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17年6月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训"结业展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等领导与北戏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等领导共同观看了结业展演,并先后致辞.韩子勇及马文等领导对此次北戏的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韩主任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北戏的"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是戏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急需项目.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那么美,很大一部分来自化妆、服装的美的赋予.整个戏曲生态中不能没有化妆、服装.国家艺术基金人才资助项目有个紧缺急需,就是针对薄弱环节,要把它促一促才能改变整个戏曲生态环境,使它变得更有活力.将传统艺术的植被,京城文化的植被,生长得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2.
瓯剧的脸谱     
正脸谱是我国戏曲表演中显示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一种面部识别,是剧中人物善、恶、忠、奸直观性的脸部图形表现,具有极为鲜明的褒贬意蕴。1984年,《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纂工程全面铺开,温州市文化局成立相应的编辑部,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尽最大努力挖掘传统。可惜,温州的4个地方剧种中的腔已成广陵散;温州昆曲的脸谱虽多但记忆较少,新品玉班的彩头戏可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中,戏迷、票友是有别于西方戏剧的独特现象。在旧中国,戏迷与票友都很懂戏。戏迷对戏曲演出的直接评论,票友的下海促进了中国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前辈创造的戏曲艺术,在努力培养戏曲演员的同时,还要培养一批懂戏的观众。  相似文献   

4.
10月26日,在温州华侨饭店,一个名为凌海阁的夏威夷海景第一高楼来温州推广,据说这个能看得到海景的豪宅是来温推广为数不多的海外房产项目之一,对于习惯了国内楼盘前来推广的温州老百姓来说,海外的房产项目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正袅袅乡音浓,拳拳桑梓情。11月7日上午,世界温州人大会温商总部回归项目代表座谈会暨总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的25个温商总部回归项目集中签约,注册资金近25亿元,合唱一曲"凤还巢"凯歌,为温州经济注入源源活水,推动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时尚阅读     
精致的温州“文化名片”日前,我市第一套以温州地域文化为题材的风情明信片——“品温州”系列明信片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系列明信片有《温州民俗》、《温州老行当》及《温州童戏》三种,每本十五张,分别由温州著名风情画家郑家清先生与温州青年漫画作者纪宾绘画而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着令人堪忧的前景,戏曲作为一个整体在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急剧下降。屏南四平戏当前正面临这样的困境,如何发扬其特色,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屏南四平戏,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秦东位于关中东部,是中国戏曲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其地方戏剧种之多居陕西之首。除秦腔之外,秦东地方戏主要剧种有同州梆子、迷胡、碗碗腔、阿宫腔、道情、线腔戏、老腔、秧歌剧、跳戏和花鼓戏等。  相似文献   

9.
清戏,具有“九腔十三板”和高腔戏的特色,是中国戏曲中的一朵奇葩。清戏源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湖北一带,通过古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传入边地云南省腾冲县,存留于丝绸之路旁的佤族村寨—甘蔗寨佤族群众之中,一直传唱至今。而发源地湖北,清戏已绝迹于艺术舞台,腾冲佤族村寨附近的汉族也不会演唱清戏。这种边地少数民族保存内地汉族文化的现象,是中国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源词汇的形成演变与戏曲行业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戏源词汇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会出现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跨域使用、语义泛化等现象。究其原因,既是词汇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然,又与戏曲行业自身的特性有关。思维联想规律以及人们的语用心理也促进了戏源词汇的发展演变。戏源词汇的泛化受使用频率的影响,与使用频率呈正相关性,使用频率越高的词语越容易泛化。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6日上午,温州市政府批准的国内首个"整合项目、集聚民资、服务民企、市场化运作"投资服务平台——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在温州海港大厦正式挂牌。有关人士称,该中心的成立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白蛇戏是中国戏曲中的传统剧目,数百年来,历演不休,白蛇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戏剧形象。白蛇戏中白蛇形象并不是一次成型,而是起源于先民对蛇复杂的心理情感,并在千百年的社会演变中逐渐嬗变成型。这一起源和嬗变的漫长过程中,不同时期迥异的文化内涵是其背后一双无形而有力的推手。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17日,鹿城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系列刘氏风筝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在温州百工馆非遗创艺坊开幕。在风筝制作大师刘力坚的指导下,来自社区的体验者都制作出了心仪的鲤鱼风筝。诸如此类的"非遗在社区"体验活动是国家文物局支持项目"百工魅力进百乡"众多项目的其中之一。温州百工馆作为汇聚温州百工的综合平台,正在为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百艺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代角抵戏初探——对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年春,我在中山大学随王季思先生学习《中国戏曲史》。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汉代角抵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解放前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图,并读到已故董每勘先生写的《说‘角抵’‘奇戏’》的专题论文以及吴曾德、周到两位同志在《郑州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的《漫谈南阳汉画像石中的  相似文献   

15.
在“轻博会”上首次开设“温州招商引资馆”,直接把好项目拿出来,向海内外客商做明确的展示和详尽的介绍。有了“项目秀”,“轻博会”将更加厚重、扎实。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著名的经济学家邱晓华关于温州经济地位的一次高水平的报告,为温州正在实施的“一号工程”,作出了极其恰当的评价。邱晓华所作的报告题目叫《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机遇和挑战》,他把温州和深圳两个城市列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明代陕西地区的戏曲发展状况做了描述,并且对各种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在明代虽然已不再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的中心,但是戏曲活动仍非常繁盛,变体杂剧中独折戏便始于陕西,而杂剧家中的康海、王九思无疑属明代戏曲大家。晚明时以昆山腔为代表的传奇在陕西亦有相当成就。秦腔的出现,更是开中国戏曲花部乱弹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2017年的中国戏曲文化节在国庆、中秋佳节期间于北京园博园拉开序幕.京剧、曲剧、昆曲、评剧、豫剧、黄梅戏等十几种地方戏曲,在北京园博园十大地方园同场奉上210余场精彩的演出,为市民的文化活动增添光彩. 此次中国戏曲文化节,选择在风景如画的园博园举行,许多梨园名宿积极参与.特别的选址,也让票友们能够在欣赏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欣赏美丽的园博园风光.票友们在北京园、江苏园、晋中园、重庆园里欣赏地方戏曲,观看花车巡游表演,还与演员们合影留念,进行互动,体验戏曲魅力,充分感受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数字     
[40亿] 6月20日下午,中国工商银行温州分行和温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决定对温州半岛工程授信40亿元,其中先行发放5亿元的项目临时周转贷款支持浅滩一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华魂》2014,(8):4-5
正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50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梅兰芳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1972年4月4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大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  相似文献   

20.
戏改黄金期对新中国戏曲发展意义非凡,亟待深入研究。作为戏改成功典型的河南戏曲成果丰硕,其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担当了重任,成为河南戏曲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性活动,奠定了牢固的观念、体制基础。观摩演出大会围绕戏曲遗产挖掘整理与继承创新等戏曲发展新政之落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对戏改成果做出检省,由田汉、马可等省内外专家与省内各戏种、行当戏曲家共同审查、讨论及会诊,从寻找新旧辩证关系出发,解决戏改剧目问题,整理改编既尊重传统,又更重推陈出新;现代戏成为核心问题;唱腔、表演等继承创新,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常香玉、阎立品成为翘楚。二、会演是戏改理论探索深化的新起点。以挖掘继承、推陈出新为目标,站在总结中国戏曲理论体系、西方理论中国化的高度,总结成果,提出新命题,规划戏曲方向。围绕《刘胡兰》之争,探索地方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之路,马可、冯纪汉等高屋建瓴,确定尊重传统戏曲规律、保持地方剧种特色、紧密结合传统、有重点地创造的原则,奠定河南现代戏崛起的理论基础。三、会演是河南戏曲界走向一体化体制的重要开端。会演完成了调查资源、统一思想、建立共识以及整合力量、成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等任务,推动了戏曲界一体化格局的形式,使其纳入国家文艺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