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普同志是新华社特级记者,他之所以受到社会、学界的赞誉,不仅因为他曾是新华社副社长,现在是新华社的顾问,更重要的,在于他记录了我们伟大时代的变迁,他的许多新闻作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记者多以报告文学或通讯成名,而李普却以消息、评论著称,这在新闻界却是难能可贵而又罕见的现象。因此探讨一下李普新闻写作的特色,就  相似文献   

2.
新闻策划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之举。新闻策划应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以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为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新闻策划的步骤和方法,把握好新闻策划的"度",不能变新闻策划为策划新闻。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之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 ,是指在秘密状态下 ,被采访对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记者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 ,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 ,或者以其他方式 ,获取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由于有价值的信息的稀缺和追求新闻的纪实性 ,新闻业者偶然或经常采用隐蔽的形式来获取新闻 ,引发了许多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首次在我国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记录了毛泽东同志几十年来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新闻理论观点。这些新闻理论观点,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指南。学习和研究这些新闻理论观点,不仅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新闻工作新局面的需要,而且对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首次在我国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记录了毛泽东同志几十年来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新闻理论观点。这些新闻理论观点,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指南。学习和研究这些新闻理论观点,不仅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新闻工作新局面的需要,而且对建  相似文献   

6.
"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现代词,但类似现代"新闻发言人"的人和建制我国古已有之,我们称之为"类新闻发言人"或"类外交新闻发言人"。考察古今不同时期新闻发言人的特征、作用及其语言的特点和传播状况,可以了解古今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演变和语言发展脉络,有助于探究影响新闻发言人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刘少奇同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对华北记者团谈话的记录。这次讲话中,刘少奇同志从党报的性质、任务到记者的工作、学习、工作方法等问题,都作了精辟地阐述,他在讲话中对记者提出的期望和要求,是我们每个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应该为之奋斗的准则。今天我们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这个讲话,对于明确记者的光荣职责,肃清新闻战线极左路线的流毒,是大有教益的。 刘少奇同志在讲话中,以党报的性质、任务为出发点,着重强调了无产阶级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他鲜明地指出:“你们的工作第一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带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为新闻纪录片的记录者摄像师在拍摄第一现场,为了捕捉到转瞬即逝的新闻瞬间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新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每天的报纸、电视、广播、闲谈,似乎都少不了新闻。我们每个人都能向别人津津乐道,讲述几条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新闻。可是,到底什么叫新闻,又好象谁都提不出一个确切的概念,甚至连专业的新闻理论工作者也莫衷一是。无论中外,各家各派各执己见。如中国学者专家们的定义就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报道。(中国新闻学院、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沈如  相似文献   

10.
英文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初探杨洋我们在阅读报纸时,首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标题(headlines)。英文报纸的新闻标题为了能充分集中和高度概括新闻内容,常常借助词法、句法等手段,以新颖简炼、精辟动人的文字浓缩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担当出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然坚持“新闻,是受众所获得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从古到今的新闻和新闻传播是个渐变过程,各个时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是不同的,在报纸产生之前,信息的交流、传播,只能是依靠口头和史书及其它非报纸的媒介。因而,研究秦汉至唐代报状产生前的兄弟民族的新闻和新闻传播,也只能从传播学的观点出发,在一些史书中去寻觅新闻因素,研究那些客观上记录和传播了新闻的记新闻者。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 ,很大一部分会议新闻的报道就象是沉闷呆板的“套中人”一样 ,难得会看见鲜活的东西。会议新闻之所以令人生厌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闻工作者自身存在着许多观念上和认识上的误区。而究其根本原因 ,就是没有真正意识到会议新闻也是新闻 ,也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彰显和实现新闻中最大的新闻价值。其次 ,不能立足实际 ,解放思想 ,打破长久以来会议新闻报道的陈规旧律。这些观念上的误区 ,主要是没有认清以下几个不等式 :(一 )会议气氛庄重严肃≠会议新闻文风呆板僵化。我们知道 ,通常总是为了解决问题 ,部署任务或作出决策 ,…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对新闻专业学生和新入行记者进行业务培训时,无一例外地把消息和写法、导语的种类、通讯的结构等一些技术或技巧当成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不厌其烦地灌输给他们。然而,当我们挖空心思,把他们培养得非常专业了,甚至一条简单的导语都能拿出十种写法的时候,却又吃惊地发现,他们到新闻实践中总是拿不出令编辑和读者满意的新闻来。自觉非常“专业”的记者,总是抱怨没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闻传播载体和渠道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传播内容和为受众服务占优势外,搞好新闻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大众传媒借所谓的"策划"人为地制造轰动和喧哗,自我炫耀,甚至靠商业性包装、炒作或促销来抬高自己身价.像"纸馅包子"类的新闻制假,在全国搞得沸沸扬扬,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遭到质疑,新闻策划陷入十分尴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一、概念所谓“三件套”,即新闻主体、背景新闻、新闻点评。新闻主体,即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它是“三件套”编排方式的载体与核心,新闻背景、新闻点评依此展开,故称其为“新闻主体”。背景新闻,即对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一种补充、点染、解释或阐明,它有别于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背景新闻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它所反映的内容要比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要广、要深。背景新闻是“三件套”编排方式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新闻思想初探王秀清作为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新闻报刊工作。早在四五十年代.他就新闻的作用及如何搞好新闻报刊工作做过专门的论述。现在,我们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新闻报刊工作的有关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目的、任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信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具象为目的新闻信息,包括影视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作为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客观具象的画面信息,不仅直接记录“何人”、“何地”、“何事”,“何果”等新闻要素,还能客观地反映新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受众而言,画面信息就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这就是画面信息的新闻属性。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历史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古代史家记录历史同今天新闻记者记录现实是相同的.新闻与历史,除了时间性有所不同以外,其他方面的规律几乎是相通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以其毕生的精力写作了不朽的<史记>,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记者".学习探讨司马迁及其<史记>,会给当今的新闻从业者以诸多的启示.主要探讨了司马迁写作<史记>所表现出的实录精神,客观公正、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三个方面对当今的新闻从业者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我们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奠基者,集中和创造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他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对中国人民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他在新闻、评论写作方面,为我们树  相似文献   

20.
<正> 报纸是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信息的宣传媒介;是党的喉舌、历史的记录、时代前进的风雨表.我馆订有各种报纸50余种.自1982年开始,我们就十分重视剪报资料,并利用其对青年学生读者群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