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两河口会议与红军北上战略方针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国革命形势依然存在,并有迅速发展的良好前景。中共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正确分析形势和制定统一红军发展的战略方针。两河口会议否定了张国焘的南下主张,确定两军共同北上,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为中央确定的北上方针的实施乃至后来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右倾分裂活动 ,红军北上抗日方针的正确性是根本保证 ;同时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高超斗争艺术和广大指战员的坚定支持 ,是取得这一斗争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 ;共产国际的支持也是这一斗争胜利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1935年9月,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分裂党和红军,给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时隔一年之后,张国焘被迫取消了伪中央,率红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从而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迎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错误的纠正,体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竭力挽救一切犯错误同志的宽大胸怀和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斗争艺术,表现出了党和红军绝大多数干部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也反映了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张国焘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后来跑到国民党那里当特务去了。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叛徒张国焘跳出来,分裂党和红军,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张国焘的路线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由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毛主席指出:“坏事也算一种经验,也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就有陈独秀、李立三、王明、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这些人,他们是我们的教员。”剖析一下张国焘从假革命到反革命的历史,看看他是怎样搞机会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又是怎样垮台的;对于我们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红军长征的研究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不时引起学界的关注。在《史说长征》一书中,作者夏宇立持这样的看法:毛泽东应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负主要责任;毛泽东为“争夺军权”向张国焘设下“陷阱”;“密电”是毛泽东给出的“政治交代”。这些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必须予以辩驳。  相似文献   

6.
在伟大的长征中,中央红军主力一、三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曾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它是与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作斗争、坚持北上抗日方针的产物。它的组建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对长征的胜利以至于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都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六年六月底,红二、六军团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由于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志在四方面军中的长期工作,加上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同志以及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抵制和斗争,张国焘被迫撤销伪“中央”,二、四方面军一起北上。  相似文献   

8.
张国焘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后来跑到国民党那里当特务去了。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叛徒张国焘跳出来,分裂党和红军,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张国焘的路线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由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  相似文献   

9.
五、右倾逃跑主义路线的最后破产南下碰壁被迫北上毛主席说:“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就是历史的见证。一九三五年九月,张国焘拉着红四方面军南下逃跑的时候,全军有六十五个团和一个骑兵师,共约十万人。十一月,到达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地区后,因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10.
张国焘于1935年9月违背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擅自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并于10月5日在绰木碉成立第二中央,自封为主席。但后来放弃另立中央的主张。文章认为导致其放弃另立中央的根本原因是军事上的失败、政治上的孤立。另外,党中央对张国焘采取的正确策略、张浩的调解和川康地区不利的环境也是其放弃另立中央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克服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是遵义会议后的一次重大党内斗争。张浩在克服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维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方面,起了别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征途中,党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其复杂和影响,在中共党史上实属突出,占有重要地位。叛徒张国焘虽然客死异国,但他的幽灵还在游荡。他留下的《我的回忆》谎言连篇,可算得上“谬误大全”。它在多处写了“毛泽东等分裂了中央和红军”①,而把自己装扮成“一贯正确”,是维护团结的模范。 孰是孰非,事实终究是最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问世了。这次修订《毛选》,主要是校订注释,使其更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仅对有关西路军的两条注释的修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毛选》第一版袖珍合订本第223页注释19原文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粉碎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前,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受到王明的严峻挑战;通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五年六月,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地区胜利会师。八月,为创造川陕甘的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将这两支主力红军编为右路军和左路军分头北上。左、右两路军分别到达阿坝和巴西地区后,张国焘不服从党中央关于继续北上的正确战略方针,坚持其南下的错误主张,命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红四军、红三十军从阿坝、巴西地区南下,并于卓木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非法作出《关于成立第二中央的组织决议》,公开成立第二“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等,并由他自任“中央主席”,严重地破坏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使其分裂党和红军的罪行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  相似文献   

16.
四、分裂党和红军,另立中央退却路线和军阀主义一九三二年秋,张国焘放弃鄂予皖根据地仓皇西逃,拉着红四方百军主力,进入陕西,奔向川北。一路上,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且战且走,卩队伤亡五千多人。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引起广大指战员的强烈不满,卩队议论纷纷。曾中生、邝继勋、余笃山、舒玉章等许多同志,向张国焘(尸一)开了坚决斗争。曾中生同志把大家的忌见集中起来,给张国焘写伩,义正词严地批判了他的错误。张国焘的日子很不好过,被迫于十二月十日在陕南城固县小河口开会,听取大家忌见。会上,大家对张国焘的错误和逃跑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要求对以后的活动作出决定报告党中央。张国焘又  相似文献   

17.
张闻天在长征途中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上最具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之一,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中共党史上最为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斗争之一,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挫败张国焘分裂主义。这两桩大事,都与张闻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张闻天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为挫败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保证红军长征胜利完成,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张闻天在长征途中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六点:一是积极促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的召开。土地革命战争中期,党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革命走出低谷,蓬勃发…  相似文献   

18.
长征途中,党中央在云南扎西建立的省级地方党组织——中共川南特委,创造性地开展对敌斗争,不仅圆满完成了掩护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北上,而且根据川滇黔边区的斗争实际,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统战政策和民族政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相似文献   

19.
简论会理会议的重要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1935年 5月在云南召开的会理会议其重要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作出了继续北上进取的重要战略决策 ,为党和红军指明了前进方向 ;纠正了当时产生的右倾思想 ,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 ;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原则 ,使党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 ,为后来战胜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0.
偏解了范文的含义 《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发表的范文澜遗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以下简称范文),是一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历史上民族斗争和民族关系的好文章。诚如孙祚民同志所说,它提出了许多重要论点,为研究历史上的我国民族关系,提供了原则,指明了方向。但我认为孙同志在对该文的重要原则问题上的认识,却是与原著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