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新闻的泛娱乐化。报业的定位迷失了。报纸的主流媒体定位是什么样的.报纸的主流媒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新闻能力,成为越来越困惑人们的问题。一方面,《纽约时报》因其在美国市场上毋庸置疑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成为名副其实的报纸主流媒体。另一方面.中国的报业面临宣传工作服务和市场化大众服务的两难选择。二者之间的差距如何认识,如何以《纽约时报》为参考对象。进行自身市场的准确定位和改善中国报纸的新闻能力.将是目前应该思考的问题。以《纽约时报》为样本.分析报纸主流媒体的特征、定位以及新闻特点。对于处于市场转型期的中国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逐渐趋向于融合。在新兴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下,传统媒体也积极的寻求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数字报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本文在介绍了媒介融合和数字报业的产生及意义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数字报业的传播特点,详细阐述了数字报业面临的问题,即数字报业的版权问题、媒体之间的政策界限问题、对数字报业的认可问题、全媒体人才的储备问题。最后总结了数字报业的三个实现途径:拓展实现数字化生存的渠道、拓展数字报业的内容、延长数字报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3.
《经济观察报》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年轻和最有影响力的主流财经类报业媒体之一。分析该报的经营模式对于探索财经媒体的经营规律具有参考价值,对于正在起步或改版的其它媒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报业与政府的关系具有多重性,一方面,英国报业以独立性著称,在理论上不受政府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又很重视包括报业在内的媒体的作用,期望通过媒体让公众听到政府的声音。本文对《经济学家》1980年至2013年间有关气候变化报道的文本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探究该刊30多年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英国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显示,英国主流媒体《经济学家》虽然独立于政府,但并不影响其与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共识。事实上,该刊以掌握大量第一手信息和较强的新闻专业性为优势,通过间接和隐性的方式为政府说话,甚至建言献策,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全国报业的“领头雁”。文章集中论述了广东报业在领导体制、采编机制、人事管理机制、资产管理机制、营销机制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对报业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报业数字化发展态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报业信息化始于激光照排技术的采用和新闻综合网络处理系统的开发,后经历了创建报社新闻网站对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出报纸电子版,生产电子纸张,出版电子报,开发手机报,建立互动多媒体等等,为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数字报业与传统报业在出版介质,显示与阅读方式,传播与发行网络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报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在物质技术层面,更重要在办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型的目的是塑造新的业态形 式及其行业边界。目前报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对新的媒体缺少整体规划,内容原创性不够,没有形成市场竞争的核心 能力等难题  相似文献   

7.
《南国早报》是广西最有影响力的省级都市类报纸。它在产业化的经营中做到定位明晰,突出差异竞争,注重力量整合,创设激励机制,主动拓展发行渠道,为广告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炽化的媒体竞争,《南国早报》还应进一步深化产业经营的内涵:提升媒体品质,做好区域新闻报道,突出时评,建构特色版面,开发报网资源,完善报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德华汇报》、《青岛新报》和《山东汇报》三份德文报纸,是德国在青岛创办报纸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出现以及新闻业的发展,伴随着德国割占胶州湾的进程。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体,报业连接着传播方和受众,体现了中国人与德国人、中国人与中国人,德国人与德国人、德国总督府与清政府(山东政府)之间对抗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以报业作为研究青岛的切入口,不仅可以从舆论的形成与影响角度考察沦为租借地之后青岛社会的变迁,也有助于阐明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9.
报媒是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最大输家,其传统经营模式面临彻底崩溃危机。基于PEST分析模型,采用最新数据对报媒组织外部环境进行研究,探讨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如何改变报业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华尔街日报》为例,详细分析其数字化生存路径:品牌内容的延伸和整合、推出多样化视频服务、数字平台建设及多元化营销战略。最后,文章提出国内报媒应该从树立“内容第一、数字第一、受众第一”理念、品牌融合经营以及重视平台融合等几方面应对来自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媒介集团化制度的设计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制度变迁,各大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改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2003年以来的报业集团改革始终以"采编与经营两分开"为核心,这种体制内的二元运作机制创新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所设定的"公益性报纸事业与经营性报纸产业两分开"的报业改革目标相偏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大报业集团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和改革动力不足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略论报业网络广告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业网络广告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 ,正以传统印刷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突显 ,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报业网络广告的发布形式、表现形式、表现内容、经营方式以及经营环境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改善。为此 ,媒体网站必须充分利用媒体强大的品牌效应 ,利用印刷、网络复合媒体开展广告活动 ,加强网站建设 ,尽快使新闻媒体网站向综合性门户网站迈进 ,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传媒技术的深刻变革,从舆论生态、媒体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到媒体融合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悄然来临。全媒体大背景下,传统媒体融合已经加速淘汰,新兴媒体融合才是大势所趋。受西方主流媒体创新融合的积极影响,我国及时意识到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从思想、政策上进行改革扶持,为我国新兴媒体融合营造发展环境。文章以美国老牌报业巨头《华盛顿邮报》为例,具体分析其媒体融合的创新举措,从核心技术、形式、内容到宣传策略,发掘其中可借鉴学习之处,引导我国新兴媒体融合取得突破,最终以提出适用于我国业界改革之措施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许震宁 《金陵瞭望》2007,(11):34-34
为及时了解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不断提升报业服务水平,5月17日,南京日报报业集团聘请了26名行风监督员,他们将对南京日报报业集团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业作风“许头论足”。  相似文献   

14.
重大国际事件新闻是当代媒体竞争的重要阵地。对于报纸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媒体来说,抓住重大国际新闻热点题材、持续不断地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做重点的“包装”,已经成为都市报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塑造自已的特色或品牌,藉此壮大社会影响力的一条相对便捷的渠道。现以《海峡都市报》的报道实践为例,浅谈都市报应如何参与国际重大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时效·信息·受众——《人民日报·网络版》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因特网迅猛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我国报业正面临来自全球网上报纸的竞争。《人民日报·网络版》是我国目前最为成功的网上新闻媒体,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新传媒的技术优势,提高时效性,加大信息量和吸引受众参与,从而使《人民日报》在网络时代保持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媒体在信息量、时效性及传播技术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传统报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其在传播领域的地位,需要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在报业品牌构建、传播内容的品质提高等方面深入研究、创新理念和方法;同时,传统报业要研究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积极与之合作,发挥报纸的资源优势,借鉴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实现双方在传播领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西报业发展的研究,分析陕西报业结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面临新旧媒体竞争,陕西报业仍旧保持发展势头,报业经营收入继续增长、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在结构变化的同时,面临着包括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手段趋同等问题,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陕西报业跨区域、跨媒体、集团化发展,是实现陕西报业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信息生产的自媒体化、传播的移动化和意见表达的多元化,导致信息消费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都市类报纸做出应对。国内相关纸媒已经做了有益探索,如南方报业集团的全媒体探索、《齐鲁晚报》的微博探索等。都市报在进行嫁接新媒体的探索时,可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坚持内容为王;第二,在个性化服务上下足功夫;第三,构建适宜的人力资源队伍;第四,建立相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纸质媒体走下坡路的今天,纸质女性报媒尤其处于劣势。如何在劣势中突出重围,本文以《山西妇女报》为例,从依靠管理提效率,依靠采编出精品,依靠深度造影响,推出精品做品牌,多种经营寻发展等五方面展开阐释,为此类报媒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前后,美国新闻界发起了世界新闻自由运动,获得广泛关注。借此,重庆《新华日报》等在国统区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或左派民主报刊,要求广泛的言论自由,这些自由包括报道自由、报刊内容不受检查、报业生产资料平等拥有等,同时提出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新华日报》上谈论言论自由的文字并不系统,目的是为了政治民主,在实践领域表现出对国民党批判的工具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