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7日美国,有点像金融的侏罗纪公园了从2004年开始,平均每年都要去一趟美国,从接近9块人民币换1美元到了6块多换1美元,从石油30多美元一桶到了140美元一桶又跌回不到90美元一桶,从开始的仰慕看到现在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黄达铭 《老友》2014,(5):16-17
正1960年8月,我从江西师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昌二中任教,教高中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访问学生家长,在上世纪60年代是件很平常的事。我在初步熟悉了我任班主任这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后,便利用星期日和其他节假日,有计划地去访问学生家长,与他们互通信息,商讨如何共同做好  相似文献   

3.
从小,安若就是个喜欢做计划的孩子。她喜欢计划后按部就班去实现的那种感党。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16日,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莫斯科市场里的店铺,坐七个钟头的飞机,从莫斯科飞回北京。同学们以为我又跟往年一样,赚了很多钱,其实只有知道2004年莫斯科行情的人才知道,在去年的莫斯科,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客商,都损失惨重。人家问起,我只能跟人解释下半年收成不好,冬天天气太暖,大家生意普遍不佳。货进得越是多,损失就越是惨重。有些福建人做服装的,压了10来个柜(集装箱),几千万的资产哪,全压进去了。  相似文献   

5.
在温州市区车站大道一个不到200平米的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正在打造一个梦想。他们希望用网络联合全球温州人,成为地球上的“温州村”。目前他们已经用“中国温州人”(www.cwzr.com)网站联起了3万多家企业的营销信息。这个以“温州人”为号召的聚商网,正吸引着更多从商者汇入网络。  相似文献   

6.
考察二十余年来当代汉诗的精神变迁,其对历史现实的批判介入,呈现出一条不断下滑的轨迹:从朦胧诗为自由正义的呼唤抗争,到后现代颓废式的欲望渲泄,新传统主义对历史资源的一味迷醉,再到"知识分子写作"的精神高蹈,其内在的血色日益淡薄,对意识形态与生活秩序的反抗也愈来愈弱.因此,重建强大的审美批判精神,向生存的现实敞开,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中,获得无可替代的深刻差异性,也就成为汉语诗歌能否在二十一世纪真正成熟壮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缘起QQ第一次见到阿刚,是他送材料到我们单位,我偷偷瞄了他一眼,就坐到位子上了。接着我随口一句:"我的QQ怎么没朋友在线哪?"他说:"那你就加我吧,我  相似文献   

8.
本文意在从民间的角度对张承志的创作进行富有新意的阐释。三块民间天地基本上构建起他从知青到教徒的精神屏障,也清晰地标示出他的心灵轨迹。民间的行走不仅是一种精神漫游,而且是一种孤独的心灵追问。张承志创作立场的民间化已表明了一种决不随流从众的姿态,在人们为信仰与精神危机苦恼的时候,他皈依了民间宗教,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提示信仰之于人生的价值意义。这或可称之为世纪末的民间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9.
尖叫着飞翔--对"70年代人"现象的一种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人"以完整的时代感、夸大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的群体护卫精神向世人传播着特有的群体共鸣一、"酷"性追求主题词的尖叫.张扬自我情绪、诉说个体经验的词汇呈现出与上几代人之间彼此断裂的印痕;与"城市"的纠缠;与"父辈"纽带的切割;与"写作"的相依.二、成长之痛隐匿的飞翔.这个主张"反主题"创作的群体,以小说自身的存在,遮掩着个体生命成长历程的切肤之痛,它喻示了一种新的文学精神,一种敢于敞开自我、践踏自我从而飞翔自我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正我喜欢校园文化,所以常常看看专家学者们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常常想想这方面的问题。最近,我看了南京《校长》杂志2012年9月刊,特别策划栏目的《校园文化诊疗报告》和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文化建设策划案,心头就有了"隔一纸,相去几万里"的感慨。依照我的判断,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文化建设策划案,是在南京《校长》杂志2012年9月刊特别策划栏目之后做出来的,而且是在看了《校园文化诊疗报告》之后。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降,伴随哲学的根本转型,如何对待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如何对待整体世界及其统一性,成为一切哲学流派始终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在此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分别开启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扬弃与复兴形而上学的两大传统。由此给我们遗留和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否合理和可能?或至少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和可能的?这完全类似康德当年所提出和致力于解决、尔后又被海德格尔以某种方式重新提出和致力于解决的课题,但是却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更深刻的哲学蕴意。事实表明,对此问题的解决,不能囿于既有的西方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而必须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诗学的解构与颠覆——对温庭筠词的一种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界对温庭筠词的评价,无论是说它浓艳香软,缺乏深情,还是说它深美闳约,都是从传统诗学的意义上来评价的.在晚唐社会结构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温庭筠的词创作解构了中国古典诗学的传统.它解构了诗言志的传统,词人不再带着极为浓烈的主观感情去创作,只是为了配合宴席歌舞中的即兴演唱,于是,作者的主观情感隐退了,客观景物的装饰就成了烘托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最佳手段,装饰性也就成了温词的重要特点.温词还解构了诗忧患的传统,词人以一种特有的"热感"投入了词的创作,传统的忧患代言人的地位在温词中隐退了.充斥于他词中的是客观物象的叠加和组合,以此形成一种客观的观照,形成一种不带作者情感色彩的语言形态.对传统的解构使得温庭筠在创作中尤为关注词的形式,这种对形式的充分关注对于词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林玉玲的《月白的脸:一位亚裔美国人的家园回忆录》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性格叛逆、与家庭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华裔马来西亚女性形象。她是为性别歧视而战的假小子,是不愿依附男友成为眷属的负心人,是号召女性同胞不受性别角色羁绊的女性主义斗士;她还是反抗日军、对中国认同的华裔,是对英殖民迫害的华裔共产党的同情者,是怀抱马来西亚民族理想的憧憬者,是美丽新国家梦想的挫败者;她也是英殖民教育的获益者,对自己的成绩自信满满,但是她同情在英殖民教育中受到戕害的儿童,同情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只能做殖民者传声筒的佼佼者;在美国她告别过去的叛逆和格格不入的性格,对克服种族偏见和融入社会做出了种种努力。这部回忆录是林玉玲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抗争和批判英殖民教育的生命书写,展示了她在流散经历中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一旦输电线被击中,供水就停止了,防空避难所内的厕所很快变得臭不可闻。对一个极其讲究卫生的民族来说,这真是一件令人痛苦不堪的事。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小说,指出“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则称赞“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最大价值,是他们的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作为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一生坚持为文学的真实性而斗争,他的几百篇短篇小说和戏剧,构成了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现实生活的缩影。而其中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装在套子里的人》,  相似文献   

16.
史怀哲坚守启蒙传统,崇尚理性,认为中国思想,特别是先秦儒家思想具有理性意蕴,所以他对中国思想赞不绝口,并试图在中国思想中再现欧洲一度迷失的启蒙传统;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也注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想梳理思想史,重视"天人合一"理念的价值;试图打破欧洲中心主义,注重思想史研究的整体性的方法论也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中存在多种叙事修辞技巧,这些技巧与作者的意识形态立场密切相关。从叙事修辞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灾难的新闻报道。具体分析叙述的主要人物、叙事场景和叙事因果关系等叙事修辞手段,力图揭示这些报道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取向和修辞动机。结果表明西方记者总是千方百计迎合读者的伦理、心理和价值观念,维护作者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取向和利益。  相似文献   

18.
茅盾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山丰功。他倡导儿童文学的不朽业绩,业已受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者们的重视,而且,这种重视会越来越充分。茅盾以自己对中国儿童文学独特的开创性贡献,使他的名字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中无愧地与鲁迅、郭沫若、叶圣陶、郑振铎这些大师排列在一起。他的独特贡献,不在于他为后来的少年儿童留下了多少迷人的名篇佳作,而在于他1917——1981年间半个多世纪里一以贯之地关心、注重儿童文学,为之倾注心血,並借助于外国儿童文学的艺术经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艺术作了许多区别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乔伊斯的小说《都柏林人》中的依芙琳这一女性形象,描述她在工作磨难、家庭重压、爱情诱惑、对未来憧憬下的种种煎熬、犹豫、向往、害怕、瘫痪和不彻底的“顿悟”表现,揭示了一位温柔可怜的女性形象。该形象颇具普遍意义,是天主教和英国殖民地统治下的都柏林精神瘫痪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柏克既是保守主义的先驱,又是一位浪漫主义者。他指出仅靠理性不足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的秩序与和谐,必须由承载着道德规范的传统思想与习俗来制约人们的欲望和冲动。他推崇审慎,亦即实践的政治理性,主张原则与权变、策略的结合。权变不可被用于邪恶的目的,审慎服务于道德自然法。但仅有原则,没有策略与机变就无法应对错综多变的政治形势。他反对将个人与社会割裂的个人主义,认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福祉,都有赖于个体对于群体的依附和归属。柏克的政治思想不可避免地有着阶级的局限,但是对于处在社会急剧变迁时代的我国的政治改革仍不失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