<正> 1993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我们在这期《文史哲》上开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专栏,发表了樊瑞平、何中华等先生的7篇文章。今年6月9日,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前校长、《文史哲》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华岗同志诞生9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对山东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华岗校长,本期发表了林默涵同志为《华岗传》写的序言。  相似文献   

11.
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法兰西学术界,一位富于挑战性的学者迅速崛起,他就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被称为“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路易·阿尔杜塞。阿尔杜塞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了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他立志要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势不两立”。为此,他既吸收了结构主义者莱维·斯特劳斯、福科和拉康的思想也汲取了科学史学家加斯东·巴歇拉尔的观点,甚至还借用了雅克·马丁的术语,写下了轰动一时的《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等著作。在他广泛的研究中,关于如何把握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的探讨,是最令人瞩目的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在现代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研究上,人们更注意的是马克思对黑格尔遗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8日,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120周年。值此之际,笔者重读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法兰西内战》与《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等二部论著,和恩格斯为此二书所写的“导言”,感受颇深,收益较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二书中总结出来的巴黎公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极丰富的。“公社也是十九世纪社会革命的开端。因此,无论公社在巴黎的命运怎样,它必将遍立于全世界。”(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第128页,以下凡引自此书只标明页码)巴黎公社的原则永存,经验长新。它永远激励我们向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开拓前进。巴黎公社正反两方面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周树志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一篇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那时到今天,已有150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无产阶级150年来走了一条曲折的路。这150...  相似文献   

14.
随着1932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问世,在20世纪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新马克思主义”以其“非正统”、“非党派”、“非政治意识形态”的面目和众多的著述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新马克思主义”所谓“新”,就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 《民报》第二期(1906年1月)上,朱执信以“蛰伸”的笔名,第一次摘译了该书的几个片断和第二章中关于变革旧的生产方式的十项措施。 《雇佣劳动与资本》: 该书最早的译文《劳动与资本》,曾连载于北京《晨报》(1919.5.1——6.1)的“马克思研究”专栏,为“食力”所译。 《法兰西内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出版的内部刊物  相似文献   

16.
一代文人的厄运——《儒林外史》主题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推崇《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同时又感叹“五四”运动以来,《儒林外史》的伟大没有人懂。建国以来,在这个领域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集中表现在1954年纪念吴敬梓逝世二百周年的日子里,发表了一批重要的论文,推动了研究的深入。不幸的是,不久,《儒林外史》研究工作受到了文学、政治理论等领域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并怀念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达同志,本刊特发表李达同志于一九二一年四月写的《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一文。此文最早刊载于《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尖锐地驳斥了梁启超认为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有力地论证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发表五十年了.在纪念“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的时候,再一次重温和学习“讲话”,联系已经发展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当今文学艺术界的实际,对“讲话”提出的各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仍深感“讲话”精神生命力的强大.“讲话”是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9.
1954年11月,贺麟译的手稿最后一章发表在《新建设》1954年第11期上,标题为《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的批判》。1955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贺麟译的《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内容包括了手稿序言和最后一章,“译文系根据1953年柏林狄兹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神圣的家庭及其他初期哲学著作’一书译出”(《出版者说明》)。 与此同时,《新建设》1955年第11期刊载了何思敬译、宗白华校的《疏远化了的劳动》,此系第  相似文献   

20.
刘梦溪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红学五题》中的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与红学》,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常有一种说法,从一九五四年批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以后,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在一九五四年之前,《红楼梦》研究的主导的观点和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国内两本“红学史”专著,一本是郭豫适的《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